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经验”理念下的亲自然美术探究

2018-07-16郑黎丽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杜威落叶石头

郑黎丽

“叶”作为儿童触手可及的自然资源,一直深受幼儿园教师的青睐。叶的丰富与独特也触发了教师的课程灵感,对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几乎覆盖了各所幼儿园的每个班级,尤以美术领域的应用更为广泛。与此同时,我们不难发现,正因普遍,课程实施的问题也不少。比如:重作品轻体验、重操作轻情感、重项目轻整体、重学科轻融合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课程更好地促进幼儿艺术发展。我们以杜威“一个经验”理论为引领,展开了“叶趣”亲自然美术活动探究。

一、“一个经验”理念解读

“一个经验”是杜威在《艺术与经验》一书中提出的:当日常经验转变为“一个完满的经验”时,就具备了审美性质,成为了艺术。他认为艺术是生活化的,每个普通人都能过上艺术化的生活。幼儿天生感性,喜欢用艺术表达喜怒哀乐,对他们来说生活即艺术,艺术即生活,故幼儿是最适合这种艺术化生活的人。

“一个经验”不是指数量,而是一段历程。杜威以石头为例子形象地进行了解释和描述:“如果我们想象向山下滚动的石头拥有一个经验……石头从某处开始,只要条件允许,就会持续地向着一个地点,一个静止的状态——那是结束。在这种外在的事实之上,我们可以加上这样的想法,石头带着欲求盼望着最终的结果;它对途中所遇到的事物,对推动和阻碍其运动,从而影响其结果的条件感兴趣;它按照自己归结于这些条件的阻滞和帮助的功能来行事和感受;以及最后的终止与所有在此之前作为一种连续的运动的积累联系在一起。这样,这块石头就将拥有一个经验,一个带有审美性质的经验。”透过石头的“一个经验”,我们可以洞见杜威“一个经验”的思想内涵:从开始至结束的完满、欲求盼望的情感、滚动的连续、各种条件促成终止的整一。

二、“叶趣”亲自然美术教育实践

“一个经验”的思想给了我们教育启示。我们反思:“叶趣”亲自然美术教育实践,之所以会存在前面所列的四个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幼儿美术教育理解有误,实践中有必要以“一个经验”理论为指导,呵护幼儿天性的完整统一。

(一)追求“一个经验”的完满性

“一个经验”的完满指过程和经验的双完整。既包含“石头从某处开始,持续地向着一个地点直至结束”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又追求哪怕遇到推动或阻碍都必努力前行,在此过程中“经验材料得以彻底实现,手段和目的达到融合”。同时需指出的是,结束并非意味着中断,它是这个事件的高潮,也是另一个事件的开端,代表着另一个新的“一个经验”的开始。

在“亲自然”美术实践中,由于时间零散难保证,原有课程内容安排较满机会受限,游戏材料固化少刺激等原因,会令过程有始无终,会令经验割裂断层,会使课程蒙上功利色彩,出现重作品轻体验现象,难以实现“一个经验”的完满。

我们可以尝试:1. 畅通学习保证过程的完整。增内容、拓时间、扩空间。以中班绘画“落叶雨”为例。有的孩子刚起笔就说不会画、不敢画,为了支持儿童大胆参与绘画过程,创作出生动的“落叶雨”作品,我们增加了户外实地观赏落叶的内容,利用户外活动多次带领幼儿走进自然,拓展学习空间,增加观察落叶的时间,感受落叶随风飘落的美。孩子们发现落叶下落的数量、姿态不同,落叶的颜色、形状不一,落叶可以落在房顶、车顶、河里等任何地方……使创作变得可接近,让儿童的绘画过程有始有终。2. 提供多元材料支持叶趣经验的完整。以大班“神奇的叶脉”为例,儿童仅凭眼睛观察树叶,很难从本质上获得叶脉的完整经验,而且单一的刺激会让儿童产生审美疲劳。在“一个经验”理念的引领下,我们为儿童提供了不同性状(品种、新鲜程度、软硬厚薄各异)的叶子,绘画、印染、泡刷等工具,让儿童在拓印、揉叶、撕叶、刷叶等多样的实际操作中,直接感知、亲身体验,获取叶脉完整的经验。

