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18-07-26魏林

医药前沿 2018年23期
关键词:髓内螺钉股骨

魏林

(南京市栖霞区医院骨科 江苏 南京 210046)

由于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股骨转子下骨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正常生活。作为特殊的转子周围骨折类型,由于发病区域受力复杂且处于高应力状态,其处理操作十分复杂[1]。研究显示,只有采用强度以及刚度均理想的内固定器实施处理,才可以实现良好的支撑作用[2]。既往针对患者实施动力髋螺钉治疗,监管可以实现一定效果,但还不够令人满意。我院开展该项研究,探索分析针对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作用效果,取得了有价值的经验。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对象均为我院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共计62例。含男32例,女30例;年龄45~77岁,平均(62.5±6.8)岁;受伤至入院时间2~18h,平均(11.2±2.0)h;在Evans分型方面,Ⅰ型18例,Ⅱ型12例,Ⅲ型19例,Ⅳ型13例;在受伤原因方面,含跌倒17例,坠落13例,交通事故24例,其他8例。经同意,随机分组,各31例。两组患者上述方面一般资料数据基本一致(P>0.05)。

1.2 治疗方法[3]

两组患者均严格进行相关术前准备,选用合适规格型号的内固定物择期实施手术治疗。(1)对照组应用动力髋螺钉进行治疗。硬膜外麻醉后,将骨折部位沿外侧切开,从股骨大转子顶点向远端延伸,逐层切开。予以X线透视,将加压处理后的钢板置入股骨内,选择合适的动力髋螺钉固定。检查确定效果满意后,实施相应术后处理。(2)研究组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完成麻醉后,选用合适直径及长度的防旋髓内钉于受伤5d左右实施内固定手术。先以C型臂引导对骨折部位进行牵引复位,满意后于外侧作约4cm小切口,位于髂前上棘。对臀中肌实施钝性分离,并以大转子顶点为进针点插入导针,扩髓后将防旋髓内钉插入,将螺旋刀片打入股骨头中心并调整深度。主钉放置满意后,借助定位器将导针插入股骨颈,对外侧皮质实施扩大处理,测定深度后再将螺旋刀片打入,锁定后将远端螺钉拧入。行X线检查确定效果,满意后实施术后处理。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情况。主要为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2)Harris评情况。计算出优良率。(3)并发症情况。术后6个月随访并收集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 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情况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均显著性短于对照组,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显著性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情况比较

2.2 两组Harris评分优良率情况比较

研究组Harris评分总优良率高达93.55%,显著性超过对照组的70.97%(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45%,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25.81%(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讨论

动力髋螺钉以及防旋髓内钉均属于针对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实施治疗的常用内固定物。动力髋螺钉符合生物力学中的应力分布规律,稳定性较好,可以促进骨折愈合。而防旋髓内钉属于新型内固定系统,其固定效果满意,手术切口小,操作较为简便,所以应用该方法针对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价值更高[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相关手术指标、Harris评分优良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证实了这一观点。提示应用防旋髓内钉实施治疗,可以有效减小手术创伤,促进功能恢复,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原因如下:一是防旋髓内钉微创化,可以取得良好的复位效果,防止过度创伤,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以及功能恢复。二是对于骨质疏松患者置入螺旋刀片,能够明显填塞骨质以增加锚合力,还能够防止切断股骨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三是实施防旋髓内钉治疗后,患者可以尽早开展功能康复锻炼,促进愈合。因此,该方法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髓内螺钉股骨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一种浮动不脱出螺钉组件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近端斜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末节指骨骨折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