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五种“隐性失陪”现象

2018-07-17郑金山

中华家教 2018年5期
关键词:陪我玩隐性用心

养育儿女需要父母亲自参与,要用心、要花时间,这里的时间不仅是指陪伴时间的长度,更要注重的是陪伴时间的品质。即便是“有人在陪”,如果父母的身心状态不好,缺乏有效的溝通与陪伴,让孩子精神上失陪,那么这种现象就是“隐性失陪”,也往往是会被父母们忽视的、意识不到的陪伴缺失。

常见的“隐性失陪”现象一般有以下五种:

心不在焉,没有用情投入 “妈妈,你不是来陪我玩的,你是陪手机玩的。”“爸爸,别看微信了,陪我玩一会儿。”这种情景是不是很熟悉?孩子们常常这样苦苦哀求父母要用心用情陪伴自己。这种就是典型的“人在,心不在”现象。孩子的直觉是敏感的,父母稍有不用心,孩子就能感觉得到。长期如此,孩子容易感觉被忽略,觉得自己不重要,缺乏存在感和价值感。用情的陪伴应该是“同在”,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有共同的爱好,陪孩子做喜欢的事。

父母为主,没有尊重孩子的节律陪伴有两种,一种是以孩子为主体,另一种是以父母主体。前者是尊重孩子的节律,后者是听父母的,孩子的活动在父母的安排和控制之下,后者就是隐性失陪的一种。比如妈妈带欢欢去长隆野生动物园观看动物,欢欢非常喜欢大熊猫,看了20分钟,不愿意走开,妈妈就催快点走,还有很多其他动物要看呢,结果欢欢哭着被妈妈拉着离开。这就是以父母为主体的陪伴,把看动物变成了任务,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也许孩子就喜欢看大熊猫,为什/厶不陪她多看一会儿呢?孩子才不在乎看完所有动物,只在乎喜不喜欢。

刻意改变,没有接纳孩子这种隐性失陪的特点是教育味太浓,时时刻刻提醒孩子这个不行,那个不对,要学知识、守规矩、讲礼貌,“小心点”、“走慢点”,这些过度提醒的潜台词是“我不喜欢你现在的样子,你不够好,你不行,你不懂,你不能照顾好自己”,没有人喜欢被人刻意改变,改变对方意味着表现不太好,不太接纳对方。孩子可能觉得自己不太好、不被喜欢,影响自我价值感。

随意打断,没有看见孩子当孩子在专注做一件事时,不要随意打断孩子。比如孩子一人忘情地在看一只蝴蝶,此时妈妈过来“教育”说:“宝宝,这个动物叫什么?”“它有几个翅膀?”“身上有几种颜色?”也许孩子正在想象:蝴蝶喜欢吃巧克力吗?蝴蝶妈妈去哪了?其实,妈妈的提问就是没有看见专注的孩子,这样“目中无人”,随意打断孩子,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应该给机会让孩子去感受生活,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有时陪伴可以是浪漫的,就像两条平行线,我知道你在我身边,但两人各自专注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情绪不佳,没有营造良好的环境

孩子是环境的吸收者,而父母本身就是环境。如果父母常常情绪紧张不安,焦虑烦躁,就很难让孩子平和自信。父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心情放松愉悦,本身就是优质陪伴的示范和榜样。高质量陪伴的一个标准就是亲子双方都是平和愉快安详的。当然父母也会有情绪状态不好的时候,这时候可以真诚地告诉孩子:“妈妈今天心情不好,不是因为你的原因,我想单独待一会儿。”

陪伴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亲爱的父母,从现在开始告别隐性失陪,让孩子在高质量陪伴中感受真爱,并获得爱和被爱的能力吧!

郑金山广东省中山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猜你喜欢

陪我玩隐性用心
用心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用什么写作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妈妈,陪我玩呗
谁来陪我玩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用心,让家更有味
用心
米歇尔.奥巴马与第一夫人的隐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