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岱志》《海志》看张岱的民俗书写

2018-07-28吴成田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8期
关键词:张岱民俗

摘 要:《岱志》与《海志》是张岱文集中仅有的两篇长篇山水游记,记述了张岱游览泰山与普陀山的见闻经历。两篇结构相似,内容丰富,皆以山水为背景展现社会风俗,反映了明末泰山与舟山地区旅游业和民间信仰的状况,具有史料方面的意义,对研究张岱游历情况和其思想人格也富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岱志》;《海志》;张岱;民俗

作者简介:吴成田(1994-),女,汉族,江苏淮安人,扬州大学文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02

一、《岱志》与《海志》的创作背景

在晚明游风炽盛的环境下,无论是官宦士夫还是平民百姓,皆以游乐为好尚。张岱作为这个时代的一份子,也受此风气感染,加上他自己性好山水,于是前后便有了泰山与普陀之行。他在《大石佛院》一诗中言:“余少爱嬉游,名山恣探讨。泰岳既峗峨,补陀复杳渺。”不仅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也大致说明了自己的游踪。从张岱的生平和诗文来看,泰山和普陀分别是他游览的最北和最南的地方。张岱分别于崇祯二年(1629)、崇祯十一年(1638)前往泰山和普陀山。当时两地的香火极盛,香客们不远千里从四方赶来,在此烧香敬神,求福祈愿;同时也游赏山水,参观名胜,游逛集市,购物寻乐。和一般游客去朝山进香不同,张岱去泰山主要目的是游赏山水。

因家庭渊源,他曾两次游历齐鲁,一登泰山。天启七年(1627)张岱的父亲张耀芳到兖州任鲁献王长史司右长史,因此张岱便得此机会在崇祯二年(1629)北上省亲,顺道游览了泰山。八年后,张岱再次远游,因为张岱的母亲信仰观音,受母亲的影响,他对佛教胜地普陀山一直比较向往,所以这次出行也是带着母亲的心愿去的。

二、泰山与舟山地区的民俗风貌

(一)旅游业的描绘

泰山地区的民俗风貌主要体现在张岱对泰山旅游盛况的描绘上。泰山“一条龙”的旅游产业在他娓娓道来的叙述中逐渐被勾勒清晰,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运作体系之完整高效令人惊叹。《岱志》开头便细述了泰山脚下旅店行业的发达:

离州城数里,牙家走迎。控马至其门,门前马厩十数间,妓馆十数间,优人寓十数间。向谓是一州之事,不知其为一店之事也。到店,税房有例,募轿有例,纳山税有例。客有上中下三等,出山者送,上山者贺,到山者迎。客单数千,房百十处,荤素酒筵百十席,优傒弹唱百十群,奔走祇应百十辈,牙家十余姓。

“牙家”是服务泰山游客的商业组织,这些人多以开旅店为生,因此在张岱的眼里“牙家”与客店几乎没有区别。牙家在泰安开设的旅店规模极大,一家旅店有近百所客房,十多间马厩,十多间妓馆,数百个人为其奔走,还能根据客人的经济条件分上中下三种档次的服务。像这样的旅店在泰安共有十余所,一天能接纳几千个游客。面对如此火热的商机,牙家皆争相远迎,招揽客人。客人出山、上山、到山皆有对应的服务。如上山时,在清晨便叫醒客人,催其洗漱,然后天未亮就用樏杠抬着客人上山;登顶时“牙家携酒核洗足,谓之‘接顶”;下山归来,恭贺之余还开演戏剧。

这种规模巨大,设施齐全,管理有序,服务周到的旅店,估计只有商品经济发达的晚明才能经营得起来。当时游客上山进香,和今天旅游景点收门票一样,需要缴纳山税。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为了缓解国库空虚、财政支绌的状况,明政府开始在泰山征收山税,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张岱在此处不厌其烦地将山税情况记录下来,“牙家之大,山税之大,总以见吾泰山之大也。”牙家收入和政府税收之巨,反映了泰山旅游业的庞大。

(二)民间信仰

舟山的民间信仰非常豐富,呈现出多神信仰融合的现象。就供奉的神灵而言,有观世音菩萨、东海龙王、天后妈祖、渔民菩萨、关羽、灶神、财神等。张岱在前往普陀山的海上遇见了舟人拜龙一事,源于古代百越民族的龙蛇信仰。

