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融合意识与国家认同

2018-07-30李永政庄勤早甘祖兵

民族学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国家认同文化融合少数民族

李永政 庄勤早 甘祖兵

[摘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中国少数民族成员中的一个重要群体。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国家政策的实施以及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共同构成了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融合意识的逻辑起点。同时,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体现出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的基本文化特征。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融合意识对国家认同建设发挥引领、促进、整合的功能作用。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融合;国家认同

中图分类号:C9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8)03-0080-04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和持续深入,各民族国家、居于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下的各民族都在极力争取、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在此过程中,难免会与其他民族国家、民族群体发生矛盾和冲突。由此,多民族国家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国家安定统一、民族团结和睦时刻受到威胁。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受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影响,中国面临着比其他任何国家更为复杂的国家认同问题。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中华文化一体多元格局下,他们对自身民族认同以及对多元文化融合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本文以探讨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融合意识的生成逻辑和大学生基本文化特征为重点,对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融合意识对国家认同的功能作用作出阐述分析。

一、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融合意识的生成逻辑

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进程充分体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文化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下称“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融合是历史发展和时代前进的必然。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国家政策的实施以及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构成了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融合意识的逻辑起点。

(一)西部地区和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生需求推动

受地域、环境、国家政策等多方面影响,西部地区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却一直处于较低发展状态,经济社会发展落后、教育水平低、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低成为较普遍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得到了全面发展,社会面貌、经济水平、生活水平、教育水平等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推广普及,加速了区域内外贸易、人员、文化等的交往交流交融,增进了西部少数民族对外界的了解,巨大差距给其带来了强烈的心理落差。这一落差导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要求发展地区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等事业的心理期待越来越强烈,与先进发达地区一道共享国家发展红利的心理愿望越来越强烈,少数民族学生更加渴望和要求得到平等教育机会、共享教育资源、提高知识水平以改变自身及家庭命运。正是这种内生需求的强大动力,推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积极主动融入国家、世界发展潮流,逐渐摆脱被边缘化的被动处境。这种内生需求的力量促进西部地区和西部少数民族以更加主动融入的心态,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与外围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多元文化共存成为不争的事实,少数民族在不断适应新的文化的同时也改造着自身文化,努力保护着本民族文化,文化融合逐渐被西部少数民族所认同。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群体中知识文化水平比较高的群体,其对文化融合的认同更为明显。

(二)外围文化的积极流入催生文化大融合

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地区都不可能脱离世界而独善其身,一个完全封闭的世界已不复存在。文化是多元的,不同文化的融合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加入WTO后,中国融入世界和世界进入中国的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日益密切,很多国家、地区之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少不了你的依赖关系。在“流动的现代性”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发展面临全球化的外力推动及社会内在转型的双向互动[1],越来越多有着不同的族别、信仰、宗教、肤色和语言的外界人士进入西部地区,不同文化在片这热情的土地上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多元文化共存融合的景象。多元文化彼此之间并非敌对关系,而是兼容并包、和睦相处,少了冲突、多了融合,外围文化的进入有力推动了文化融合发展,也催生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中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群体,对外围文化有较高认识,在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中形成了其各自独立的思考和价值觀念。

(三)国家政策实施促进文化融合

自秦汉以来至清朝的王朝国家时代,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从未间断,尤其是大一统前的各个战乱时代。汉、唐、宋等朝代通过实行和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古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等也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中国文化和外围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发展中,因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进而出现的文化认同与融合时刻都在进行之中。[2]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建构,开始实行强调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各种优惠政策的实施,推动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发达国家间的互动增多,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家的强效介入和政策的有力驱动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各项惠民工程紧张有序进行,追赶其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经贸、人文交往交流增多,发展水平逐渐提升,有力促进了不同民族(族群)的文化交融。

二、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基本文化特征

全球内、区域内、国家内的文化融合已成为当前不可逆转的趋势,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碰撞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激烈,一个大交流大融合的时代正在来临。在大学这个多元文化汇聚、高度融合的百花园里,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自身鲜明的群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地域性

西部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多样,青藏、西北、北方、西南各自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差异很大,受家庭、血缘、民族、习俗、文化等的影响,从西部地区走出去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带有先天的民族烙印,各自的潜意识里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已形成了一定认知,外界也因他们民族的元素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区域划分。如藏族、蒙古族、壮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族别本身也就代表了一种区域,少数民族大学生以在不同的高校遇到自己本民族同胞而深感亲近,对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认识有着质的区别,因此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融合意识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二)民族性

在当今各多民族国家中,民族(族群)依然是最主要的身份识别标志,只要有民族存在,民族性就不可能徹底消失或灭亡。西部少数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包括语言、宗教信仰、自然崇拜、歌谣、舞蹈、服饰、手工艺、建筑、生活习俗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在内的民族文化,有的文化内容在不同民族中相近或相似,有的则差别较大;同一少数民族,因居住地、部落的不同,在许多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来自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遍布全国各地高校,都或多或少保留了自己的民族元素,甚至很大程度上,“民族”属性是各少数民族大学生区别我族与他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民族属性的差别决定了对文化融合的认识差异。

