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家思想对《文心雕龙》创作方法及创作心态的影响

2018-07-16刘鑫

北方文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道家思想文心雕龙刘勰

刘鑫

摘要:《文心雕龙》是刘勰所著的一部理论结构系统严密的文学理论专著,是传统文论的典型代表之一。通过对《文心雕龙》的阅读,笔者认为道家思想深深地影响到了刘勰在《文心雕龙》的创作,而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创作方法上,也体现在创作心态上。然而从这两个层面来论述《文心雕龙》与道家思想关系的研究并不多。因而在本次论文中,笔者将主要主要通过创作方法和创作心态这两个方面来探析道家思想对于《文心雕龙》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

关键词:道家思想;文心雕龙;刘勰;影响

“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序志》)“用心”,是指文学所表达的作者的心灵世界。这个“心”乃是文学的内容和底子,刘勰也恰是由此建立起“以情为本,文辞纵情”的创作论体系。使得刘勰把握住了文学创作的核心脉搏,密切联系文学创作的内部,总结出适用万千的为文规律,从而使《文心雕龙》成为名不虚传的“文苑之学”。可以说,《文心雕龙》涉及到了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各个方面的主要问题。而道家思想在其创作体系的形成上,又起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下面,就将从创作方法及创作心态两个层面,来探析道家思想对其的影响。

一、道家思想对于《文心雕龙》创作方法的影响

在《文心雕龙》的组织成书及其理论观点的设立上,道家思想都对其有着重要影响。起首,是表现在谋篇布局上,《文心雕龙》表现了以“一”驭“万”,以“无”驭“有”的原则。《文心雕龙》全书共五十篇,以《序志》作为总领,关于文章安排,刘勰言“位理定名,彰乎大易之数,其为文用,四十九篇而己”(《序志》)[1],这里所提出的观点与王弼对于《系辞》之“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的注解:“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其用四十有九,则其一不用也。不消而用以之通,非数而数以之成,斯易之太极也。”[2]的观点不谋而合。在这里,“一”即是“不用”,即“无”,刘勰以《序志》一篇统领四十九篇即是以“无”统“有”,强调无形之道对万物的掌控之力。而这类以“无”驭“有”的思想就出自于老庄。老子提出“三十辐共一毅,当其无,有车之用。诞值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脯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老子十一章》)[3]的比喻来形容“无”。他认为,无论是车轮还是陶器、房屋,都是空的部分即“无”在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虚空就没有实物的存在,所以“无”控制“有”。庄子认为“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齐物论》)[4]同样重视了“无”的基础性。后来魏晋玄学家对这一观点进行进一步的发展,而刘勰依托“乘一总万,举要治繁”(《总术》)的观念作为主旨,构造了全书结构,证明了道家思想对其的影响。

其次,在全书的章法结构中,刘勰不仅以这种以“一”驭“万”,以“无”驭“有”的原则来作为布局的基础,还以此作为指导创作方法,在分析中得到具体应用。在不同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刘勰认为虽然八体特色各异,形态不一,各自交融又会产生多样的作家风格,但只要把握住“环中”这一枢纽,便能从容不迫,融会贯通。此外,在论证章句关系上,刘勰提出字词是句的根底,句是章的根底,章是篇的根底。一个字词用坏了,就影响一句,一句用坏了就影响一章,一章坏了就影响整篇,以此来阐释字、句、章之间的相依关系。而在《附会》中论谋篇命意“并驾齐驱,而一毅统辐”,认为行文应有统一思想,应以全局观点来统摄全文,从而使行文具有整体性。而在論景物描写时,刘勰认为要以“无”驭“有”,以“一”统“万”,通过简约的语言艺术来表达纷繁复杂的现象。“使作者所刻画的艺术形象既是‘情貌无遗形象鲜明,又能‘总多‘总万,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5]

可以说,刘勰以这类以“无”驭“有”,以“一”统“万”的思想来指点方法论,不但构建了《文心雕龙》全书布局,更将其渗透到行文的方方面面,以此贯穿到文章全文。

二、道家思想对于《文心雕龙》创作心态的影响

《神思篇》在《文心雕龙》中,属于“剖情析采”的首章,是引导刘勰进行为文的总纲,因而在这里通过分析道家思想对于《神思篇》的影响,来探讨道家思想对创作心态的影响。

在《神思篇》中,刘勰引用道家“虚静”理论运用在写作中。并将“虚静论”上升到“神思”的地步。从不同方面论说了其在为文构思中的重要性。“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神思篇》),这一描绘即是刻画“神思”所需的条件,而这与道家思想所谋求的虚静观点是相契合的。而刘勰的这句话来源于“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庄子·知北游》,是庄子通过老子之口来认同宁神静心,精力充沛这一认知状况的观点。而刘勰间接借用《庄子》的言论,能够看出受道家思维的影响。对此,一些专家学者也有相同的看法,例如邱世友教授便提出“刘勰作为形象思维的神思论,便是建立在心和物这个关系上的。”[6]。提出道家思维的核心思想便是心与物的交汇相融。此外刘永济教授在《文心雕龙校释》中关于“虚静”的所写的释文也表达了相同的理解:“舍人虚、静二义,盖取老聃‘守静致虚之语。惟虚则能纳,惟静则能照”[7]。而刘勰关于“虚静”观念也做出了自己的阐释,在《神思》篇中便提出:“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的观点。这便里可以清楚地显现出刘勰所受到的道家思想的影响。

当然,固然诸多学者都常常把刘勰所提出的“虚静”观念与道家认为的“虚静”视同一律,但二者仍然有着较大差异,并不能划为同一。道家的“虚静”观,认为是一种内在修养。而刘勰的“虚静”观,则是从内在的涵养出发,将其作为“温和的心态作为创作的心理准备”[8]。认为是一种写作应该坚持的态度。

三、结束语

道家思想对刘勰《文心雕龙》创作论的影响,从道家思想在文中的显现能清晰地判断出来。然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去领会《文心雕龙》中的道家思惟以及是通过什么方式去对其产生影响的。道家思惟是属于哲学领域的,以其精妙和辩证成为中国哲学和文明的重要一支。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兴起,并因其独有的理论意义和价值形态焕发出很强的生命力,被当时名士文人所接受。刘勰吸取其中有益于自己的部分,并加以深化,使得《文心雕龙》本身具有了更广阔的理论视野,对文学的探讨也能够更加客观充分,最终成为一部理论充实、词采斐然的作品。当然,道家思想影响《文心雕龙》的方面还有很多,笔者只是就创作论的两个小角度进行简单探析,以求能引发一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535.

[2]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9,547.

[3]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2.

[4]郭庆藩.庄子集释[M].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82,658.

[5]徐季子.“乘一总万”与“以少总多”[J].社会科学辑刊,1980,(2),67.

[6]邱世友.刘勰论神思:一个心物同一的形象思维过程[M].济南齐鲁书社,1983,219.

[7]刘永济校译.文心雕龙校译[M].北京中华书局,1962,101.

[8]刘永济校译.文心雕龙校译[M].北京中华书局,1962,101.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猜你喜欢

道家思想文心雕龙刘勰
刘勰《文心雕龙》论“三曹”诗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文心雕龙》选读
《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
刘勰《辨骚》再认识
简论李白诗歌中的道家思想与人格力量
刘勰《文心雕龙》的辨体理论体系——兼论其辨体观的开创意义和深远影响
论刘勰辨“骚”的矛盾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