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说《罗生门》中的利己主义

2018-07-23唐文遥

世界家苑 2018年6期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罗生门利己主义

唐文遥

摘 要:由此可见,在利己主义影响的基础上,不管是违反道德还是损害别人利益,无论哪个都是利己主义者自己愿望的踏脚石。但是,利己者在自己做坏事的同时为了自己的自尊,会把过错的责任都推到外部坏境和别人身上。《罗生门》就描述了由善变恶,并显示出在利己主义面前人们的价值观的脆弱。因此,如果被利己主义侵蚀,那么当然会认为他人的利益只是满足利己者物质与精神的踏脚石。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罗生门》;利己主义;人性的善恶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本身是一个来自佛教禅经里面的故事。讲的是在战争年代,一个农民破产了,只好拿起刀来作强盗。但是他力弱胆小,并且总是有些有愧于心。一天,他到一个刚刚发生了一场大战役的城墙上去,那里到处都是死尸,他想找到一些财物。结果他竟然发现有一个老妇人衣衫斓缕正在从一个年轻女子的死尸头上拔头发。他冲上去说你这个没人性的,竟然对死尸也不放过。老太婆说她只是想用这些头发做个头套卖钱谋生罢了。“而且,你以为她生前是个善人吗?她可是把蛇晒干了当成鳝鱼来卖。”“我这么做完全是为了生存啊!”{2}。于是,强盗大悟了,既然是为了生存,还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他就抢了老太婆的衣服走了。通过芥川自己超群的技艺,深化了故事的内容。毫不隐晦地揭示人性的弱点。这个弱点就是利己主义。

鲁迅曾说过:“人类的心理有着互相矛盾的两样的感情。他人的不幸,自然是没有不表示同情的。但一到那人设些什么法子脱了这不幸,于是这边便不知怎的觉得不满足起来。夸大一点说,便可以说是甚者且有愿意再看见那人陷在同样的不幸中的意思。于是,在不知不觉间,虽然是消极的,确对那人抱了敌意。”《罗生门》中,只是在一个个人无法扭转的现实恶劣的背景下,在一个以恶为社会循环的时代,所有人在做选择时都是做出一个更加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以求自保“罗生门”一词,在日语中含有“位于人间与地狱之间的城门”的意思,因此,芥川把故事发生地设在罗生门是有深意的。在罗生门下,故事的主人公——一个仆人,面临着一场人性的考验,可惜的是,仆人最后推开了地狱的门。一开始,在衰败不堪的京都失去了工作,无所事事的仆人,面临饿死和为盗的抉择的时候他还缺乏“勇气”,芥川所展现给我们的就是他如何获得这一“勇气”的过程。给他这个勇气的是一个拔死人头发的老太婆。当他看到老太婆的这一行径的时候,感到憎恶,认为“在这雨夜罗生门上拔死人头发一事即足以构成不可饶恕的恶”,同时他对“所有的惡的反感正在一分一秒的加剧”,这时候为他打开的是通往人间的大门,与其像老太婆那样做,“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饿死”。那么是什么使他在短短的时间内从人间滑入地狱的呢?老太婆的一席话使他如梦初醒,从她的口中可以知道,被她拔去头发的死去的女人,生前将蛇干冒充鱼干贩卖之事和她拔死尸头发一样是可憎的,但是又都是可以原谅的,还自以为自己所做的是正义的、是善的。其实都是利己主义者。

心理学中认为利己主义是,唯一可能让任何人当成最终目标去追求或实现的东西,就是他自己的利益,虽然有时候人们也在乎他人的幸福和利益,但这只是当成追求个人幸福的一种手段{3}。也就是说,所有人类的行为都是出于利己的动机,不自私的行为根本不存在,任何损己利人的行为不是伪装就是愚昧,除了自我满足,人们根本不可能真正关心他人。芥川的《罗生门》中所出现的所有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并且,由于环境的不同,这种利己主义在表现程度和形式上都有一些微妙的变化。下面以《罗生门》中三个人物为例。

强盗说,在我凝视着女人那一剎那,就觉悟到我一定要杀掉男人,不然不可能离开这里。强盗从看到真纱一刻起,就决定了将要做的事情,他甚至愿意为真纱杀人,哪怕真纱有多么的“激烈”与冷酷{4}。如果条件允许,他会义无反顾的按照他供词中的叙述进行。强盗的爱是真的,是超然并神圣的。强盗已经在意念里将男人杀了。毫不疑问,强盗的爱是利己的。

