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平扫及MRI增强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探讨

2018-07-23杜恩辅周选民刘梅讯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额叶半球白质

杜恩辅,徐 霖,周选民,刘梅讯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太和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湖北 十堰 442000)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少见,故误诊情况较多。本研究探讨CT平扫及MRI增强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患者,男43例,女21例,年龄26~74岁[(50.7±0.1) 岁],病程1~30个月[(17.1±1.2)个月],其中Ⅰ~Ⅱ级32例,Ⅲ~Ⅵ级30例。临床主要症状为颅内压升高、损害神经,如:头痛、呕吐等。所有患者均无免疫抑制和全身系统淋巴瘤症状表现。

1.2仪器与方法采用Siemens64排CT机进行检查,按照轴位扫描方法,每层厚度和距离均为5 mm,使用的增强扫描对比剂为碘海醇(300 mgI/ml),患者通过肘静脉注入,剂量按照体重计算(1.5 ml/kg),注射速度为3.0 ml/s。采用超导MRI扫描仪(Siemens 1.5 T)对患者进行MRI扫描[2]。扫描参数:横断位用梯度的回波序列FL2D T1WI、TSE T2WI、FLAIR序列、矢状位FL2D T1WI、6.0 mm的层厚。以FOV(19 cm×20 cm)和矩阵(256×195)作为参数。进行动态的增强扫描时:通过肘静脉进行注入Gd-DTPA、按照0.1 mmol/kg的体重作为剂量。

1.3图像分析图像传到工作站进行重建后,可以发现有时间-信号强度的曲线(TIC)。ROI用强化的肿瘤实体部分,躲避强化不均匀等部位[3]。正常的脑组织和上矢状窦作为参照物,TIC有4个型:①Ⅰ型:缓升型,动态的增强曲线呈上升,未见峰值;②Ⅱ型:平台型,45~65 s的峰值过后的平坦期;③Ⅲ型:速升型,45 s内的峰值;④Ⅳ型:无强化。在工作站中会有代谢物的分布图出现(曲线以及解剖定位参考图)。

2 结果

2.1病灶数目及分布64例患者共73个病灶。56例单发病灶(额叶15例、脑室周围白质22例、基底核5例、胼胝体区4例、枕叶3例、小脑半球3例、鞍区4例);8例为多发病灶:其中有2例患者各有1个病灶分布在双侧基底核区、脑白质,另外2例各有一个病灶在右额叶、右顶叶,还有2例各有一个病灶在胼胝体、右基底核、右侧额叶,1例病灶分布在颞部脑膜旁、额叶、顶叶,1例有两个病灶分别在小脑半球、丘脑。

2.2影像学表现73个病灶中,边界较为清晰54个,边界不太清晰13个,有6个的边界模糊不清。所有病灶均未发生钙化及出血。大部分病灶周围有水肿,仅13个病灶周围未见水肿。

24例患者进行了CT检查,总计病灶30个,其中略为高密度17个,等密度10个,略低密度3个;27个病灶在增强扫描后发生了强化,3个病灶出现轻度强化(图1)。MRI增强扫描检查共40例,共有病灶43个,34个病灶在增强扫描后出现明显的强化现象,7个为不均匀的强化现象,2个出现环形强化(图2)。

图1 横断面增强扫描 a术前:病灶位于左额叶成分叶状,病灶明显不均匀环状强化,中央区不强化;b术后:手术区无明显强化,边缘部分少许轻微强化灶

图2 冠状位增强扫描 a术前:病灶位于左额叶成分叶状,病灶明显强化;b术后:手术区无明显强化,边缘部分少许轻微强化灶

3 讨论

PCNSL作为比较少见的颅内的恶性肿瘤会发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主要是20~50岁的患者,且男性大于女性,而非霍奇金氏是主要的淋巴瘤[4,5]。PCNSL可以出现在中枢的神经系统中的多个部位,其中主要分布在深部白质、额叶等部位,以单发的局多,多发的较少,有些还会跨中线生长,在大脑半球的一侧最常见,呈弥漫性生长。肿瘤细胞在血管周围浸润,使得血管内皮破坏并进一步破坏血脑屏障,对比剂通过血管的渗漏到组织细胞外,病灶会进一步得到强化[5,6]。动态扫描增强使用的对比剂出现在血管中,MRI信号改变是由于肿瘤毛细血管的变化[7]。在患者动态的增强扫描后期,对比剂可以经过毛细血管进行渗透,出现在细胞外的间隙,MRI信号发生改变与积累的对比剂是有关系的[8,9]。淋巴瘤细胞主要出现在周围血管中,向外围经过浸润后破坏了血脑屏障,组织没有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新生血管缺乏,出现较低的淋巴瘤肿瘤血流灌注,TIC变成缓升型。脑外肿瘤基本不会出现神经元,在MRS中也不能够有NAA 峰的出现,Cho峰有较为明显的升高,脑膜瘤的主要特点是出现了丙氨酸峰。胶质母细胞瘤和淋巴瘤进行比较后发现,MRI的增强扫描在早期对比剂的量会比较大,信号的变换率也会大,峰值出现时间早[10]。MRS的图像上,脑膜瘤经过增强的扫描后出现了较为均匀的强化,能够发现有“脑膜尾征”,淋巴瘤出现强化的增强扫描。MRS作为无创的方法,可以和MRI结合在一起进行检查,确诊率大约是80%。

猜你喜欢

额叶半球白质
IL-6、NES以及新生儿颅脑超声对早期诊断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应用价值
额叶皮层退行性萎缩的高分辨率磁共振研究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大直径半球容器纤维缠绕线型研究
血脂与脑小腔隙灶及白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大脑的巅峰时刻
东西半球磷肥市场出现差异化走势
ADMA/DDAH系统与脑白质疏松症的关系
半球缺纵向排列对半球缺阻流体无阀泵的影响
人胚胎早期大脑额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神经元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