(二)关注“一个经验”情感性

杜威通过“石头带着欲求,对影响其结果的条件感兴趣”这句话阐明石头是有情感的,欲求和兴趣就是它的情感。情感的存在使“一个经验”具有审美性质,情感赋予一种自我肯定性。在有些幼儿园的美工区活动中,活动内容很少由幼儿选择,幼儿也很少参与材料准备,幼儿的自发活动普遍不高。这必定会造成幼儿自信心不足、内在动机不明。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必须关注幼儿“一个经验”情感性的获得。

具体做法:1. 相信幼儿有能力。上述美工区中教师对幼儿的不信任,势必造成幼儿与活动的远离。我们要让儿童置身在一个自由、宽松、被认同的美术学习氛围中,给幼儿积极的心理暗示和环境支持,幼儿才有主动参与的愿望。2. 主动参与给机会。有了愿望还要有参与机会,幼儿才能在“一个经验”中发生情感。“树叶收集”过程就是“一个经验”情感产生的重要环节,幼儿在捡摘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与叶儿对话,表达亲近、喜爱。家园活动时,我们要求亲子合作,可一些家长因为担心便全权代劳,采来许多叶子。浪费姑且不说,使用过程中,幼儿不知道自己带来的是什么叶子。这样的做法既不能很好地促进幼儿获得树叶收集的“一个经验”,更谈不上情感性的获得。因此,无论教师或家长,都应主动给幼儿参与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准备、按需收集。在幼儿的学习中,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不可剥夺儿童“一个经验”的获得权利,“一个经验”情感性的体验。

(三)重视“一个经验”连续性

杜威用一条流淌的河来说明“一个经验”的连续性。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性,阶段与阶段、部分与部分之间因流动而融为一体。这与我们当下提出的要让幼儿的经验在原有经验基础上得到提升观点是一致的。

在“叶趣”美术课程实施中,我们要规避儿童经验的碎片化和孤立化,克服新旧活动各自独立,经验片面少关联现象,弥补不同年龄班平行活动的目标欠层次等问题。以经验迁移将零散的操作经验进行合并,对原有经验加以整合、提升。以层次目标、层次材料投放,实现儿童探究经验的层次与递进。如“叶的自画像”主题,小班幼儿的创作随性自主,想怎么涂鸦就怎么涂;中班幼儿会关注叶的颜色和形状,如银杏叶像扇子、柳叶像小船;大班会关注叶的细节特征,如四季变化(银杏叶春天是小小的、嫩绿的,秋天叶子变大,变得金黄,还会变得枯黄)。叶的差异美(同一棵银杏树上的叶裂缺不同,有的有有的没,有的深有的浅)等,并能摹画、写生(上图)。

(四)达成“一个经验”整一性

“一个经验”的整一性同样可以从杜威的石头想象案例中得出。石头向下滚动是重力作用,如同人的感性经验,途中遇到的各种障碍物和推动力是理性经验,这两者结合就促成石头达成目标,从而实现“一个经验”的整一性。这提示我们,虽然我们开展的“叶趣”亲自然课程是美术活动,必须体现学科特点,但课程的实施也不能仅局限于美术,必须依靠多领域手段的融合,共同促进美育目标的实现,从而达成儿童“一个经验”的整一性。如中班水彩画活动“飞舞的秋叶”,为了丰富儿童的创作体验,我们选择有风的深秋,让幼儿亲身感知叶的动态美。幼儿围在校园古银杏树下,观察着、讨论着、表演着,他们哼唱《小树叶》的歌曲,朗诵《秋叶》的诗歌,用身体模仿叶儿在風中降落的各种不同姿态,有时在微风中摇曳,有时随大风在枝头旋转,有时缓慢地自然降落,有时静静地躺倒在地面……此外,我们在课程中融入音乐、文学、科学等领域,多领域并行,为儿童的绘画创作增添丰富的素材和经验。

“一个经验”倡导生活与艺术的紧密联结,倡导“完满性、情感性、连续性和整一性”的四性统一,促使幼儿艺术教育朝向完整经验发展,让儿童艺术化生活看得见,让儿童的成长看得见。我们期待“一个经验”理念在艺术教育领域更为广泛的实践!

猜你喜欢

杜威落叶石头
落叶
别小瞧了石头
最后一片落叶
落叶知多少
杜威归来
知情人话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