舟山地区最为显著和广泛的是观音信仰。明代时由于帝王的支持和崇奉,舟山地区的观音信仰达到了高峰,是周边信徒的必到之地。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分别是观音菩萨诞辰、出家、得道日。每逢三大香会期,海内外香客和舟山渔民纷纷到普陀山进香礼佛。香客们沿阶登山,“三步一揖,五步一拜”,见佛烧香,谓之“朝山进香”。在香会期间,全山寺院所有僧众在方丈的带领下,集中在观音大殿做佛事,直至深夜。香客则夜坐大殿,通宵不眠,称为“祝尊普佛”,像这样通宵夜坐称之为“宿山”。《海志》记载了张岱夜间观摩宿山的场景:

钟定,请看宿山。至大殿,香烟可作五里雾。男女千人鳞次坐,自佛座下至殿庑内外,无立足地。是夜多比丘尼燃顶、燃臂、燃指,俗家闺秀亦有效之者。瓢炙酷烈,惟朗诵经文,以不楚不痛不皱眉为信心,为功德。

“燃指(身)供佛”的目的在于忏悔罪业,酬还宿债。这种行为虽然在《楞严经·清净明诲章》以及《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等佛教经典中有依据,但不是凡夫能随意效仿的。普陀山的僧众错会其意,忍耐“自残”的痛楚,只为看到异象。这样的场面让张岱很吃惊,在他看来这些行为是十分盲目的,“余谓菩萨慈悲,看人炮烙,以为供养,谁谓大士作如是观!”

泰山地区以碧霞元君信仰为主,影响也最大。碧霞元君是道教女神,又叫泰山娘娘,是民间传说中的生育女神,也是北方娘娘庙中常供奉的送子女神。宋真宗在此封立玉女石,之后泰山玉女便逐渐发展为碧霞元君。明代中后期,碧霞元君信仰深入民间,香火兴盛的场面正如张岱所见到的那样:“元君像不及三尺,而香火之盛,为四大部洲所无。”因为她和观音大士一样具有“送子”的功能,所以信奉碧霞元君的信徒以妇女占多数。到元君庙中祈子者要施舍钱财,也就是《岱志》所言的“置钱”一事:

置钱之例,其来已久,然未有盛于今时。 四方香客日数百起,酸钱满筐,开铁栅向佛殿倾泻,则以钱进。 元君三座,左司子嗣,求子得子者,以银范一小儿酬之,大小随其家计,则以银小儿进。右司眼光,以眼疾祈得光明者,以银范一眼光酬之,则以银眼光进。 座前悬一大金钱,进香者以小银键或以钱,在栅外望金钱掷之,谓得中则得福,则以银钱进。

碧霞元君不仅司子嗣,也治眼疾,香客求什么就用银子铸什么来求取,求神的功利性十分明显。泰山的庙宇除了供奉碧霞元君,也供奉着其他的宗教神祇。和供佛碧霞元君类似,供佛自然也离不开金银珠宝,而这些价值不菲的贡品都被官吏席卷一空,张岱对此不乏讽刺之意。

三、张岱在民俗书写中的情感态度

张岱在书写所见到的风俗人情时,不像一般游记做整幅的大段描绘,而将诸事穿插其中,随着行踪的推移分散记之,他的情感态度也随手附于所记的事件中。

对很多看似不合理的现象,不管是叹息、惊讶,还是调侃、批判,他都采取温和的旁观态度记录下来,其中不乏精彩的描写。如对泰山乞丐的刻画:

出登封门,沿山皆乞丐,持竹筐乞钱,不顾人头面。入山愈多,至朝阳洞少杀。其乞法扮法叫法,是吴道子一幅《地狱变相》,奇奇怪怪,真不可思议也。山中两可恨者,乞丐其一;而又有进香姓氏,各立小碑,或刻之崖石,如“万代瞻仰”、“万古流芳”等字,处处可厌。

乞丐蜂拥成群,其扮法叫法,活脱脱是一幅吴道子地狱变相图,张岱的比喻让人忍俊不禁,这和今天旅游景区的乞丐相比犹过之而不及。他的议论也发人深思:“乞丐者,求利于泰山者也;进香者,求名于泰山者也。泰山清净土,无处不受此二项人作践,则知天下名利人之作践世界也与此正等。”泰山这样的清净之地,却受到俗世名利的污染,环境与名声皆被这些毫无素质的香客和乞丐践踏,泰山尚且如此,这个万千世界又何尝不是充斥着众多的名利之人呢?面对此情此景,张岱是愤恨且痛惜的。

