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安全管理须知

2018-07-24

中国安全生产 2018年9期
关键词:学校工作教育

1. 安全责任追究

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校园安全工作负总责,部门分工负责,实行责任追究制。要切实将学校要害部位、重点部位、活动组织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到实处,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具体的人。对由于责任制不落实,疏于管理,监督不到位的而引发事故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在目标考核、评优评先等工作中实行“一票否决制”。

2. 安全教育工作

学校要本着“教育为先,预防在前”的原则,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安全知识教育,教育形式力求多样化,争取做到四个一:即学校开辟一个安全教育专栏,每周进行一次安全知识教育,做好一个安全应急预案,每学期教会学生一种安全自护自救知识。努力把安全教育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纳入学校教育课程。教会学生使用紧急电话(如110、119、122、120等)的常识。

3. 安全信息报告

学校要严格执行事故报告制度,建立重大事故报告和安全月报制度,要指定专人负责安全信息报送工作,一旦发生学生安全事故(包括校内外)或其他突发事件,要在第一时间上报有关情况。紧急情况,要首先进行口头汇报,事故处理后再以书面形式上报。要说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事故原因和损害情况等。任何学校安全事故发生后,都不得以任何借口隐瞒不报和谎报、迟报。否则,因此造成不良后果或工作被动的,将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4. 校园安全值班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领导值班、教师值日、教师护校队制度,要严格门卫检查登记管理和定时巡查等制度,严防不法分子和社会闲杂人员进入校园。寄宿制学校或有住校生的学校,必须建立领导、教师和生活指导师进行24小时值班和管理制度。完善节假日和夜间的值班巡逻工作制度,学校要安装电视监控系统、红外线报警装置或110联网报警系统。

5. 心理健康疏导

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随时注意观察学生心理变化,要认真做好心理有障碍学生的排查、摸底和疏导工作,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班会课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学校每天必须落实在校生的晨检制度,以及因病因事缺勤、无故不到校学生的追查与登记报告制度。

6. 外出活动审批

学校组织师生外出集体活动要上报区教育局审批。未经上报有关部门批准,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救火、救灾等。组织师生外出活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春游、秋游,参加公益活动、义务劳动、参加访问等)要制定周密的计划和安全措施,组织到外地或较远活动的需经教育局批准,在活动中实行责任追究制。

7. 安全隐患排查

学校要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学校要定期(每月至少1次)对校园设施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登记,发现隐患及时消除,情况严重的,一时难以消除要立即停止使用或封闭,并及时上报。学校要经常检查校内围墙、栏杆、扶手、门窗以及各种体育、课外活动、消防、基建、危化品等设施设备的安全情况,对有不安全因素的设施设备要立即予以更换维修和拆除。要害与重点部位要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登记报告。设施要有使用说明和安全警示标志。

8. 集体活动安全

学校集会、做操、军训及校内公共活动必须专人负责统一指挥,学校领导及安全领导小组和具体组织实施的处室,必须对活动实行全过程监督,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9. 消防安全防范

学校要严格执行消防安全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安全各项措施。学校要按照规定配齐配足消防器材,型号要符合要求,安装要规范。学校及时更换校舍老化的用电线路、插座、开关和电器,定期清洗厨房油污,严禁封堵和占用安全疏散通道,严禁学生使用蜡烛等明火进行学习和活动,教育学生不要上山野炊和玩火。

10. 学校传染病防控

学校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病一定要及时就医。各校要督促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不断增强体能,努力增强防病抗病的能力。要加强教室、学生宿舍、图书馆、报告厅和食堂等师生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工作,以确保学校公共场所空气新鲜。学校要做好校内公共设施和公共用具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切实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室医务人员要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要对学校卫生工作实行专业的管理和监督,要做到传染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11. 饮食卫生安全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公用卫生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不吃零食,不买“三无”食品和变质腐烂的东西。学校食堂、小卖部采购食品原料,要确保食品来源和进货渠道规范,必须坚持采购索证制度,不得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及其产品,不得采购假冒伪劣食品、有毒有害食品和过期变质食品。要保持食堂环境和食品加工操作的卫生清洁,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的管理,严防各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要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的卫生安全教育和监督,实行持证上岗。学校食堂必须领取卫生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并接受卫生监督部门的督查。

12. 实验教学安全

实验室要做好防火、防暴、防触电、防中毒、防创伤等工作。要配备灭火器、砂箱等消防器材及化学实验急救器材等防护用品,化学危险品应设专用安全柜存放,并有明显的标志,并建立比较规范的剧毒危化品防范责任体系,实验教学严格、规范、有序。

13. 自然灾害防范

学校应在各类自然灾害发生前要做好信息收集和预测工作,加强对学生进行防灾、抗灾的教育,传授遇灾后的自救、互救办法。在遭遇不可预见的火灾、地震等灾害时,应有序组织学生紧急疏散和撤离现场,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

14. 网络安全管理

学校网络管理人员必须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做好学校校园网的安全维护工作,避免不良信息侵害师生身心健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规定,指导学生健康上网,努力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观,使之成为学习上的良师益友。

15. 交通安全管理

要严格执行学生接送车和驾驶人员的准入制度,建立接送车辆和驾驶人员档案,杜绝无证无牌车辆接送师生,教育学生不乘坐农用车、残疾车和没有牌照或超载的车。小学生要戴小黄帽并实行路队制。

16. 体育活动安全

体育课及体育活动课,教师应针对每项体育活动预先采取防护措施,加强组织纪律教育,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必须不离学生、不离场地。定期对体育器材、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学校领导。

17. 游泳安全防范

学校每年5月份要开展一次以游泳常识、溺水救护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培训为主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不擅自外出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擅自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学校要主动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联系,暑假前要印发《告家长书》等方式及时提醒学生家长做好自己孩子游泳安全教育和监护工作。

18. 楼道安全管理

学校要加强校舍楼道管理,严防拥挤踩踏事故,学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出操、集会等需上下楼梯的活动中,科学组织有序展开,要安排老师在楼梯间等重点关键部位值守、负责维持秩序、管理学生。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教学楼、宿舍、厕所的楼道、楼梯的各项设施和照明设备,特殊地方还要设置应急照明设备。教学楼楼梯间要设置指示、警示标志。要教育学生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同时,要切实做好安全疏散演练工作。

19. 周边环境整治

学校要积极协助公安、综治、卫生等部门做好整治校园门口交通秩序,治理无证经营食品摊点等工作,特别是加强与学校法制副校长的联络与沟通,及时发现校园治安隐患和针对师生可能引发的治安事件苗头。打击校内外暴力侵害师生行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治安秩序。

20. 伤亡事故处理

学校要动员和指导学生自愿参加学生平安保险。学校发生学生伤亡事故,要按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规定的原则和程序等,对校内发生的学生意外伤亡事故,及时实施救助,并进行妥善处理,学校建立学生伤亡事故月查报告制度。

猜你喜欢

学校工作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不工作,爽飞了?
学校推介
选工作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