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技术创新的动力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2018-07-17张玉双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16期

张玉双

[提要] 本文以株洲中国动力谷作为典型动力产业区域,聚焦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等三大动力产业,通过技术层面分析株洲动力集群培育发展制约因素,并结合株洲市技术创新竞争优势,提出相应对策,以寻求技术创新撬动动力产业集群发力点。

关键词:技术创新;动力产业;集群培育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压力和比较优势弱化趋势,按照“长板理论”、基于湖南产业重新审视比较优势培育产业竞争优势的“发挥优势”理论思考,湖南避免“产业塌陷”的关键在于选择和培育比较优势产业集群,进而形成竞争优势产业和湖南整体优势。湖南无论是从现有基础条件还是发展前景潜力看都有能力培育动力产业集群,且运用技术创新途径打造动力产业集群是实现此目标的主要突破口,本文以株洲中国动力谷作为典型动力产业区域,聚焦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三大动力产业,结合技术创新竞争优势,寻求技术创新撬动动力产业集群的发力点,从而为湖南培育发展“动力产业集聚区”及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提供样本参考。

一、初具雏形的株洲动力产业集群

目前,株洲的三大动力产业都在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引领下聚集了一批中小企业而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领军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南方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领军航空动力产业集群;北汽控股南方基地、南车时代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南方宇航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等领军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一)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株洲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现已形成以主机企业为核心、以配套企业为骨干,辐射全中国的较为完备的制造产业链,形成了整机制造、核心部件、关键零部件协调发展的产业集群,是全球最具影响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技术研发中心之一。据统计,株洲轨道交通制造业已经形成了“创新平台+创新基地+技术中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院士工作站+博士流动站”的全链条、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全市技术创新平台达到155家,其中国家级24家、省级78家。建立了各类创新载体93家,包括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4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1家;省重点实验室9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省企业技术中心30家;建立中国IGBT国家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6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成5家院士工作站和6家博士后工作站,各类国家级高端人才共计432人。轨道交通产业是株洲三大动力产业(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中发展基础最好、规模最大的产业,也是率先突破1,000亿元产值的产业,它不仅是株洲地方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更是“中国动力谷”建设最重要的引领。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株洲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初具规模并呈不断壮大发展的趋势,全市汽车相关制造业企业共有220多家,汽车整车、零部件及机械加工企业达164家,从业人员近3万余人。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以北汽株洲分公司、中车时代电动汽车、南方宇航3家为代表,产品包括纯电动乘用车、纯电动及混合動力客车、低速电动车、旅游观光车、电动环卫车、警用巡逻车、纯电动及混合动力家用轿车等多个品种,主打新能源汽车产品为中车时代电动电动大巴和北汽株洲分公司电动乘用车。2014~2016年,北汽株洲分公司产销新能源汽车累计为8,130辆,中车时代电动产销新能源汽车累计8,405辆,两家主要新能源汽车企业合计产销16,535辆。2016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11,000台,销售收入达52亿元,中车时代电动新能源客车智能化工厂实现生产动力系统1,849套,生产电动大巴整车近5,000台,总产值将近43亿元。北汽车株洲基地生产新能源纯电动汽车6,131台,新能源汽车产值达到9亿元。从2014~2016年产销数据来看,株洲新能源汽车产销呈明显上升趋势。汽车整车、零部件、现代服务业、文化展示四大体系逐步成型。

(三)通用航空产业。株洲通用航空具备产业基础坚实、人才技术领先的发展潜力巨大等特点,拥有全国唯一设计研究中小微型航空发动机的608所和全国最大的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基地331厂,是全国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于一体的航空发动机体系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先后被授予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特色产业基地,拥有国家级航空产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近20个各类技术研究机构;拥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尹泽勇为代表的航空动力工程领军人物和6,000多名航空产业技术人员;2016年,株洲航空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52亿元,中小航空发动机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被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为“湖南省航空航天特色产业园”,具有通用航空产业集群发展的能力,是中南民航局重点支持的两个航空产业园(株洲和珠海)之一。生产的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市场份额已占国内市场的90%以上,株洲已成为全国集通用航空发动机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于一体的通用航空体系最完整的地区。

