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走转改”活动中提高新闻敏感

2018-07-18殷小乔

中国地市报人 2018年7期
关键词:走转改酒泉草场

□殷小乔

(酒泉日报社,甘肃 酒泉 735000)

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新闻线索的一种职业能力。酒泉日报社在组织记者“走转改”活动中,一篇篇鲜活的新闻稿件问世,正是得益于此,而非是在办公室里看材料、凭经验获得的。因此,这种捕捉“活鱼”的好新闻,是记者在一线、基层采访活动中善于发现,见微知著,独具慧眼,从平凡之中看出不平凡,从寻常中看出不寻常的一种考验。

新闻敏感不是靠天赋,也不是靠运气,而是一种长期采访中的积淀,一种洞察能力和对新闻事实的及时捕捉。那么这些新闻“活鱼”该如何捕捉呢?笔者认为要“走”到实处,“转”到一线,“改”到常态。

“走”到实处觅真音

今年的“走转改”活动中,记者深入到瓜州县移民乡镇,对设施农业和枸杞种植产业作了大量的报道,但是内容大多司空见惯,反映平平。

参加“走转改”活动的记者分析后看到,设施农业主要集中的温棚种植这一块,基本上反应的是种植户采用标准化生产、温棚蔬菜与大田作物的收入对比、叶菜与果菜在种植技术上的提高与收入的对比之类。这种写法与内容,近年来充斥报端,重复报道,已让记者疲惫不堪。就在这些报道中,一名群众向记者反映,有一户温棚蔬菜种植户采用了澳洲小熊蜂传授花粉,不但节省了劳力3人,一个生产季能节约投入2700元左右,而且澳洲小熊蜂传授花粉的番茄等果菜,品相好、果汁饱满,市场销路比人工授粉要好得多。结果一篇新闻特写《小熊蜂“接吻”大产业》出来了,新闻事实新鲜、文字生动活泼、构思巧妙细致,让人耳目一新。枸杞种植产业的各类新闻报道可谓连篇累牍,在采访过程中,路过瓜州县梁湖乡一块地时,记者发现枸杞苗地里铺了地膜,农户反映,不铺地膜的枸杞苗地,枸杞苗成活率在75%左右;铺了地膜的枸杞苗,成活率在95%以上。至此,一篇短新闻《枸杞苗穿上了“宝宝服”》出炉了,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

2017年1月16日《酒泉日报》一版

“转”到一线放眼看

“新春走基层”活动中,尤其是在广大的农牧区,记者采写的稿件大多是“喜气洋洋”。但是和农牧民“掏心窝子”交流,就会发现很多农牧民在生产生活中的“闹心事”。记者在肃北县盐池湾乡乌兰布勒格村采访时,因为有当地宣传部门的干部陪同,牧民在谈到禁牧后的种种受益、收益后欲言又止。为了让牧民说出“掏心窝子”的话,记者采取“分路出击”的障眼法,让其中一名记者在地方干部的陪同下外出拍照,一名记者留下来和牧民“拉家常”。这样,年轻的牧民达布西力特把左手举到胸前,上下比画了几下对记者说:“每年开春,冰雪融化,被淹没的草场上全是淤积的胶泥,羊羔寸步难行。羊羔陷下去一只,我拔出来一只;再陷下去一只,我再拔出来一只。一整天下来,我身上从脖颈以下都是泥浆。”达布西力特讲述的,是肃北县盐池湾乡乌兰布勒格村草场遭受洪涝灾害的情况。这里属于平草湖草场,每年从11月起,党河水就漫上河岸,加上三四月份冰雪融水和洪水,夏季草场全部被淹没,春季草场也剩下不到一半的面积。

“200多只羊勉强维持放牧。这事闹心得很!”达布西力特说。和达布西力特同样闹心的还有60多岁的牧民玛西。

玛西家的草场多处被山洪淹没。他说:“这是前些年开采沙金带来的恶果,河床被破坏,洪水乱走,让党河改了道。”玛西一家的夏季牧场被洪水围困,就连1.5米高的网围栏木桩顶子都看不到了,他也连续几年无法靠近夏季牧场的羊房子。

新闻事实清楚、群众心声真切、采访细致到位,一篇《金色牧场上的“闹心事”》(刊发于2017年1月16日《酒泉日报》一版)见于报端,并没有因此产生“负能量”传播,而是引发了后来的党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当时,正是甘肃“祁连山生态问题”最集中的时期,“新春走基层”记者不回避矛盾、直面事实,坚持问题导向,引发了读者的一致好评。

“改”到常态见新篇

当时党的十九大刚刚胜利闭幕,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金塔就传出喜讯:全国投资规模最大的民间资本荒漠化治理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顺利完成9万亩一期梭梭种植计划后,第二期10万亩种植计划正式启动。这一项目由大漠农林生态产业股份公司投资20亿元,计划绿化荒漠31万亩,实施地在三大沙系包围的全省风沙危害重点县——金塔。这将为该县打造“酒嘉后花园”,建设林种配置科学、生态景观壮美、生态效益突出的戈壁明珠城构筑重要的生态屏障。项目完成后,将使金塔县绿色指标发生颠覆性改变:全县累计造林面积将增加76%,相当于近10年的造林作业面积,仅此一项就可以使处在沙漠边缘的鼎新镇造林面积扩大5倍多,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1.24%。

这一篇新闻报道线索的得来,竟然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这片绿化面积高达9万亩的沙漠林地,地方领导、宣传工作者几年来从未涉足,一方面是因为投资人过于低调,不事宣传;另一方面是因为绿化地地处沙漠边缘,环境恶劣,没有道路,难以通达。记者在“走转改”活动中,与项目所在地鼎新镇一名干部闲聊中获知信息:当地一名农民返乡创业,在巴丹吉林沙漠中了好几年梭梭苗(一种沙漠灌木)。

这是一个身边的典型、新的典型!记者几经周折,找到了投资人。经过对投资人、项目经理、技术员、职工的广泛采访,长篇通讯《绿色梦,在巴丹吉林沙漠放飞》及时刊出,被全国数百家网站转发。尤其是三个小标题的制作上,都来自于投资人和员工的话语:《修几座楼,还是留一片绿?》《项目是编织袋背出来的》《留住人首先要留住心》,语言简洁且充满激情。

这篇报道刊发后,“走转改”记者作了分析和思考,这就是——记者要把从文件材料中找线索,要放到和群众打交道中去。这样“转作风”,才能发现好新闻。

“走转改”活动让记者接了地气,培养了记者的新闻敏感,让他们在寻常的采访中,快速、及时、准确地捕捉到了“活鱼”,让记者从错综复杂的物象中,从被人们司空见惯、容易忽视的事物中,发现新现象、新问题。

猜你喜欢

走转改酒泉草场
祁连草场
酒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
万亩草场雪凌奇观
新草场有多远
雪峰下的草场
全媒联动融入、强化责任担当,把脱贫扶贫作为“走转改”重要抓手
酒泉肃州区甜菊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故事细节语言
飞天之都 美玉之城——中国酒泉
酒泉旅游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