泰山名岳遭逢世俗名利的践踏,千里之外的普陀山在庄严的外相之下则弥漫着血腥杀戮的气息。《海志》写饥饱岭附近海面钓船大肆捕鱼:

过饥饱岭,缘山皆静室。岭上见钓船千艘,鳞次而列,带鱼之利,奔走万人,大肆杀戮。可恨者,岭以下礁石岩穴,无不尽被鱼腥。清静法海,乃容其杀生害命如恒河沙等,轮回报应之说,在佛地又复不灵,奈何!

渔民在佛国之地大肆杀戮,清静法海无奈尽被鱼腥。普陀山是观音菩萨应验之地,菩萨慈悲,怎么能容许这样的事情在此发生呢?佛家讲的轮回报应之说在此却不灵验,张岱在责怪、怀疑之余又无可奈何。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张岱对佛教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一般信徒不同,他对佛教的认知多了几分理性的观照和思考。他看到泰山与舟山的香客念佛虽显得虔诚,然而到底还是形式化了。他在潮音洞与住僧的答话更是让人哭笑不得:

余问住僧:“志中言潮音洞大士现种种奇异,若住此,曾见乎?”僧曰:“向时菩萨住此,因万历年间龙风大,吹倒石梁,遂移去梵音洞住矣。”余不敢笑,作礼而别。

张岱的好奇心很重,当他听说潮音洞有“种种奇异”时,便很关心地向住僧询问。然而住僧给出菩萨搬家的回答让他想笑又不敢,碍于顾着对方的面子,故而只在文章里幽默地表示一下,这让人不禁想起《夜航船》里“且待小僧伸伸脚”的故事。

观音信仰在普陀山深入人心,村夫村妇将生活中不小心的偶然之事统统归于菩萨作使,足以可见信仰对百姓威慑力之大。“虽然,世人顽钝,护恶如痛,非斯佛法,孰与提撕?世人莫靳者囊橐,佛能出之;莫溺者贪淫,佛能除之;王法所不能至者妇女,佛能化之;圣贤所不能及者后世,佛能主之:故佛法大也。”

在张岱眼里,这些善男信女的行为虽然看起来有点愚钝,但他并没有以一个知识人的眼光或是名士的姿态居高临下地否定和嘲笑他们。因为他明白无论是何种信仰,都给了普通人精神上的寄托和归宿,对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都起到了良好的约束作用。

四、张岱的民俗书写的价值意义

张岱在《岱志》与《海志》中的民俗书写,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晚明时期泰山与舟山地区的风俗画。从民俗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而言,它们是研究明末泰山与舟山地区民俗的重要资料,尤其是《岱志》对泰山旅游业情况的描绘,对研究中国旅游史和商业史极有价值。两篇文章中涉及民间信仰的描写,反映了明末时期民间宗教的情况以及百姓的心理状况。

从作家研究的角度而言,张岱在书写民俗风貌的同时也时时流露出自己的情感态度,表明自己的价值取向。他与他的观察对象之间始终保持着微妙的关系,既不完全融入到其中,也不单纯地袖手旁观;他以一个知识人的视角去理性思考,同时又以一个普通游客的身份融入到民间的各类事项中,这对研究张岱游历情况和其思想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惋惜的是,这两篇“宏文力作”历来不为文学史所重视,名声不显,以致长期被埋没,其研究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参考文献:

[1][明]张岱著 栾保群点校《琅嬛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3年版.

[2][明]张岱著 夏咸淳校点《张岱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年版.

[3]张则桐《张岱探稿》,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

[4]夏咸淳《明代山水審美》,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张海新《水萍山鸟:张岱及其诗文研究》,中西书局2012年版.

猜你喜欢

张岱民俗
体悟人生,感悟孤独
体悟人生,感悟孤独
——领悟张岱的“痴”
冬季民俗节
清远非遗民俗日历
民俗中的“牛”
张岱的“痴”的疏狂与孤独
民俗节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一个人的梦
论张岱小品文的“以诗为文” ——以《补孤山种梅序》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