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文化自信背景下的艺术教育发展研究

2018-07-31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家 2018年4期
关键词:传统艺术文化

□刘 臻 洪 威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一、文化自信的来源

自信源于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知。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实施走开放之路、发展之路的伟大战略,以及现在提出的“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部署。中国在理论和实践上,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可以说,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艺术创造力、创新性方面,坚持“走自己的路”是中国特色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实践基础,也是文化自信下中国的新格局。

我国传统文化是由中华文明演化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我国文化传承历史,是他国文化不可比拟的,也是永远不会被替代的。

回望中国近代历史,虽然遭受邻国、世界列强的欺凌,但是我国凭借着文化底蕴,经过多年的蛰伏,21世纪的新中国开始向世界顶尖强国看齐。现在的中国需要向本国的传统文化看齐,因为这是我国与生俱来的文化信仰,是我们世代相传的文化自信。

二、我国艺术教育发展文化自信的现状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提升我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都是我们新时代年轻人必须做的。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2015年5月4日,他与北京大学学子座谈,也多次提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1]。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不同场合的活动与讲话中,展现了中国政府与人民的精神志气,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现在,我国年青一代不再追求“美国梦”“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等崇洋媚外的理论,更愿意留在自己的国家。当代青少年是祖国的梦想、民族的希望,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历史传承者。他们将秉承传统,大力发扬自己的民族特色,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并传承给下一代,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在政府大力支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在,我国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在学校的带动下主动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传闻逐渐消失的民族文化正在渐渐兴起。

自提倡新文化运动以来,21世纪中国艺术的教育被赋予了一个全新的成长过程,通过学习西方艺术教育的方法来填补传统艺术教育的不足。这种中西方艺术教育方法的结合,让现在高校的艺术教育建立起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艺术教育方式。这一时期的发展过程反映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动向。这类新兴的艺术教育阐明了艺术与科学,艺术与教育,艺术与传承的关系,并且提出了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和互补。现今在文化自信的驱使下,艺术教育逐渐走入市民的生活,即艺术亦生活。

总之,诸如美术、音乐、舞蹈、电影、戏剧学院在为艺术领域源源不断地输送着“高”“精”“尖”的艺术人才,然而,长久以来,从事艺术教育和受艺术教育的学子在不断丰富艺术教育的技术内涵,而人文内涵却越来越缺失。现今,我国文化的软实力逐渐强大,对现今艺术类专业有着严格地把控,就是为了减去真正想要拿艺术当作垫脚石的人,让真正热爱艺术,崇拜艺术,并且想要为艺术奋斗终生的学子加入进来。

我国自1999年开始,扩大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2006年,高校在校生人数已经达到2500万人,比1998年增长2.31倍,办学规模跃居世界第一,跨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

(1)中国的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超过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是现今艺术学院的主要问题,有些学院为降低成本,部分小课改为上大课[2];就连最好的专业艺术院校也难免出现教学质量滑坡的现象,许多著名艺术教育家提出批评,旨在希望高等艺术教育不要再这样粗制滥造,这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极其不利。例如,节假日期间不能办审美落后、缺乏创新的艺术教育。

(2)我们不应该以浮躁的心态对待我们的高等艺术教育事业。提高录取要求,可以有效地降低入学率,直接减少了不同程度的无序、资源浪费。

(3)培训机构太多,产业集中度低。我国艺术培训市场目前仍处于产业发展的成长期,许多培训机构体制不完善、教学质量差、学习效率低。受教者根本就不会用心去体会其中的内涵,而艺术教育所具有的渗透性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唤醒学生们美感的特性,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三、艺术教育中的文化自信

以人类精神世界能够想到的真实的与抽象、幻想的事物、思想为内容,尽其所能地用各种形式、方法来追求美、表达美、传扬美。通过以上对艺术教育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艺术教育对现代社会的巨大作用。

(一)平面设计教育中国画元素的运用

随着包豪斯设计教育的运用,更多的中国设计师、高等艺术设计院校的讲师利用自己的文化积淀,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运用到艺术设计中。

艺术设计包括海报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等。

例如,在海报设计技法中,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摄影作品或者网上下载的素材进行Photoshop软件合成处理,运用点、线、面构成的方法——形式美法则,以及色彩构成中互补色、邻近色的运用中。例如,《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的宣传海报中就是利用点、线、面和中国书法结合,打造出一款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艺术宣传海报。中国结与中国传统面食文化的结合,体现出当代中国从醇厚的历史文化中提炼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如图1所示。

图1

(二)素描教育中中国画技法的运用素描是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之一,由炭笔、黑色笔以线条的形式画出物象明暗的单色画。国画中的白描则利用勾线的技法,忽略色块的明暗关系,利用线条的深浅、柔畅来体现造型的结构体积,如图2所示。舍弃线面过渡的繁杂过程,提升线条的立体感,物象之形、神、光、色、体积、质感等均以线条表现,利用线条的虚与实表现星光变换的柔和,使画面不再有压抑的阴影关系,而变得朴素简洁[3]。

图2

将素描的洞察力与白描的“骨法用笔” 相结合,不仅能增强艺术的表现力,同时节省了我同事午餐创作时间。这种将传统作画方式与现代社会节奏相结合的做法足以体现对自身文化的信心。中国书法,王羲之当年染黑十八缸水就为练好中国书法。多少年来,中国字、中国书法震惊了全世界。古代将字和画连在一起,两者各有所长,在中国传统文化下相辅相成,书法中常用的书写技巧在国画中同样适用。设计奖创办人、国际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在设计的“无量山普洱茶”中就利用中国国画中的水墨画将无量山连在一起。使用写意的方法描绘出一幅云端飞鹤的仙境。

传承与发展艺术教育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各地政府都在采取各种措施抢救和保护当地的民族艺术。艺术教育是人类精神领域的教育之一,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承载着人的感悟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和谐发展。例如,婚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大红花轿、浩浩荡荡的迎亲仪仗队、拜天地、掀盖头,身穿凤冠霞帔、状元服的中式婚礼。随着国家大力推广追寻文化根源打造中国文化自信、不受重视的传统民俗,成了现代人的新时尚。这也是现在年青一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探究中国传统婚礼文化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

这种自信不仅仅表现在书面上,在现代年轻人越来越多地摒弃西方婚礼,重新接纳中式婚礼的表现上,现代年轻人在对我国婚礼文化自信的同时,也是对我们民族自信的表现。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命脉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这也是让华夏儿女得益,在越来越复杂和激荡的世界格局中昂首挺胸、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只有提高文化自信,才能让我们拥有更高的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在哲学社会工作座谈会上,就文化自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我们应当沿着社会主义路线,保持与我国国情相符的制度、理论及制度自信不变,归根结底,我们应保持文化自信不变。文化自信的力量更为基础、深刻、长久。”

猜你喜欢

传统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