(三)多元性

多元性是这个时代的共性,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不是封闭孤立的,而是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存共融于多元的世界文化体系。在由古至今的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一直存在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的两股力量,持续推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此间,各种文化取长补短又保持自己的独特元素,不同文化的内生和外构促进文化变得更加生机勃勃。比如,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大数据时代下,不同地域、国家、族群之间的交往跨越了时空限制,交往交流融合更加便捷。在遍布全国的普通高校中,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主动或被动地融入大学校园这一多元文化融合场域,不可避免地与所在区域内的不同民族的群体进行跨文化交往交流。这一融入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融丰富性、民放性、包容性、发展性、归宿性为一体的文化建设过程[3],并随着交往增多、知识结构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变化,使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身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之间进行取舍吸收与再造,最终形成适应环境发展又保留自身独特性的民族文化。

三、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融合意识对国家认同的作用分析

文化融合是当今多民族国家推进国家认同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促进民族国家内、不同民族的国家认同方面具有强大功能。中国自古以来“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互相离不开”的多元一体格局文化传统,是增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认同的前提基础、有力保障、表现形式和高级目标。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的教育场域构建是推进社会、个体、国家认同由自在走向自觉的重要途径[4]。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和特殊“符号”,他们的文化融合意识水平或文化融合认同程度高低,直接代表着本民族对文化融合的认识,进而影响本民族的国家认同。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融合意识对国家认同建设起着引领、促进、整合的功能。

一是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融合意识引领少数民族自身增进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少数民族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能够上大学尤其是进入重点高等学府依然是广大家庭和学生的共同心愿,对各方面发展比较落后的西部少数民族家庭和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与国家大力发展国民教育、提升公民文化水平的国家战略相吻合的是,西部少数民族家庭和学生往往对大学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少数民族大学生上大学后,通过主动或被动融入大学这个多元文化融合的场域,渐渐增进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形成并提高了文化融合的意识。每一位少数民族大学生背后都承载者一个默默付出的大家庭,他们被寄予了整个家庭乃至家族的厚望,在日常与家人、族胞联系、闲聊的过程中无形传递了他们各自对外围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受这些大学生文化融合意识的影响,他们的家庭、家族也逐步增进对外围文化尤其是中华文化的理解,走上了由对外围文化的陌生-认知-理解-包容-认同的心路历程。从这一角度来看,在中华文化一体多元格局下,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融合意识引领着自身、家庭、家族向中华文化意识、国家认同意识上迈进,这种影响潜移默化地映射到对国家的认同建设中。

二是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融合意识促进少数民族强化对国家的认同。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每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都在增加,尤其是对欠发达和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大幅增长,这为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实施的普通高校奖助学金政策、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以及各种各样的奖学金和补助,让千千万万的少数民族学子和家庭切身感受到实惠,他们对国家的发展强大感到自豪和光荣,为能享受着国家的优惠政策而能在校安心学习深感高兴。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多元文化融合的校园里学习生活,切身感受到中国民族大家庭的丰富多彩、包容仁厚,族际代沟和差异逐渐缩小,文化融合意识不断增强,对国家的认同也随之得到强化。多元文化融合意识、国家认同意识通过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逐渐扩展到自己民族成员群体,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在民族文化的群际传承和互动中得到强化。尽管部分少数民族家庭和学生对国家怀揣种种不满,但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家庭和学生对国家的情感是深厚的、归属感是强烈的、认同度是很高的。

三是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融合意识有助于整合少数民族文化,为国家认同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受政治地理空间的影响,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言、文化、性格等历经文化碰撞、交流、融合与再生,彼此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大学这个文化融合程度最高的聚集场域,几乎每个不同民族学生的文化属性都经历了融合再生,正如有学者指出:“学校是一个聚汇、传递文化的高级文化体,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以不同的文化为主体的学校对人产生不同的整合作用”。[5]

在学校这个文化场域中,具有各种不同民族文化属性的生命个体与文化,持续不断地进行交往交流交融,并被整合形成涵盖多种文化于一体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又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整合成国家文化的一部分。这种现象在少数民族高校尤为明显。教育是民族国家进行国家认同建设的最有效手段和方法,高等学府是实现这一功能的最有效载体,民族国家通过系列的教育制度加强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逐渐构建了学校系列的国家认同体系。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正是在这一制度架构下完成自身文化属性的再生再造,形成各自对文化融合的认知,他们的文化融合意识向家庭、家族和族群等文化单元扩散,对自身所属民族文化形成了一定的整合力量,加之各民族文化自身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不断的文化调适与整合中强化了对国家的认同,推进了国家认同建设。

参考文献:

[1]金太军,姚虎.国家认同:全球化视野下的结构性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4(6).

[2] 李龙海.民族融合、民族同化和民族文化融合概念辩正[J]. 贵州民族研究,2005(1).

[3]滕建勇.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文化融合机制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9(5).

[4] 孙杰远.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的文化基因与教育场域[J]. 教育研究,2013(12).

[5]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国家认同文化融合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浅析儒释文化融合对石恪绘画的影响
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的内容及途径分析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