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学数学教学“浸润”德育“甘露”

2018-07-26广东省韶关市和平路小学潘行英

数学大世界 2018年19期
关键词:榜样德育数学

广东省韶关市和平路小学 潘行英

教育学家赫尔巴德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数学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核心素养”教育中担当重要角色。《课标》指出:“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另据媒体报道:近期发生三起中国游客在国外机场因航班延误问题引发的事件,央视评论:“祖国是你危难时的后盾,但不是背锅侠。”

当今祖国的经济发展蒸蒸日上,而国民德育素养的提高必须跟进,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笔者在教学中积极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小学数学教学“浸润”德育“甘露”,为提升孩子们的德育素养做出积极努力。

一、把握教材内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我国是数学的故乡之一,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数学史。我们可以挖掘和把握教材内容,进行思想启迪和爱国主义教育。

如: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圆周率的历史》,通过让学生仔细阅读,自主归纳介绍,孩子们都会发现圆周率的形成历史:从《周髀算经》→古希腊阿基米德→魏晋刘微“割圆术” →南北朝祖冲之计算→计算机精确计算π值的发展,不难发现中国人取得的关于数学的伟大成就及伟大贡献是举世瞩目、有目共睹的,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又如:北师大版六年级《百分数应用一》“练一练”的第一题:“红星乡计划造林9公顷,实际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在练习本题之前,我先提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谁提出的?学生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对!这是新的生态文明理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民族创造更好的未来,所以我们要有环保意识。”此时我便顺势切入主题:这不,红星乡响应了党的号召,开始进行植树造林了,请看题目,请同学们按照题目要求认真完成!

再如: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数据处理》中有一道习题:右图是奇思家12月生活支出情况统计图,食品占36%,文化占20%,服装占10%,水电气占10%,赡养老人16%,其他8%。(1)从这个扇形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2)如果奇思家这个月的支出是1600元,分别计算各项支出的钱数。通过本题的练习,我充分运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现代社会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建设的,同时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孝敬老人,积极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个案群组的研究与实践,积少成多,赋予学生数学学习的时代气息,容易产生共鸣。如此一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如春雨般浸润在数学教学中。

二、巧抓数学本质,启蒙辩证唯物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社会的本质,对于人们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认识能力和道德素养的保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并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

当然,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还在形成中,我们可以巧抓数学知识的本质,对小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让他们树立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维方法,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实现“中国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例如: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时,我的教学过程如下:搭一搭→看一看→画一画→得出结论。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观察的是同一个几何体,为什么得出的平面图形却不同?生答: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所以……师:对!我们观察同一个物体,由于观察的方向和角度不同,可能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因此我们要想认清事物的本质,必须要多角度地观察与思考,才能得出相对全面而又准确的结论,对指导今后的实践活动很有帮助。

巧抓数学发生发展的本质,适时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让孩子们初步感受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做到既着眼于整体,又重视局部,同时还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念,成为新时代的主人!

三、重视榜样力量,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他人的先进思想、优良品质和模范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成长终身受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不仅仅是教课的老师,也是培养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教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刻刻给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比如:教学过程有条理,教学语言逻辑性强,板书规范整齐,辅导后进生耐心细致,批改作业或考试卷要及时,评判学生的行为要公正合理,结合时事多阅读,感恩之心、人格魅力等等,使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受到极大的鼓舞和熏陶。“学校无小事,事事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楷模。”这是对教师的鞭策!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存在其独特的闪光点。如果教师始终以学生为本,树立他们心中的榜样,孩子们就会在榜样力量的带动下,蜕变成熟,闪耀光芒!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验证等学习活动,在孩子们的点滴学习中,对那些思维敏捷、观察仔细、积极表达、严谨求学的同学及时表扬;对那些在操作过程中有合作精神的同学更是热情鼓励;对那些通过实践得出结论以及检验反思的同学更是大力点赞!在不知不觉的教学行为中,给孩子们渗透德育正能量,树立他们身边的榜样。在评讲作业时,对书写整洁、解题条理清晰、准确率高的孩子给予展示的机会,让全班同学向他们学习;对有错就及时更正的同学更是鼓励有加;对提出问题、多讨论、多合作的孩子,老师更是大力赞扬……

四、组织数学实践,培养学生热爱生活

社会要培养的学生应当是人格健全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生。他们将来要具备独立思考与判断、乐观善良、心胸博大、意志坚强、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数学课程标准》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视为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实践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的。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不仅能让孩子们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愫。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设计秋游方案》是一节数学综合实践课,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实践体验,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并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对组员进行分工,开展“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解决问题→撰写方案→分享方案”的活动。在此学习活动中:有旅游景点的选择,旅游路线的确定,旅游时间的安排,旅游费用的计算,注意事项的考虑等,都是综合性的学习,学生在合作、交流、倾听与反思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引导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激发孩子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学会做一个积极合作、善于倾听与交流、富有智慧、努力创新的人。

通过以上教学实践,笔者深感教育教学与德育渗透是可以互相交融的。在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把德育化作春雨浸润每个学生的心田,让数学教学真正“浸润”德育“甘露”,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操,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榜样德育数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榜样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