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职教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2018-08-02浙江省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323700曾国健

新农村(浙江) 2018年8期
关键词:龙泉市职校人才

浙江省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 (323700) 曾国健

乡村振兴离不开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民生,就是抓经济发展。三年来,浙江省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积极谋划工作新思路,增强教育服务农业、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积极培育农村技术人才,助力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的提升。

1.焕发新理念,紧扣乡村振兴谋新局

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培养好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有利于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龙泉市中职校牢固树立中职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紧密联系学校和新农村发展的实际,带着问题思考、结合实际调查,以新时代的新视野谋划新思路,以新思路推动学校工作的新发展,以新举措服务新农村建设。树立“培养一名技工,致富一个家庭”的理念,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拔穷根、挪穷窝”的优势,以职业文化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为依托,服务新农村建设。不断调整优化办学结构,强化服务农村的特色,注重教育创新,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培养了大批适应新农村建设的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分析明路,探寻培养新人必由路

有关研究认为:“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文化程度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43%,初中毕业可提高生产率108%,大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300%。”经济学家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是一种高收益率的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贡献显著。把教育投资所带来的成果当作资本,即人力资本。从根本上讲,农村发展取决于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从对农村15~64岁受教育水平的调查显示,与城市比较,农村人口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为主,群体素质偏低。因此亟需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龙泉市中职校充分挖掘并用好本校师资实力,结合新农村发展需求,结合学历教育和课程培训,对农村人口进行农业技术传授和现代农业知识的系列培训,做好现代农业教育和经营管理的培训,加强农技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加大对农村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和农村基层干部等的扶持、引导和培训,举办了专业门类齐全的农村人员短期培训班。

新农村建设,需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的高素质人才,把中职校的教育培训力量内植于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着力培养数量充足的懂现代农业、能扎根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3.教研学做相结合,推进课程大改革

根据城乡融合、大众创业的新形势,城乡要素实现平等交流成为可能,一些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有关的二三产业在乡村兴起,为农产品销售拓宽了渠道,也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有助于实现乡村产业兴旺,有助于“空心化”的农村充实起来,让“候鸟般”的农民工回家安心生产定居。

新农村建设人才主体要依靠职业教育的培养,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积极进行调查,反复研究可行性方案,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分阶段研究,发现农村人才需求不断增多,龙泉市范围内产前的生产资料供应、信息咨询,产后的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销售等方面的人才奇缺,而目前培养的80%以上是产中人才。因此,学校积极调整办学结构,加快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培养专业型、技术型、管理型、营销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进一步扩大与农村、农业龙头企业联动,探索校企联合、校村合作、校农合作之路。实施系列创新培训模式,加强了电子商务、旅游服务、青瓷刀剑等专业的办学力度。在办学模式上,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探索科教兴农的示范模式,促进教、研、学、做相结合,结合实际推进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大胆进行农村人才的创新培养,从而有效地为乡村振兴提供服务。

猜你喜欢

龙泉市职校人才
人才云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职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探究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龙泉:政府规划议案被暂缓表决
龙泉市珍稀濒危植物调查及保护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