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4”应用型人才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2018-07-24庄宏唐文献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8期
关键词:海工分段应用型

庄宏 唐文献

摘要:通过“3+4”高层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制定服务于船舶与海工装备行业的中职与本科“3+4”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三段推进式培养方案;结合中职与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要求,重构面向行业的“3+4”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确立分段衔接课程模块,将中职与本科教育有机衔接。实践表明,本研究成果对促进同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借鉴作用,理论和现实意义重大。

关键词:“3+4”模式;应用型人才;分段培养;课程体系;船舶行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8-0176-02

一、引言

国务院、教育部等部委出台的《教育发展纲要》及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相关规划[1-3]明确提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多元复合型技能人才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迫切需求[4]。因此,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也越来越注重中职、高职与本科教育层次之间的协调发展。

作为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试点学校,江苏科技大学与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共同承担了面向船舶与海工装备行业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3+4”中职与本科衔接培养的研究和实践。本文以江苏省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立项课题《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为背景,积极开展中职与本科“3+4”应用型人才分段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的研究,将中职与本科教育有效衔接,以期推进江苏科技大学与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衔接培养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并为同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提供研究思路与方法借鉴。

二、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

1.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模式。江苏省教育厅积极跟踪国内外教育发展目标,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不断创新和完善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确立了“3+4”、“3+2”等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得到省内相关高校的积极响应,并在一定范围内开展实施。“3+4”模式是区别于现有对口单招、“3+2”、“5+2”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另一种新模式,旨在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和高等院校的优势资源,通过合作办学,使两者实现优势互补,培养更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3+4”是一种分段培养的新模式,具体表现为学生进入中职阶段学习3年文化知识与职业技能后,通过相应的评估和测试等选拔环节,升入全日制本科阶段学习4年。

2.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方案。不同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部门在做顶层设计时,所赋予它们的理念、宗旨,也存在差异[4]。因此,“3+4”分段培养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评价机制等方面,应不同于中职与高职贯通的“3+2”、高职与本科贯通的“5+2”等模式。中职3年和本科4年的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将职业教育的目标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体系相结合,进行系统化设计,使两个阶段相互衔接、相互融合,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方案。本专业与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开展中职教育(数控技术应用)与本科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对接,以船舶及海工机械装备行业人才需求为背景,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形成三段推进式中职与本科“3+4”应用型人才分段培养方案。

三、面向船舶及海工机械装备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

1.面向行业的“3+4”分段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要求。职业教育包括中职、高职学校教育和各种社会职业培训。“3+4”模式下的职业教育是以中职职业课程教学和应用本科课程教学为“双载体”的教育,要体现中职与本科教育的有效衔接,其核心内容是中职和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效改革与衔接。在进行各阶段课程体系开发、设计与建设时,应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和培养目标定位,确保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设置及知识点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关联性,避免知识点与课程设置的重复与割裂。

2.面向行业的“3+4”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1)衔接知识点及其对应课程。船舶与海工装备行业具有“知识体系交融、技术密集、制造工艺复杂、管理难度大、工作环境艰苦”等特点,因此面向行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要对3年中职阶段与4年本科阶段衔接的知识内容进行透彻地分析,并映射为相应的课程,才能保障两个阶段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有机衔接与融合,保证两阶段的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满足学生进入本科阶段继续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课程教学大纲和基本要求的设置要综合考虑人才培养规格的特点和衔接要求,进行系统、整体和关联性设计,既要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毕业要求的达成,也要保证每个阶段具有相对独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使少数未能入选本科阶段学习的学生,在学完3年制中职课程后,可以正常毕业、就业。(2)“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建设。针对面向船舶及海工机械行业专业人才素质需求的特点,中职课程设置要重知识、强应用,让学生建立职业的概念,了解未来岗位的要求;本科课程设置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并充分考虑中职与本科课程的有效衔接。因此,面向行业的“3+4”分段培养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的形式,基于模块化思想,构建融合行业标准和规范的“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

3.“3+4”课程衔接模块设计。实现3年制中职和4年制本科衔接的关键是课程体系,“3+4”分段培养方案实施过程的突出矛盾是课程衔接。因此,本项目以“专本衔接、实践导向”为根本,重点强化达成衔接课程,将衔接课程体系按“2.5+0.5+0.5+3.5”的课程模块进行构建。其中,衔接课程包含基础接口课程3门,专业基础接口课程2门,核心专业接口课程2门。该类衔接课程分为两个阶段实施,即中职与本科阶段分别用半年的时间学习衔接课程,满足知识、能力、技能的培养要求。

四、結论

本文以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模式研究课题为背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和课程体系构建,形成如下结论:(1)将中职、应用本科教育有机贯通,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之间实现沟通与衔接,构建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江苏乃至全国,构建新型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2)构建融合行业标准和规范的“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并基于模块化思想,将该衔接课程体系按“2.5+0.5+0.5+3.5”的课程模块进行构建。(3)本项目依托船舶及海工装备行业的优势,通过对中职与本科“3+4”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通过课程结构创新、校企合作办学,实现课程与职业的融合,学历与职业的对接,打破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界限,实现两种教育各自人才培养规格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

[2]教育部等6部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Z].2014-06.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2014-05.

[4]史银花,吴巍,陈俊.“3+4”分段培养模式对比分析[J].装备制造技术,2016,(11):262-265.

猜你喜欢

海工分段应用型
高性能海工结构钢API2W的研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一类连续和不连续分段线性系统的周期解研究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分段计算时间
海工装备用Q390E钢表面腐蚀防护实验研究
3米2分段大力士“大”在哪儿?
沿海电站海工工程的造价控制
惠生海工与VGS就浮式LNG再气化装置签署协议
关于年龄分段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