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研究

2018-07-14李裕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辛伐他汀小剂量内皮

李裕强 黄 宇 肖 辉

广东省吴川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吴川 524500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动脉粥样硬化(AS)为疾病发生病理基础,而高血压又是内皮损伤的始动因子,故临床认为AS与内皮功能障碍有密切关系。内皮功能异常可导致血管痉挛、脂质堆积,血小板黏附、聚集,造成血栓形成、血流循环障碍、血管增生,促使As发生发展,引发心脑血管疾病[1-2]。故有学者提出通过稳定A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维持血管结构,从而防治As,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他汀类药物在抗AS、改善内皮功能方面治疗效果已得到临床证实,其能有效降低血清中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抑制血管内皮炎症反应、稳定斑块,达到治疗效果[3-4]。但此药仍存在潜在危害长期使用可造成患者肝功能损害、肌溶解等,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有学者提出以小剂量此药进行治疗能减轻毒副作用,而部分学者认为剂量使用过小无法起到防治效果[5]。旨在为后期临床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治疗提供依据,本文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用于疾病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表1 血脂指标变化(±s,mmol/L)

表1 血脂指标变化(±s,mmol/L)

注:与小剂量组比较*P<0.05;与中剂量组比较#P<0.05

组别LDL-C入院时 治疗后 t P 入院时 治疗后 t P小剂量组(n=33) 5.18±0.56 4.26±0.41 7.615 0.000 4.12±0.48 2.82±0.27 13.560 0.000中剂量组(n=34) 5.15±0.50 3.67±0.34* 14.272 0.000 4.18±0.43 2.48±0.30* 18.906 0.000大剂量组(n=33) 5.20±0.54 3.07±0.36*# 18.854 0.000 4.16±0.47 2.00±0.24*# 23.512 0.000 F 0.070 84.940 0.150 76.050 P 0.928 0.000 0.863 0.000 TC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三组,其中小剂量组33例,高血压患病时间2~14年,平均时间(7.5±1.2)年,年龄38~72岁,平均(56.7±4.1)岁,男18例,女15例;中剂量组34例,高血压患病时间3~15年,平 均(7.6±1.4)年,年 龄 36~ 74岁,平 均(56.9±4.3)岁,男19例,女15例;大剂量组33例,高血压患病时间2~15年,平均(7.6±1.3)年,年龄37~74岁,平均(57.0±4.2)岁,男19例,女14例,患者组间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经检查符合高血脂、高血压诊断标准[6],用药禁忌证、近3个月未使用调脂药,未合并严重心率失常、心功能障碍,女性患者处于哺乳、妊娠时期,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患者临床资料不全,合并严重肝肾功能疾病、代谢疾病,有既往脑卒中史、糖尿病史。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经检查确诊后临床均给予饮食、运动等基础治疗,维持原有降压方案,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降压药,将收缩压控制在120mm Hg以下,舒张压在90mm Hg以下,同时每日1次口服辛伐他汀片(苏州第一制药有限公司,H20083933,产品规格:20mg)。小剂量组每日辛伐他汀用药剂量为10mg/d,中剂量组用量为20mg/d,大剂量组用量为40mg/d,本次治疗时间三组均为12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血脂指标(TC、LDL-C)及内皮功能指标(ET、NO)治疗前后水平差异情况,比较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NMD)影响。本次指标均在患者入院、治疗后次日清晨空腹取肘静脉血进行检查,其中血脂检查取患者血清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酶比色法测定,ET水平检测取患者血浆使用快速定量检测仪(TRIAGE美国)以放免法测定,NO水平检测取血清采用硝酸还原法测定。本次血脂检查试剂盒由美国 Beckman公司提供、ET由北京科美生物有限公司提供、NO有上海博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FMD、NMD检查患者取仰卧位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HILIPSIU22荷兰)测量患者肱动脉前后内膜距离(Dd),测反应性充血患者血管直径(D1)以及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血管直径(D2)。FMD= D1/ Dd ×100%,NMD=(D2- Dd)/ Dd ×100%。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脂指标变化

