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示踪组合测井技术在G45-16C井区的应用分析*

2018-07-19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8年3期
关键词:喇叭口示踪剂射孔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 黑龙江 大庆 163453)

0 引 言

传统的固体同位素示踪剂测井技术无法满足低注入量井、笼统上返井、长射孔段井等的测井需求[1]。双示踪注入剖面组合测井工艺在测井时使用液体同位素示踪剂、固体同位素示踪剂两种放射性示踪剂,仪器单次下井可根据具体井况采用连续示踪相关、点测示踪相关和固体同位素示踪等测井方法,在射孔井段长、笼统上返等应用单一测井方法难以录取准确测井资料的特殊井应用优势明显。

1 双示踪组合测井仪器工作原理简介

图1为双示踪组合测井仪器的结构示意图,由左到右依次是液体同位素示踪剂释放器,遥测四参数测量短接包括套管接箍磁定位器(CCL)、压力(P)、温度(T)、伽马(Gr),单伽马(Gr),上扶正器,超声(电磁)流量计,下扶正器,固体同位素示踪剂释放器[2, 3]。该仪器一次下井可以分别进行超声(电磁)流量测量、连续示踪相关测量(采用液体同位素示踪剂)、点测示踪相关测量(采用液体同位素示踪剂)和固体同位素示踪剂流量测量。

图1 双示踪注入剖面组合测井仪器结构示意图

该仪器采用5.7292K标准曼码传输,整支仪器工作电流125 mA(其中遥测短接:56 mA,单伽马:30 mA,超声/电磁流量:39 mA)。当给仪器供正电35 V时,电流125 mA,仪器正常工作。当供电电压达到50 V时,仪器进入保护状态,这时仪器电流为20 mA,仪器不工作。继续提高供电电压,当供电电压达到70 V时,固体同位素释放器开始工作,这时仪器正常工作电流为100~120 mA(电流随着电机的转动而变化)。给仪器供负电-50 V时,液体同位素释放器开始工作,仪器正常工作电流为50~60 mA,液体同位素全部释放完毕后电流归零;继续提高供电电压,当供电电压达到-90 V时,液体释放器电机电压翻转,释放器吸液,这时仪器正常的工作电流为80~100 mA,当吸液完毕后仪器电流归零。

双示踪注入剖面组合测井仪器所使用的液体同位素示踪剂,对于不同井况的井,采用不同的配制方法[4,5],具体如表1所示。液体同位素示踪剂释放原则为由下至上逐级释放,防止示踪峰相互混淆。喇叭口位于射孔层上部,选取2 m以上夹层,从下至上确定释放点直至最后一点,即喇叭口上10 m处。释放液体同位素示踪剂后,确定该释放点下射孔层的吸水状况后,再依次向上逐级释放。喇叭口位于射孔层下部,在喇叭口以上10 m处释放液体同位素示踪剂,液体同位素示踪剂流过喇叭口后向上移动,跟踪测量液体同位素示踪剂的流向,直至把上部射孔层的吸水状况测量清楚。喇叭口位于射孔层中部,喇叭口上部、下部分别按照上述原则选取释放点,若不吸水,则无上水流。

表1 不同井况下液体同位素示踪剂配制比例

2 双示踪组合测井仪器应用效果分析

G45-16C区块是长垣高台子地区I类区块开发的扶杨油层。采油五厂地区扶杨油层属于岩性油藏,以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河道发育规模小,平面砂体相变快,连通性差,纵向上河道砂单层厚度薄。岩性为含泥细砂、粉砂岩,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0%~16%之间,空气渗透率一般分布在0.1~1.5 mD之间,属于低孔、特低渗油藏。G45-16C井区共有油井21口、水井12口,水井多为井深近2 000 m,注入量不足20 m3/d的低注入量笼统上返井。采用传统的固体同位素示踪剂测井技术无法取得合格的测井资料,采用双示踪注入剖面组合测井仪器,对该区块内5口水井进行了注入剖面测井,录取到了合格的测井资料,能够准确测量小层吸入量,下面给出典型测井资料分析实例。

