APP下载

以“微”促教
——基于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018-08-02杜晓东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探究

◎杜晓东

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当今社会已悄然进入“微时代”。“微时代”的到来,催生了许多“微”产品,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等,作为其衍生产品之一的“微课”,也对教育教学形成新的冲击与挑战,引发了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掀起学习模式改革的新浪潮。

微课是基于学科教学知识点或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内容进行选题、设计、拍摄和制作的课程,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学生观看几分钟的短小教学视频,能够快速地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让学习变得更加及时、高效和便捷。它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资源容量小等特征,深受老师和学生的喜爱,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那么如何让微课这一种信息的教学资源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浅略谈谈微课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微课应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势

借助于微课的课堂教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微课的主体是一种视频资源,最好是教师结合自己教学内容精心录制而成。现阶段,在信息技术学科使用微课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是网络化课堂特有的教学环境为微课教学提供了便利。信息技术教学主要在网络教室里进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暂停、后退、重复观看视频,边看边学边练,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信息技术是一门以计算机操作为主的学科,学生在每一节课都有大量自主探究的时间,同时这些探究都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的,这就在时间、硬件和性质上满足了学习微课的条件。二是在微课的制作方面具有优势。信息技术教师无论在使用录屏软件还是在视频的后期制作方面都比其他学科教师更有优势,操作技术方面的遇到的问题相对较少。因而,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有一定的优势。

二、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1.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是非常重视实践的课程,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只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到一些理论知识,重点要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动手实践,上机操作,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加上对知识的理解。目前,信息技术课主要以讲解——演示——练习为主线进行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但实际上,初中生还没有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且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此上机操作的成效并不理想。根据此类情况,将微课教学模式引入到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可以将时间化整为零,突出课程的关键以及相关的重点和难点,虽然短短的微课视频是一种片段的形式,但是对于某一重点知识内容能更有针对性地分析解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微课视频来进行操作练习,打破了传统老师讲、学生在课堂听的授课模式,学生可以个性化自主学习,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相应的微课视频,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的主动性。

2.注重分层教学,让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 初中学生的个体差异需要微课。从大量的操作技能学习中发现,学生的水平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参差不齐,因此,信息技术课堂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基础教好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很快完成操作,而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却跟不上节奏,教师没有精力在课堂上一对一解答学生的疑问,统一解答又浪费学生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选择,微课正好是一种很好的分层教学资源。微课视频播放速度可以控制,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调节视频的快慢。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可以大大缩短学习时间,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新知识。而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则可以从容地反复观看,直至完全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将微课资源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教学知识点的难度和学生基础水平设置为不同的教学层次,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去完成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让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

3.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从教师的角度上来说,微课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其运用不仅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可以革新资自己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而微课的制作和应用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梳理本学科的知识脉络,要自学与微课制作有关的各类软件,如PPT、音视频处理软件、Adobe Premier录屏软件,以期做出高质量的微课,而要做好一个微课视频,需要累积大量知识经验,不断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技术。另外,教师从微课中可以受到启发,完善自己已有的课堂教学资源,还可以将一些典型的微课资源照搬或者迁移到自己的教学中,丰富自己教学的内容,改进教学的方法,迅速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

笔者将微课程与当今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和学生特点相结合,以《PPT多媒体作品制作》为例,浅略谈谈微课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1.做好微课程设计 微课程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课前进行简单的学情调查,以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把握学生的学习动向,了解学生想要学习的内容,以便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学情调查问卷(图1)及调查结果(图2)如下:

学生在PPT多媒体作品制作必然会遇到许多技术技巧问题,从图2的调查结果可知,学生的学习差异性必然导致掌握情况各不相同,学生的需求不一样,教学设计也应调整,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教学安排。我在整理学生的学习需求后,最后拟定了6个PPT制作技巧,共设计12个知识点,如图3。可以根据这12个知识点来设计成12个微课,同时配备12个对应的微课学案,包括相应的操作任务、操作步骤、巩固练习等。

2.精心制作微课视频,准备微课辅助资料 微课主要以短小精悍的PPT课件、教学视频、动画等为主要表现形式。在微课资源制作时,首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制作微课脚本,从内容、界面、文字解说、时间等细化文字稿本。其次,制作微课教学PPT演示文稿,要求主题明确,界面简洁美观。最后,制作微视频,微视频制作主要是录制PPT内容、操作流程并进行后期编辑,微视频制作要具备主题明确、字幕完备、操作过程流畅、速度适中、教师讲解声音清晰、总结突出重点等要素,微视频尽量体现简洁扼要、静动合适,时间控制在3—5分钟。

3.微课教学模式下的学习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两份精美的PPT电子报刊作品,提出问题“如何制作多媒体作品呢”引出本课。教师课前通过极域广播软件将微视频、图片素材和微课辅助资料分到学生机,供学生自学和课堂学习使用。

(2)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小组协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自主选择性地观看微视频,完成配套的微课练习,并提交作业。教师深入课堂,边巡视边指导,及时纠错,即时点评。各小组协助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可充当小老师角色帮助基础较差的同学。也可通过学生演示,教师讲解指出学生常见的操作错误,检查学生完成情况,给予评价。

(3)学习检测,成果应用。利用微课所学知识与技巧,将自己的PPT作品进行技术层面上的加工,并教师引导启发下,逐步抛开视频,自主学习、探究、创作、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实践创新,体验成功喜悦。

(4)归纳小结,作品展示。学生通过极域软件提交作业,组织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进行作品评价。教师选出较好的作品,从多媒体作品的选题、版面设计、色彩的搭配、文字的排版、PPT动画的设置、超链接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从而巩固本课学习内容。

经过以上4个教学环节,学生按需所学,并实现学习目标,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展示教学成果,教学效果良好。

总之,微课的引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起着催化剂、新元素的作用,只要找准微课与信息技术课堂的切入点,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方式,就能使微课有机融入教学过程。教师也应根据教学的需要恰当利用微课,同时不断提升表达能力和制作微课的水平,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借助微课学习的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微课的引入会把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打造成一个更丰富、更新鲜、更高效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

猜你喜欢

微课信息技术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