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

2018-07-28田姣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聚焦祝福叙述者

田姣

摘 要:根据叙事学家的叙事学理论,可以知道叙述者和人物的关系十分复杂。通过运用这些理论对《祝福》中叙述者和人物的关系的具体分析,可以知道叙述者和人物的不同的关系的应用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叙述者;人物;《祝福》;聚焦;

一、《祝福》中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

《祝福》开篇先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回到故乡鲁镇后对祝福景象的描写作为故事的背景交代,接着由“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一句引出“我”与祥林嫂相遇的情况,后面又因为祥林嫂的死展开了对祥林嫂的故事的叙述。《祝福》中的叙述者是“我”,但这个叙述者“我”在《祝福》中是有差异的。《祝福》这篇小说是有叙述层次可言的。《祝福》一共有两个叙述层次,外部层次和内部层次,“外部层次又称第一层次,指包容整个作品的故事;内部层次又称第二层次,指故事中的故事,它包括故事中的人物讲述的故事、回忆、梦等。”根据叙述层次的划分,《祝福》中的第一层次的故事是叙述“我”回到鲁镇,对鲁镇的景象有所见有所闻,最后“我”又离开了鲁镇这一完整的过程。第二层故事就是叙述祥林嫂的故事。

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部分,是运用叙述者与人物同一时中的第一种情况中的关系来进行叙述的,即人物、叙述者和聚焦者三者统一的关系。小说开头对鲁镇的环境有一个描写:“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在这里,“晚云”、“闪光”是“我”回到鲁镇时正看见的,“一声顿响”、“震耳的大音”是“我”正听见的,“强烈”是“我”正感觉到的,“幽微的火药香”是“我”正闻到的。这里的叙述者是“我”,而“我”此时又是作为一个从外地回到家乡的这样一个人物,这段环境的叙述也正是“我”的所见所闻。所以“我”描述的是“我”所正在经历的事情,因此叙述者对这环境的叙述是通过“我”一个人的视角来观察到的,属于内聚焦型。所以“我”叙述了“我”回到鲁镇后“我”所看到的环境。“我”通过“我”的视角,“我”觉得鲁镇里的人没有什么变化,但是老了些;“我”通过“我”的视角对鲁迅准备“祝福”的忙碌场景展现了出来。在这里,叙述者“我”借助“我”的视角来叙述“我”的所见所闻,使故事会更具有真实性,因为叙述者叙述的是自己的故事,自己对自己所经历的故事是肯定了解的。“我”直接作故事中的一个活生生的人物,也会使读者在阅读时,会有一种仿佛直接借助“我”的感官去了解一切的感觉,所以叙述者将自己作为人物来叙述自己的故事能够获取读者的信任。还有一个原因是“我”是一个知识分子,是所谓的新党,而鲁镇的一切又恰恰是封建社会现象的一个代表。所以“我”在鲁镇这环境中就显得格格不入了。所以通过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我”来看鲁镇的一切,会增强人物形象地塑造,特别是“我”的人物形象。“我”的内心就显得更加的冲突茅盾。如果叙述者“我”通过其他人物的视角来叙述的话,对“我”的形象地塑造就不会这么鲜明,因为其他人物跟鲁镇这个封建环境是相容的,没有那么强烈的对比冲突。

在《祝福》的中间部分,讲述的是祥林嫂的故事。这一部分是作为《祝福》的第二叙述层存在的。在写祥林嫂的故事之前,“我”还回忆了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在叙述遇见祥林嫂的这件事中,“我”同样是作为人物出现在故事当中,故事当中的事也还是人物“我”的所见所闻。但是此时的叙述者和人物的关系却发生了关系,此时的叙述者还是第一叙述层的故事中的“我”。这个叙述者“我”与回忆中的人物“我”并不是同一个“我”,它们存在差别:首先,在时间上的差别是必然的,叙述者“我”是现在正在讲故事的“我”,而人物“我”则是过去的“我”;在空间上,两者自然也不一样,叙述者“我”是出于现在我正在叙述时的位置,而人物“我”则是出于故事发生的那个场景中;在认知上,叙述者“我”此时是在回憶过去的事,所以叙述者“我”对于回忆中的故事的开头、经过、结尾都了如指掌,而人物“我”则对于还没有发生的事是不知道的。在情感上,叙述着“我”现在回忆起来是不安的,而人物“我”但是惊讶的。所以在对最昨天的回忆这一段叙述中的叙述者、人物是不同一的,但是在这里的人物“我”和聚焦者“我”还是同一的,这里的视角还是一种内聚焦型。

在接下来对祥林嫂的故事的叙事,从“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这里便可以知道,这部分也是“我”的回忆中的一部分。所以叙述者“我”和人物仍然不是同一的,但在与上部分“我”对于昨天的事的回忆的描述中有所不同的是聚焦类型的不同。在这一部分涉及到了视角转换,《祝福》的开头和结尾的以“我”作为聚焦者的内聚焦型构成了全文的框架,而这一部分则总体上以非聚焦型视角描写了祥林嫂的遭遇,这样使作品就浸透着一种特殊的氛围。

二、总结

根据叙事学家的叙事学理论,可以知道叙述者和人物的关系十分复杂。通过运用这些理论对《祝福》中叙述者和人物的关系的具体分析,可以知道叙述者和人物的不同的关系的应用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巴尔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载张寅德编选《叙事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版。

[3]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版。

[4]查特曼《叙事与话语》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

[5]热奈特《叙事话语》,牛津,巴西尔·布莱克韦尔,1980年版。

[6]卢普玲,《论人物在叙事学研究中的功能性意义》,《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四期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5级)

猜你喜欢

聚焦祝福叙述者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文学作品中叙述视角的“上帝”与“凡人”
从女性独立人格缺失出发,解读《祝福》的悲剧
以比尔为叙述者讲述《早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