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研背景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2018-07-14张秀凤

考试周刊 2018年63期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做合一教学法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一种全新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诞生了,且受到多方面的重视。由于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法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宗旨不谋而合。因此“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法是指引教师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将探讨把该教学法应用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教学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其宗旨应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教学方法和过程中主要通过教师的方法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在“学中做”,“做中学”。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法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实质是一样的。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就是:“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其意思也就是“教学做”是合一的,是一个整体,就像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样是不可分割的。在指导学生的学习中要把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更要在实际生活中获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与知识。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属于一种教学理论,陶行知先生为了实现这一理论,在实际教学中寻找并实践于这一理论的教学方法。例如,陶行知先生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的连环教学法、小先生制、艺友制等教学法都是以教学做合一为依托而形成的。

通过研读对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法,笔者认为该教学法可以有效地运用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中。

一、 连环教学法应用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

连环教学是陶行知先生发起的一种平民教育。“这个法子是用家里识字的人教不识字的人:我教你,你教他,他又教他”這一方法经过研究和发展,发现其不但在校外广泛运用,就是在校内也是非常好的一种教学方法。同样这一教学法是非常适用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如:我们在指导学生搜集与活动主题相关资料时,教师教与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学生回家搜集到所需要的资料,然后在活动过程中和大家分享,又教会了其他的同学。又如:我们在进行综合实践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某种设计与制作时,通常都是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先学会,然后再教组内其他人员。这样使得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更加有效、顺利地完成。

二、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环节中巧用“小先生制”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在生活中无意发现的。“我们开始提倡平民教育的时候,家母五十七岁。她当时发了一个宏愿,要读《平民千字课》。舍妹和我当时都忙于推广工作,没有空闲教她。那时小桃才六岁,读完第一册,我们就请她做小先生,教主母读书,这大胆的尝试成功了,祖孙二人一面玩一面读,兴高采烈,一个月就把第二册读完了。”它宗旨是即知即传的原则,打破了教学中对学生的束缚。学生不仅可以教学生,而且还可以教任何需要学习的人。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通常主要的活动过程,需要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地调查等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许多时候教师不能跟随实地考察实地调查。因此,这一阶段我们采用小先生制来指导和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如:在《用眼习惯小调查》这一活动的调查活动阶段。我先把每个小组的小组长请来,然后带领着他们对三年级的一个班级进行调查。调查过程:第一步找到所要调查的班级,走进去并说明来意。第二步拿出准备好的用眼习惯调查问卷并分发问卷。第三步回收用眼习惯调查问卷。第四步整理问卷,逐题分析,并用统计图的方式显示调查结果。并教他们在调查过程,如果遇到突发事情的处理方法。做到这里,然后我就请这些小组长当任小先生(我们今天叫小老师)。然后由这些小老师带领着各自的小组成员对全校三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用眼习惯调查,保证了调查时候有人及时指导,促使调查活动顺利地进行。这样就使得我的整个主题活动得以顺利地开展并完成。

三、 艺友制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艺友制,“艺是艺术,也可以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是手艺并是艺友制”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与学做手艺有关的活动方法,并是“设计与制作”的活动方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动手实践,动手操作等理念,这一理念在设计与制作的活动中充分得以体现。

从小学生的心理以及平时课堂教学的观察中,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学生在老师面前都表现得比较胆怯。例如简单的一句,“不会的可以过来问老师。”往往发现来问的没几个,但是下课的时候,注意观察下,你会发现有许多同学爱问身边的同学朋友。因此,我们可以把陶行知先生的艺友制引用过来,在设计与制作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运用,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自己动手做风筝》这一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了解制作风筝的方法和相关知识,了解制作风筝的工具和材料,以及制定制作风筝的主要步骤。

活动过程:1. 交流讨论制作风筝的方法与制作风筝的工具和材料;2. 设计风筝,作为初学者,教师建议尽量设计菱形的风筝;3. 制作风筝,教师引导根据自己所设计的风筝完成风筝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发现不会的可以问老师,还可以问旁边做得好的同学教你。

在制作风筝这一阶段中,我发现有许多准备制作菱形风筝的同学中途改变了主意。通过了解情况,知道了有的是因为做到某个环节做不来放弃了而改向旁边的朋友学做他的,有的是因为觉得自己的不好看,看到别人做的美观而改做旁边同学的样式了。等到做成后,进行成果展示时,突然眼前一亮,有各种形状的风筝,有的还画出了动物的图案,那些跟着制作的同学也做得有模有样。许多同学的制作都超越了菱形的思维,这一活动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艺友制教学法的魅力,让活动更加成功。

综上所述,连环教学法、小先生制、艺友制等教学法是可以很好地运用于小学综合实际活动课堂中,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法只是其思想很小的一部分,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只要认真学习,笔者相信,在以后开展的活动中不断研究和完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它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的感兴趣的课程。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2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陶行知.小先生[J].生活教育,1934,1.

[3]陶行知.艺友制——师范教育答客卷[J].乡村丛讯,1928(2).

作者简介:

张秀凤,福建省建瓯市,通济街道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做合一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幼儿的沙艺活动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信息技术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