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

2018-07-23区杰雄李启中林顺鑫

关键词:椎体骨质水泥

区杰雄 李启中 林顺鑫 陈 铭

(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骨外科,广东 肇庆 526040)

椎体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的典型继发病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类型。其中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SOVCF)尤为多见,患者主诉腰背剧烈疼痛,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SOVCF,不仅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且可凭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与伤椎高度契合的理化特质,改善脊柱形态并缓解腰背疼痛。尽管如此,普通PMMA骨水泥经PVP注入后渗漏率较高,随之引起的术后并发症较为普遍,难以保障良好的预后效果。对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应用高粘度骨水泥经PVP治疗SOVCF,取得成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于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SOVCF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SOVCF相关诊断标准[1]且具备PVP治疗指征者;②年龄为45~75岁者;③伤椎个数≤6个者;④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诊断为病理性椎体骨折者;②伴有神经压迫损伤、椎管狭窄、严重感染或骨肿瘤者;③存在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凝血功能、心肺功能障碍等PVP治疗禁忌症等;④有精神疾病史或无法配合治疗者;⑤随访失联者。其中观察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34例;年龄为46~74岁,平均(61.2±7.9)岁;伤椎个数为2~5个,平均(3.3±1.2)个;椎体周围皮质受累26例,后壁受累12例。对照组患者男性14例,女性36例;年龄为45~74岁,平均(61.0±8.2)岁;伤椎个数为2~6个,平均(3.7±1.4)个;椎体周围皮质受累28例,后壁受累13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伤椎皮下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于手术台上取俯卧位,髂前上棘或胸骨柄处垫高,从左侧椎弓根穿刺,C型臂X线机透视下液压推进注射预先调制好的骨水泥;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PMMA骨水泥(TECRES,意大利),观察组患者采用高粘度PMMA骨水泥(贺利氏医疗,德国);透视下见骨水泥迅速沿骨小梁间隙浸润,注入位置自椎体前段中央1/3处开始,可根据伤椎具体情况训传穿刺针调整骨水泥注入流向,注入量2.0~5.5 ml视患者损伤程度而定,边缘毛刺触及至骨皮质与椎体后壁即可。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支持治疗,并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无不适征可准许出院,术后随访持续1年。

1.3评估标准

1.3.1疼痛度评估 采用视觉模拟法疼痛评分量表(VAS)[2]于未使用镇痛剂时进行评价,根据患者状态选取0~10分间与之对应的分数,分数越高则疼痛程度越大。

1.3.2生活质量评估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3]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分别从环境、社会、心理、生理4个维度共24个条目进行评价,每个条目计1~5分,满分为12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4观察指标

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时,两组患者伤椎形态(椎体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度)、疼痛度(VAS)、生活质量(WHOQOL-BREF)变化,分析术后1年内,两组患者骨水泥渗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

1.5统计学方法

一个专制的生物教师是不可能让学生主动的接受教师的暗示的,民主、愉悦的的课堂教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会乐意接受教师善意的暗示。

2 结 果

2.1伤椎形态比较

术后1年时,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有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矢状面Cobb角度均较术前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伤椎形态比较

注:*表示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

2.2疼痛度及生活质量比较

术后1年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WHOQOL-BREF评分结果比较

注:*表示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

2.3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

术后1年内,观察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较[n(%)]

2.4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术后1年内,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50,n(%)]

3 讨 论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骨质疏松与SOVCF发病率逐年攀升,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已成为国内外骨科领域重点关注的研究问题之一。PVP在治疗SOVCF已获得广泛应用,作为典型的非血管性介入治疗术式,通过向伤椎内部注入凝固性材料,维持椎体稳定并防止其进一步塌陷,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据相关文献报道,PMMA生物相容性与生化惰性均可适用于人体骨质材料,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骨水泥类型,其注射时间相对磷酸钙类骨水泥更易于控制[4],且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伤椎形态、疼痛度与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这表明PVP注入骨水泥可有效治疗SOVCF,且应用高粘度PMMA骨水泥可通过促进骨折愈合,加快降低患者疼痛度并提高其生活质量,究其原因可能与高粘度骨水泥力学强度更适宜于正常骨质,且其固化时间与显影效果均有利于术者掌控有关。

普通PMMA骨水泥注入后可因其高能量聚合反应,对周围软组织造成一定热损伤,且其压缩强度较大,可能对邻近椎体产生应力,远期再骨折风险较高。相关研究表明,常规PMMA骨传导性与诱导活性较差,骨化后弹性模量改变较大,因而分散均匀性较差,在骨松质周围可形成腔隙[5],术后渗漏风险极大。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渗漏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高粘度骨水泥可凭借其良好的理化性质,瞬间转化为高粘态且聚合温度较低,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刘佰易等[6]认为,高粘度骨水泥的瞬时高粘性不仅可确切放宽其注入时间限制,还可有效减少骨皮质破坏与椎体内裂口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是提高PVP术式安全性的良好保证。

综上所述,高粘度骨水泥经由PVP治疗SOVCF可有效改善患者伤椎形态、疼痛度与生活质量,且术后渗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普通骨水泥,有利于其预后恢复。

猜你喜欢

椎体骨质水泥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骨康操”预防骨质疏松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化腐朽为神奇—本土创造—水泥环保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