真纱说,我与其说是被男人所踢,倒不如说是被那眼神击倒。真纱之所以可以被眼神击倒,是因为她知道背叛是罪恶的,只有知道罪恶的人才能明了痛苦。同时,她知道了罪恶,也就说明她知道了善,她是在本质上介怀爱的忠贞的,所以当现实背叛了她的信仰,她才希望毁灭,尤其她信仰的核心,丈夫。正像有个女子说过,她如果有个可爱的小孩子,她希望给她最多的疼爱,然后在他长大之前,地球毁灭。为什么地球一定要毁灭?因为这样,她的孩子就永远只是知道美好与爱,不会知道丑陋与罪恶。这样的念头,希望这个地球抖毁灭掉的念头,是源于爱,而非其它。当然,你仍然可以说,这女人真是可怕。然而如果你知道这是一个妓院里,妓女产下了女婴,并允许被抚养长大,但是长大后的女婴要继续母亲一样的生活,那么,这个女人有这样的想法过不过分?当然只是一个念头,幸好地球不会随便因为谁随便想一想就会灭掉的。那么,这位妓女母亲,把孩子亲手掐死,算不算过分?在丈夫面前被凌辱的女人也没有撒谎,她已经在意念中杀了男人。不可否认,真纱是自私的。

男人说,从来没有见过那么美丽的妻子。可妻子痴痴的听强盗的话,然后抬起头来,说要杀死他。他恨,他恨得越深说明他爱得越深,他恨的是妻子的绝情,还是很自己的无能,恨自己因为贪心把事情逼上绝境?她说要杀了他。这样他就不能再爱她了。爱她证明要承认这一切残酷的事实,承认他的贪心与无能,承认她被人侮辱而他无能为力,她已经封闭了道路,她说要杀了他,所以,他只能把等量的爱都转化成恨,麻木了爱,沉浸入恨,一切都变得很轻松了,他可以在恨的角色中理所应当的编造故事,得到救赎。男人也没有撒谎,他已经在意念中自杀了。可见,没有一种情感不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

由此可见,在利己主义影响的基础上,不管是违反道德还是损害别人利益,无论哪个都是利己主义者自己愿望的踏脚石。但是,利己者在自己做坏事的同时为了自己的自尊,会把过错的责任都推到外部坏境和别人身上。《罗生门》就描述了由善变恶,并显示出在利己主义面前人们的价值观的脆弱。芥川龙之介初期的作品大多为批判利己主义的短篇小说。因为他重视人性的弱点,所以作品大部分都以暴露冷酷的利己主义思想为目的。在《罗生门》中,通过对周围恶劣环境的描写,来揭露人性的丑恶。最终来书写利己主义。故事发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凄冷的秋雨,破败的城楼,昏暗的灯火,阴森森的尸体。在这种晦暗的气氛中主人公家将出场了。黄昏时分,他来到罗生门下避雨,往日繁华的朱雀大街现在除了他这个仆 人之外,就再也看不到第二个人了。罗生门也变成了弃尸场。此时的家将刚被自己的主人解雇而无处可去,他只好来到 了罗生门下,面对他的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饿死;要么当强盗。正在他犹豫到底是饿死还是当强盗的时候,他看到了 让他震惊的一幕:一个老太婆正在拔死人的头发。看到这一切,仆人内心对老太婆产生了强烈的憎恶情绪。可是,当他 听了老太婆近乎合理的解释以后,仆人先前的问题也找到了答案,所以他打定了主意,剥下老太婆的衣服扬长而去。芥川龙之介通过《罗生门》告诉我们,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下,弱肉强食的利己主义已不再是罪恶,而是人们为了生存而不可避免的生存之道。

参考文献

[1]文杰若译,芥川龙之介小说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林少华译,罗生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3]杨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九期

[4]林少华译,罗生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利己主义
屠龙者终成恶龙
世界上不是只有利己主义一条路可以走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产妇自杀的“罗生门”
芥川龙之介前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浅析芥川龙之介《阿吟》阿吟教名中的圣母意象
罗尔斯原初状态中立约人特性
《今昔物语集》与芥川龙之介的前期创作
浅析芥川龙之介“鼻子”的人物形象
罗生门下的人性丑恶——解析电影《罗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