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2018-07-14陈娜

考试周刊 2018年63期
关键词:可行性幼儿教育互联网

摘要:微课是借助科技信息手段将所授内容做成简短精致的视频,利用时间短、直观形象性强、资源丰富等优点让学习者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短时间内获取有趣学习动机的一种教育方式。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但是微课是否适应于在幼儿园的教育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从微课的特点、幼儿思维和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以及幼儿教师心智特点等方面出发,对微课是否适用于幼儿园进行深入地分析,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微课;幼儿教育;可行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遍布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行各业与计算机终端成功连接,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把我们引入到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对我们生活方式产生了全方位的,颠覆性的影响。以教育领域为例,“互联网+教育”的诞生改变了教育的传达方式,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应运而生,给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授课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一、 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指时间相对较短的课程。微课程设置中,往往会将特定的内容录制成数分钟以内的视频播放或者声音解说,其实质上就是借助科技信息手段将所授内容做成简短精致的视频,利用时间短、直观形象性强、资源丰富等优点让学习者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短时间内获取有趣学习动机的一种教育新方式。

二、 微课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可行性分析

(一) 微课直观性强、趣味性高,符合幼儿学习特点

微课是在“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微课直观性更强,趣味性更高。因此,微课最初引进中小学课堂时受到了广大师生们的一致性好评。但是对于微课是否适合在幼儿园教育中广泛应用这一问题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些学者认为幼儿园儿童学习以游戏为主,微课不适合用于幼儿园教育之中。也有学者认为微课具有直观性强、趣味性高等特点,能够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且直观性又有助于儿童对知识的理解,适合在幼儿园教育之中应用。考虑到微课在中小学应用中受到很大欢迎,而且微课也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所以,微课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二) 微课与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的特点相吻合

良好的教學模式首先应该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思维作为个体心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学习起到直接地制约作用。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认知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儿童思维发展阶段总体上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四个阶段。幼儿园儿童思维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相比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而言,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虽然得以进一步的提升,但是该阶段幼儿依然不能像成人一样借助抽象的符号来思考问题。这一阶段儿童对外界事物的理解和接受常常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来完成。微课把抽象的知识内容精心地制作成形象化的视频资料,增加了知识的直观形象性,减少了知识难度,在幼儿园教育之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 微课与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特点相吻合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集中与指向,其渗透在各种认知活动过程之中,是个体完成认知任务必不可少的心理资源。个体欲顺利完成某种认知活动,必须向该认知任务分配合适的注意资源。如果用于加工该任务的注意资源受到限制,个体将难以顺利地完成认知任务。总之,只有当个体把注意集中指向认知活动,把有限的注意资源分配到该认知活动而忽略其他无关的认知活动时才能保证该认知活动的顺利进行。注意资源与个体的大脑发育水平直接相关,由于幼儿园儿童的大脑发育不成熟,学前儿童有意注意发展水平还较低,而且注意的稳定性很差,很难长时间的把有限的注意资源维持在某种活动上。这就要求幼儿园的课程教学时间不宜过长。而微课是把相关的内容精心地制作成简短的视频资料。微课的这一特点正好与幼儿注意特征相适应。所以,从儿童微课的简短性和幼儿园儿童思维的不稳定性角度来说,微课适合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

(四) 微课可以弥补教师的不足

能力的核心是智力,心理学家加德纳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个体的智力是多元的,主要由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肢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社交智能、自我反省智能和自然观察等八种智能组成,而且每种智能在不同个体身上所占的比例不同。每个个体的能力都是由上述几种智能按照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因此,每个个体都具有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幼儿园教师也不例外。有些幼儿教师音乐智能占优势,对节奏很敏感,善于教幼儿唱歌,但他的肢体运动智能较差,不善于教幼儿跳舞。有些教师可能正好相反。总之,上述八种智能均很强势的个体很少,幼儿园教师中更是凤毛麟角。幼儿园教师存在某些智能的劣势是很正常的,但是因此影响到幼儿的学习就不正常了。可喜的是通过精心地设计微课,可以补充教师的劣势。比如幼儿园教师歌声不好,可以借助微课用音频播放。当幼儿园教师的舞姿不到位时,可以借助微课,用视频播放,这样也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儿相应的智能。所以说,把微课恰到好处地应用在幼儿园的教学之中,可以达到弥补教师缺点和不足,依然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浩.“互联网+教育”内涵及其与传统教育融合探究[N].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11):8-13.

[2]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06):26-33.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4]建涛.刘建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微课应用研究[N].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1):81-84.

[5]侯亚楠,柳国平,王强强.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学困生”转化策略[N].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26-28.

作者简介:

陈娜,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宁夏银川市第五幼儿园月牙湖分园。

猜你喜欢

可行性幼儿教育互联网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