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彼得堡之恋》中的人物形象简析

2018-07-28张佳帆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8期
关键词:亚历山大人物形象

张佳帆

摘 要:《彼得堡之恋》作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冈察洛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深刻揭露俄国农奴制的落后性以及资产阶级的极端利己主义,并且“大声疾呼诉诸人道的最起码原则”。本文通过对亚历山大和彼得的形象分析,对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技巧以及背后更为深层的原因和意义价值进行探究。

关键词:《彼得堡之恋》;亚历山大;人物形象;塑造价值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1

一、人物形象分析

1、亚历山大·阿杜耶夫

亚历山大·阿杜耶夫,从小在母亲的溺爱、下人的尊敬以及老师和同学们的夸赞中长大。他向往作家的名声,耽于幻想。但又不务实际面对困难缺乏奋斗的精神。当他投奔叔叔打算开始享受生活时,叔叔的冷漠让他意识到社会的无情。他好高骛远不能脚踏实地,到处碰壁,多年来官职未能提升;三次恋爱,都以悲剧而告终;热爱文学,但寄出的稿件都被退回。他所有的幻想都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走投无路的他只好重返庄园。但最终他接受了叔叔的思想方式以及为人处事的哲学,仅仅花了4年,就上升到了六品文官,终于实现了阶级的蜕变,成为了一个所谓的“成熟”的人。

2、彼得·阿杜耶夫

彼得在二十岁时被他哥哥打发到彼得堡,在十七年间通过自己的勤奋成为了彼得堡的有钱人。同时他也是一位实业家,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靠自己的劳动获得财富。但他过分的以自己的利益为主,让他成为了一个利己主义者。他看不起亚历山大的浪漫和爱情。同时也对妻子用尽心计,使其服从于自己,用他的头脑思考,让她不知不觉地走着自己所希望的道路。他不了解也不愿意承认爱情,亲情、友情、爱情等在他看来都是为实现物质目标而存在的。可是这样一个自私的人,当他听到妻子被如同一座冰冷城堡的家所扼杀时,他付出了所有的积蓄来救治妻子,虽于事无补,但这让原本自私利己冷酷无情的彼得,有了一股“人情味”。

二、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技巧

1.典型背景下的典型人物

十九世纪的俄国资本主义已有所发展,彼得堡新兴资产阶级文化和生活方式与传统的贵族庄园文化和宗法制生活格格不入。亚历山大和彼得正是这两种不同阶级的不同生活方式的典型代表。亚历山大是旧式贵族的代表,他不谙世事追求浪漫的爱情,却耽于幻想不务实际。彼得白手起家,靠着多年辛苦打拼成为一名实业家,他的人生经历让他坚信脚踏实地才能取得成功以及金钱万能的人生哲学。作者通过从人物的各个方面来分开描绘,从不同角度把握人物形象的完整性,通过这些典型人物清晰真实的反映当时俄国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思维。

2.在对比中突出性格

作者通过大量对比描写,突出人物性格。首先是人生观念、思想观念的对比。彼得重利,认为只有金钱才是实际的。亚历山大重情,向往爱情善于幻想。他看不起彼得的脚踏实地,觉得叔叔聪明但没有情趣。彼得也看不上亚历山大的谈情说爱、空谈和幻想。通过对比突出亚历山大的不务实际、好高骛远以及叔叔彼得的冷漠无情、利益至上主义等性格。

其次是亚历山大和彼得前后个体变化的对比。亚历山大起初带着美好的幻想来到彼得堡,可这一切和他的幻想不同,他失落、困惑、不解甚至想重返家乡。可是在遭受了人生打击之后,他放弃了浪漫和不切实际的空想,最终走上了和他叔叔一样的道路。彼得一开始就以一个奸诈、重利、冷酷的形象出现,他的眼里只有利益,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以物质现实为目标。可是妻子的重病让他意识到了他的冷漠,但他仍然无法知道该如何去拯救自己的妻子。

通过这些鲜明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亚历山大和彼得都在变化着、中和着他们不同的阶级意识和人生观念,而他们的人性也因此而得到完善。

3、个性化的语言

在小说中人们所说的话极具个性,而这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他们的思想。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亚历山大作为出身于贵族家庭的具有浪漫气息的青年人,他在说话时喜欢使用优美华丽具有诗意的语言。当他谈及娜坚卡时不由自主的说道“她的见解闪耀着多么明快的智慧!感情中燃着多么炙烈的火!”“眼睛的闪光还没有熄灭,脸颊上的红晕还没有退去……”;而彼得作为一个务实的官员和工厂主,他的语言干练简洁。在他和亚历山大的大多数对话中,都言简意赅朴实通俗。在小说中人物的对话占了极大的篇幅,而这些个性化的语言在叙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塑造人物形象的成因及价值探究

《彼得堡之恋》问世于1847年的俄国,当时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冲击着俄国的贵族文化。 《彼得堡之恋》作为俄国长篇小说繁荣阶段的奠基之作,批判亚历山大所代表的旧式贵族庄园文化的过度幻想、不务实际等等陋习,揭露出俄国两种不同阶级、不同文化、不同思想的对立以及它们之间尖锐的矛盾。表明俄国贵族地主的消亡,代之而起的是资产阶级的新型关系。通过对彼得发家的描写,宣扬新兴资产阶级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务实精神。同时作者也对资本主義发展所带来的利己主义和人性的冷酷无情进行了批判。

参考文献:

[1]张洪榛.《冈察洛夫和他的长篇小说》[M].北京出版社, 1986.

[2]储诚意.《俄罗斯文学名著赏析》[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 , 2009.

[3]高荣国.《冈察洛夫长篇小说艺术研究》[D].上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2.

[4]丁斯扬.《冈察洛夫研究在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 2005年.

[5]张洪榛.《<平凡的故事>的结构和人物配置》[D].外国文学研究, 1983.

猜你喜欢

亚历山大人物形象
威廉·亚历山大:通过画笔让西方了解中国
亚历山大的消暑之物
亚历山大诉耶鲁大学:美国依据第九条提起的校园性骚扰第一案
人物形象设计与包装设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孩子与海豚
学龄前期儿童患“亚历山大Ⅱ型”1例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