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草纲目》祖本首次回归故里

2018-07-23

百科知识 2018年13期
关键词:和服本草纲目鸿沟

《本草纲目》祖本首次回归故里

在李时珍诞辰500周年之际,珍贵的《本草纲目》祖本首次回到“医圣”故里蕲春进行展出。这次展示的是《本草纲目》金陵本(制锦堂重修),系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金陵胡成龙刻版,现为河南洛阳白河书斋晁氏藏书博物馆藏本。该书190余万字,收医方11096个,插图1109幅,为《本草纲目》诸本之祖。此本发现之前,金陵本《本草纲目》存世仅有8部,其中,国内仅有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海图书馆分藏2部。这部《本草纲目》的发现,使国内金陵本《本草纲目》全本的数量增加至3部,是国内唯一一部民间收藏的金陵本全本。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新发现的唯一一部完整的金陵本《本草纲目》。据了解,国家图书馆组成专家修复组,采用“金镶玉”修复方法,精心修复。该书入选《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故宫中的冷宫在哪里

很多人参观故宫时,总想知道究竟哪间屋子是影视作品中常见的冷宫?其实所谓的冷宫,并不是固定指某一处居所,只要是用于关禁妃子的地方,都可以称为冷宫。这个词更多时候指的是一种宫中女子失宠后的悲惨待遇。史料中也不曾有匾额为“冷宫”的记载。有人认为,故宫中的乾清宫、长春宫就是冷宫。在文献中,明清时期,有好几处地方被作为“冷宫”发挥残酷的功能。比如明末天启皇帝时,成妃李氏因得罪魏忠贤而被幽居于乾西宫,还有其他几位妃子先后也被禁闭于此,这就算作一处冷宫了。

鸿沟为何不可逾越

“鸿沟”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据《史记》记载,刘邦和项羽“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鸿沟以东者为楚”。鸿沟是战国时期挖掘的一条运河,在河南省境内,北接黄河,南接淮河,将当时的中原大地分为两半,两边分别是刘邦和项羽的领地。当时,由于楚汉两国对峙,作为边界的鸿沟异常紧张,没有人敢轻易越过边境,就出现了鸿沟不可逾越的说法。现在,历史上存在的鸿沟早已不在,而这个词已经被赋予为不可跨越的阻碍的意思而流传开来。

哪些城市曾经被命名为“北京”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现在的北京外,还有5个城市叫作北京。大名府这个名是很响亮的,熟悉宋朝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个名字。大名府的治所旧址在今河北省大名县的东南部,是一座历史非常悠久的文化名城。但是,很少人知道,这座城市在宋朝的时候叫作北京。根据资料记载,宋朝共有4个京城,分别是东京开封府、南京应天府 、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后来,这座城市被洪水淹没。太原古称“晋阳”,唐朝的时候,这里也称为北京。根据资料记载,李渊起兵反隋前,就任职太原留守、晋阳宫监。唐朝建立后,设有五京,690年,唐以太原为北都。742年,改北都为北京。开封也曾叫作北京。金朝时,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原为辽中京,金国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改名北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波罗城,原为辽上京,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改名北京,熙宗常在此地避暑。根据资料记载,明洪武元年(1368)三月,朱元璋攻下开封,改汴梁路为开封府,以开封为北京。洪武十一年(1378)又撤销了开封北京称号。

日本和服背后為何背个小包包

其实那不是包包,而是腰带打的结。日本在丰臣秀吉时代开始倡导海外贸易,于是很多传教士远渡重洋到日本传教。当时,传教士所穿的袍子是用绳子状的带子系上的,大家觉得很有意思也美观,于是纷纷模仿那样的穿着。后来,日本又受到朝鲜传统服装宽腰带的影响,两者形态逐渐叠加、融合在和服上,慢慢便演变成了我们今天常见的和服背后那种包包样子的腰带打结方式。

琵琶名称的由来

琵琶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琵琶的中低音区音色淳厚结实,高音区音色清晰明亮,因此在演奏中既能表现欢快抒情的曲调,又可表现雄浑悲壮的旋律。但很多人不知道,琵琶是以其演奏方法而得名的乐器,也就是说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挑。

猜你喜欢

和服本草纲目鸿沟
爱上《本草纲目》 不只因为健身操
日本伝統文化が中日の若者への影響――和服を中心に
Inflammatory Mechanism of Total Flavonoids of Chrysanthemum and Medicated Serum on Castrated Dry Eye Animal and Cell Models
Silkworm Extract Ameliorate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Protects Pancreatic β-cell Functions in Rats
Fabrication of A Folic Acid-Modified Arsenic Trioxide Prodrug Liposome and Assessment of its Anti-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ctivity
婚姻不是用来填补鸿沟的
真实:作文难以逾越的鸿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