二、培育发展动力产业集群制约因素分析

株洲动力产业集群总体呈良好态势发展,但由于动力产业处于初级培育发展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集群稳定的发展模式及产业链配套发展体系,致其综合竞争力仍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通航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实力在全国排名靠后,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还未形成绝对竞争优势。就技术创新层面分析,其制约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动力产业集群核心技术及管理技术仍有待进一步突破。尽管株洲的龙头动力企业已经投资自动化设备和柔性制造系统,但与国际上先进企业尖端和前沿技术还有较大差距。生产设施的落后带来了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一些含有关键与核心技术的零部件仍然需要依赖进口。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包括整车控制技术、电机驱动系统技术、电池系统技术、动力耦合技术等,而株洲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充电时间、使用寿命、续航里程以及时速)等关键技术方面不足,特别是中高端技术方面有待突破。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外购,零部件本地配套率不高。另外,由于动力产业企业管理水平不足,管理粗放,在信息管理、财务管理、人才管理上都缺乏相应成熟的经验,导致资源配置不够优化、浪费大,企业承担着过重的管理成本,降低了利润空间。

(二)动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要素支撑乏力

1、资金要素方面。动力产业聚集发展需要资金要素做坚实支撑,但由于当前中国动力谷的建设尚处于初步阶段,其发展运营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来带动,但目前来看,动力谷建设的启动经费主要来源是市政府有限财政投入和政府融资平台银行贷款资金,缺少社会资本参与的产业培育基金、缺少市场运营的风险资本和创投基金,这对双创氛围的构建及动力谷的创新投入要求不相称,与动力谷目标要求还存在距离。

2、人才要素方面。高端科技人才和高端管理人才以及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是推动动力谷产业集群的重要力量。株洲市各种人才储备雄厚,但这些实验室、研究中心和人才大都集中在龙头企业,而动力产业链条配套企业的人才并不多,尤其是科技人才支撑明显不足,加上株洲市地处三四線城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校分布相对较少,高校培养和输出的人才相对较少,地理位置、创业环境、人才发展环境等方面与沿海地区、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差距,由于体制机制还未完全理顺、企业和企业家及技术人员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对金融、计算机、研发等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尤其是高效节能工业电机、高速永磁电机、特种变压器、电机伺服器等急需顶尖技术带头人和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带头人引进难度大。同时,具有实际技术操作能力的技能工人也是株洲动力产业集群发展的短板。

(三)动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知识溢出效应受阻。大中型企业拥有绝大部分国家级、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及高科技人才,创新能力较强,但由于受产权性质所致龙头企业和动力谷中小企业交流合作较少,其创新平台和知识资源分享方面对中小微企业开放有限,致使诸多共性技术无法在动力谷内部共享,从而造成知识溢出效应、技术联动效应不明显。为此,作为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生力军的中小企业难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创新和提升竞争力,再加上自身财力及规模所限,在创新资金投入、创新人才集聚、创新基础平台资源获取等方面都处于劣势,使得株洲龙头企业创新优势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溢出效应。

(四)动力产业集群服务平台建设略显滞后。以技术创新推动动力产群得到较快发展,需要完善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做保障。然而,由于政策争取不及时等因素使株洲动力产业创新平台打造难以适应三大动力产业的发展要求。以轨道交通为例,2016年工信部联合其他部委下发文件,提出形成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动我国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2017年上半年,青岛已获得“国家高速列车创新中心”资质,这将为青岛迅速聚集轨道交通产业的高端要素提供有利条件。株洲轨道交通产业还未向国家争取此类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导致获得更多资源机会丧失。再有,在株洲轨道交通产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正面临市场技术壁垒、本地化要求、文化差异等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一批能为企业提供进出口贸易、涉外投资并购、技术交流合作等服务的咨询服务机构和平台,但目前株洲缺乏此类平台,很多需要从北京、上海等地寻求合作,这既不利于株洲轨道交通企业开展工作,也使得类似高价值服务业的利润外流。

三、基于技术创新的动力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对策

(一)制定中国动力谷统一发展规划,科学引领动力产业发展方向。按照“创新引领、整机突破、配套跟进、协同发展”的原则,全面谋划创新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多规融合统一,尽快制订动力产业配套政策,明确株洲动力产业集群的思路目标、空间布局、发展重点,统筹协调好产业发展中财政、金融支持等保障措施,督促各相关单位按工作计划,分阶段、分步骤、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规划,对株洲的动力产业发展各个环节进行全程跟踪服务,负责收集、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对落实情况进行动态追踪、督查及通报,确保动力产业发展方向不偏离。