2.1 高扶109-A井测井实例分析(喇叭口在射孔井段以下)

高扶109-A井是G45-16C井区内的一口笼统上返注水井,该井2011年9月开始注水,注水量为18 m3/d,射孔井段为1 723.8~1 874.6 m,井段深、层间距大。2013年10月11日对其进行双示踪注入剖面组合测井,从测井成果图2上看,固体同位素示踪剂测井显示Y113、Y121层有吸水。从液体同位素示踪相关测量的上返曲线分析,Y113可细分为3个小层,Y121层射开厚度5 m,吸水位置在厚层上部。通过采用固体同位素示踪剂测井方法和液体同位素示踪剂示踪相关测井方法实现了厚层细分。

2.2 高扶109-B井测井实例分析(喇叭口在射孔井段以下)

高扶109-B井也是G45-16C井区内的一口笼统上返注水井,该井注水量为18 m3/d。从测井成果图3上看,固体同位素示踪剂测井曲线显示全井只有2个层吸水,而液体同位素示踪剂点测相关曲线录取到上部F17、F211、F25层也有吸水显示。由于固体同位素示踪剂测井采用固体源,固体源存在易沉降特性,使固体源很难长距离上返到上部层位,造成上部层位不吸水的假象。而液体同位素示踪相关采用液体源克服了固体源沉降的影响,能够准确录取到全井的小层吸入量。应用双示踪组合测井工艺,实现了固体同位素示踪测井、液体同位素示踪相关测井的组合测量,可以更准确的反映地层的真实吸水状况。

图2 高扶109-A井双示踪注入剖面组合测井成果图

图3 高扶109-B井双示踪注入剖面组合测井成果图

2.3 高扶111-B井测井实例分析(喇叭口在射孔井段中间)

高扶111-B井是G45-16C井区内的一口笼统注水井,射孔井段为1 621~1 870 m,喇叭口深度为1 862 m,喇叭口工具位于射孔层位中间。该井2011年9月开始注水,注水量为13 m3/d,注入量低,测试难度大。2013年10月12日对其进行双示踪注入剖面组合测井。从测试成果图4上看,固体同位素示踪剂测井曲线只在喇叭口附近有同位素异常显示,无法确定是地层吸水还是工具沾污导致的同位素异常显示,而液体同位素示踪相关测井曲线给出了全井小层吸入量。由于固体源上返困难,且工具处沾污的影响,使得固体同位素示踪测井方法无法准确反映地层的吸水状况,但是液体同位素示踪相关可排除工具沾污的影响。图5显示,高扶111-B井固体同位素示踪测井曲线显示在Y121层位处吸水,此处距离喇叭口很近,通过液体同位素示踪剂点测相关曲线在1 861.5m深度处测得上水流为13 m3/d,因此证明,喇叭口以下无水流动,则Y121层不可能吸水,固体同位素示踪测井曲线异常为沾污显示。应用双示踪组合测井方法,得到了准确的测量结果。

图4 高扶111-B井双示踪注入剖面组合测井成果图

图5 高扶111-B井双示踪注入剖面组合测井成果图

3 结 论

通过对双示踪注入剖面组合测井仪器在G45-16C井区的测井资料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应用双示踪组合测井仪器,实现了固体同位素示踪剂测井、液体同位素示踪剂点测相关、液体同位素示踪剂连续相关多种流量测量方法的组合测试,可以准确反映地层的吸水状况;液体同位素示踪剂相关流量测井方法可以避免固体源沾污、固体源自然沉降对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影响,能够准确实现小层细分测井。

猜你喜欢

喇叭口示踪剂射孔
分层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河南油田稠油水驱油藏的研究与应用
尾管固井回接筒铣锥限位清铣及修复技术
PFC和2315XA进行电缆射孔下桥塞
双层喇叭口结构连接管密封性能研究
南海东部深水油田水平井产出剖面 示踪剂监测技术及应用
电缆输送射孔的优缺点分析
喇叭口内径的理论估算
井间示踪剂监测在复杂断块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射孔井水力压裂模拟实验相似准则推导
某油田分段射孔水平井的产能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