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美术教学中“感知与体验”的支持策略

2018-07-16李雪飞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勋章圆形魔法

李雪飞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到:“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基于《指南》理念,下面以“小圆形变变变”为例,谈谈小班美术教学中“感知与体验”的支持策略。

一、链接生活——为感知埋下伏笔

《指南》指出: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和素材。那么如何链接生活,唤起儿童感知身边事物美的主动性和敏感性?在“小圆变变变”活动中,教师在班级创设“圆形王国寻找圆形宝贝”情境,引导幼儿寻找活动室里的圆形物品。通过寻找,孩子们了解了很多物品上都有圆形。为拓展幼儿的经验,教师还鼓励他们与父母一起回家记圆。除了发现圆,孩子们还尝试用简单的线条或裁剪图片来表达自己的发现。

当幼儿找到丰富多彩的圆形之后,如何给他们创设平台,鼓励其互相交流分享呢?于是我听取孩子们的建议,在班级里举办“圆圆展览会”。孩子们将找到的关于圆形的物品和记录摆放在活动区,随时可以看看、说说、玩玩……通过找、记、赏这三个方法,幼儿对生活中的圆的特征、圆形的物品等有了直观深入的感知,为接下来的美术创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直观演绎——为创作铺好台阶

1. 材料提供支持。我们提供了圆形及其他各种形状的磁片供幼儿进行借形想象和创意拼贴。百变的磁片符合幼儿创作过程中边做边调整的心理需求,解决了幼儿想画却画不出来的矛盾,为幼儿的创作想象提供了材料支持。

2. 视频演绎过程。基于小班幼儿“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们通过视频的方式演绎作画的过程及方法,先动态显示圆形添加其他图形的拼搭过程,再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拼搭可能的物品,最后通过动画将抽象的图形组合成具体的生活物品。通过视频演示与幼儿及时互动,不仅丰富了幼儿想象,更是聚焦创作过程,为幼儿的艺术表现提供了方法支持。

3. 图片激发灵感。基于小班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作画缺乏目的性的特点,我们在幼儿自主表达的环节提供了“魔法图片”——也就是幼儿前期收集的所有關于圆的资料的照片呈现。当幼儿不知道用圆形变什么时,教师请幼儿从魔法箱里抽取“魔法图片”帮助其明确创作目的;当幼儿拼了一会却不知道自己拼的是什么的时候,请幼儿欣赏“魔法图片”帮助其对应图画与物品的关系;当幼儿想拼一样物品却不知如何下手时,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寻找主要的图形结构。“魔法图片”让幼儿从想创作到能创作,为幼儿的表现提供了阶梯支持。

三、趣味呈现——为欣赏搭建舞台

1. 魔法点点,增添趣味性。为更好介绍幼儿的作品,我决定用“魔法点点”的方法为活动增趣。伴随音乐教师用魔法棒在幼儿的作品上点来点去,直到音乐停止,魔法棒点到的那幅画就是要交流的作品。这个过程中,既蜻蜓点水地欣赏了较多的作品,又集中精力分享了个别作品,满足了幼儿分享的愿望。

2.放大作品,集中注意力。在魔法点点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幼儿注意力不易集中,很容易被多幅画作吸引。于是我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放大作品的策略,将幼儿的作品拍摄成照片用电子屏幕的形式进行展示,并在过程中将魔法棒停留处的作品放大呈现,如此反复。这种交流方式既便于集中幼儿注意力又便于引导幼儿观察作品细节,有趣又有效。

3. 魔法勋章,激发主动性。为了激发幼儿参与交流的兴趣,鼓励幼儿表达,我们围绕“小圆形变变变”这一活动中“魔法”的情节,提供了魔法勋章。有的孩子主动介绍,魔法勋章就是奖励;有的孩子胆怯害羞,魔法勋章就是勇气;有的孩子评价他人,魔法勋章就是赞赏。魔法勋章让孩子们想说、敢说。相信在教师的激励下,孩子们会同他们作品中的圆一样,个性凸显、大放异彩!

猜你喜欢

勋章圆形魔法
松软魔法
共和国勋章
意外的勋章
勋章闪亮映初心
魔法笔
神奇的魔法
我的魔法棒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圆形题
圆形变身喵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