(二)加大共性共生技术研发共享,延伸动力产业链。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共设研究项目、共建实验室和其他基础研发平台,重点开展与动力产业领域相关的技术研究,针对株洲本地一流高等院校缺失的问题,可以借鉴深圳的引进“虚拟高校”的成功经验,引进国内一流高校固定研发团队入驻,形成更好的校企联动机制,促进株洲动力产业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要逐步培育和建设本地化的研发队伍和机构,同时加大对前沿技术的研究,培育动力产业链。如轨道交通产业:目前,中车株机公司牵头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组建湖南省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中心,并积极申报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一旦申报成功将极大地提升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的创新能力。株洲必须抓住这一机遇,不遗余力支持和推进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组建和申报。并且以创新中心为载体,突破轨道交通领域前瞻性、共性、基础性技术,包括无人驾驶、远程监控维护系统、镁铝合金材料、碳纤维车体,高性能转向架、新型接触网及轨道安全设施、储能、通信信号等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并快速推动产业化。如新能源车产业:依托株洲乃至湖南省相关企业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由政府牵头,与湖南境内设有汽车类及相关专业的大学、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北汽、中车电动等共建新能源汽车创新研究院,主动与国际知名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对接,集中力量对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和电池等关键核心技术采取自主攻关、联合研发、外购等多种手段,尽快掌握前沿技术,研判产业发展趋势,力争取得一批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逐步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研发中心。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100万辆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检测、试验能力,建成国家新能源机动车检测中心株洲分中心,建成为企业提供技术成果、标准制订、性能测试、技术咨询和应用培训等为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三)打造动力产业创新服务平台,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完善协同创新服务平台,提升三大动力产业联动能力。对全市科技服务平台进行盘点并优化组合,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构建三大动力产业创新服务平台,积极引导大中小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金融、中介机构等各类创新资源汇聚创新平台,促进多方信息流动与共享,以政府主动引导、企业主体运作、金融及中介科技服务机构参与的发展模式,共同打造资金、技术和专业人才汇集地。

建立企业互动共享创新平台,推动产业内部知识资源共享。推动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交流合作,打通大中小企业的共享通道。政府应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相应产业链的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对接,龙头企业凡是根据中小企业技术诉求给予技术指导和帮助的,政府应当给予一定鼓励及补贴。支持龙头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在中小企业兼职,倡导龙头企业的技术研发平台、重点实验器材对中小企业开放共享。定期组织动力谷大中小企业进行技术交流活动,对中小企业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给予相应龙头企业一定资金进行奖励。

(四)推进动力产业集群人才体系建设,加强产业支撑能力。紧紧围绕株洲动力产业发展需求,成立动力谷产业人才发展规划,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每年动态跟踪监测专业人才需求变化,做好细化完善相应细则,重点引进一批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推进人才建设与动力产业发展深度契合。构建联盟智库人才建设。推动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深入动力产业企业研发和生产一线开展科技创新,选聘动力产业优秀科技企业家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全面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模式,实现高校、企业科研人员的双向流动;发挥株洲职教城的独特优势,加速构建协同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努力将株洲职教城打造成具有动力产业特色的国家一流高职教育园区及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充实动力谷产业的专业技能人才的需要,对高校及职教城设置动力产业相关学院、专业给予相应支持,鼓励院校有针对性地引进动力产业领域人才。在高端人才方面,以更大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快顶尖人才引进,加大院士和博士后引进力度,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打造动力产业顶尖人才队伍体系;加大招录优秀大学生的力度,把培养本地人才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要着力打造现代企业家群体,在动力产业领域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和市场开拓意识、管理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企业家,为株洲动力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主要参考文献:

[1]Dalum B,Holmen M,Jacobsson S,et al.Changing the Regional System of Europe[J].Delhi,1999.

[2]Cusmano L.Technology Policy and Co-operative R&D; the role of Relational Research Capacity[J].Druid Working Papers,2000.

[3]Caniels M,Romijn H.Small-industry clusters,accumulation of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development:A conceptual framework[J].Working Papers,2001.

[4]劉恒江,陈继祥,周莉娜.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的最新动态[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6(7).

[5]刘恒江,陈继祥.要素、动力机制与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逻辑[J].中国软科学,2005(2).

[6]魏守华,石碧华.企业群的竞争优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5).

[7]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5.22(8).

[8]黄亦鹏,魏国平,尹怡然.区域创新、产业集群发展与知识产权战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