大剂量组TC、LDL-C水平低于其他两组(P<0.05),见表1。

2.2 内皮功能指标水平变化

大剂量组NO 上升、ET水平降低优于其他两组(P< 0.05),见表 2。

2.3 患者FMD、HMD治疗前后变化

大剂量组FMD增加优于其他两组(P<0.05),见表3。

3 讨论

高血压者由于长时间血压水平升高导致动脉血管壁受损,造成NO合酶活性下降,引发血管炎症反应,造成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而内皮功能障碍造成的ET、NO平衡失调,会导致血管结构、功能受损又反过来加重高血压,从而恶性循环,引发血脂异常,促使AS发生、发展[6-7]。由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AS发生的始动因素,故有学者提出通过稳定机体内皮功能稳定来防治AS,目前内皮功能障碍治疗药物较多,常见有外源性NO药物(如硝酸酯类)、内皮素拮抗剂、抗氧化剂(苯二胺、普罗布考等)以及降脂疗法(他汀类、透析等)。其中他汀类药物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上的疗效已得到认证[8-9]。

表2 内皮功能指标水平变化(±s,mmol/L)

表2 内皮功能指标水平变化(±s,mmol/L)

注:与小剂量组比较*P<0.05;与中剂量组比较#P<0.05

组别 NO(μmol/L)ET(ng/L)入院时 治疗后 t P 入院时 治疗后 t P小剂量组(n=33) 34.96±7.24 45.86±7.35 6.069 0.000 92.30±16.25 78.42±14.15 3.700 0.000中剂量组(n=34) 35.03±7.15 50.27±7.31* 8.690 0.000 91.78±15.39 73.03±15.86* 4.947 0.000大剂量组(n=33) 35.08±7.25 55.19±8.35*# 10.447 0.000 91.95±15.64 68.62±15.04*# 6.177 0.000 F 0.000 12.180 0.010 3.510 P 0.998 0.000 0.991 0.034

表3 患者FMD、HMD治疗前后变化(±s,%)

表3 患者FMD、HMD治疗前后变化(±s,%)

注:与小剂量组比较*P<0.05;与中剂量组比较#P<0.05

组别HMD入院时 治疗后 t P 入院时 治疗后 t P小剂量组(n=33) 7.18±0.56 8.86±0.41 13.905 0.000 12.09±2.48 12.57±2.14 0.842 0.202中剂量组(n=34) 7.15±0.50 9.57±0.31* 23.986 0.000 12.13±2.43 12.62±2.30 0.854 0.198大剂量组(n=33) 7.20±0.54 10.35±0.36*# 27.882 0.000 12.16±2.35 12.67±2.28 0.895 0.187 F 0.070 140.020 0.010 0.020 P 0.928 0.000 0.993 0.984 FMD

临床发现LDL-C对动脉粥样化形成有促进作用,LDL-C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素,其水平每上升1%,冠心病发生率增加2%~3%,故临床降脂主要目的在于降低人体血液中LDL-C含量。他汀类药物作为临床常用调脂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前体物(甲羟戊酸)转化,减少肝细胞内TC合成,使肝脏代偿性增加LDL-C受体,从而提高肝脏摄取LDL-C,从而有效降低血液中TC、LDL-C含量,达到治疗目的[10]。本次研究中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内皮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果提示辛伐他汀不仅有调脂作用,同时还能抗AS、稳定斑块、减少斑块体积作用。分析原因此药能促进内皮细胞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提高NO生物活性,促使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DRF) NO生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恢复血管张力,稳定As斑块,达到治疗目的[11-12]。同时辛伐他汀能降低C反应蛋白、细胞黏附分子等水平抑制血管炎症反应,还能抑制平滑肌细胞 DNA 合成,阻碍平滑肌细胞增殖,从而改善血管痉挛、异常收缩情况,避免AS进一步发展。本次研究中治疗后患者NO水平上升、ET水平降低P<0.05, 提示辛伐他汀对抗AS有积极性意义[13]。NO主要起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NO降低会导致血栓形成、血管增生,诱使AS发生、发展,而ET作为NO反向调节物,其水平升高会增强血管收缩、促使平滑肌增加,加速斑块形成、扩大[14]。

有学者认为大剂量使用他汀药物能稳定易损的斑块,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从而实现AS防治目的,但临床大量实践发现此药可致患者肝功能损害,考虑到药物存在一定毒副作用,有学者认为应该小剂量使用此药治疗[9]。本文对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发现大剂量组患者血脂降低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同时大剂量组内皮功能改善好(P<0.05),提示适当增加药物使用剂量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减轻高血压引发的机体炎症反应,利于血液循环恢复,能有效控制、稳定斑块。但大剂量使用可能会造成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增加,故临床需要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积极预防、应对不良反应,同时由于本次研究样本量有限,可能存在一定误差,临床仍需要深入论证。

综上所述,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者临床使用辛伐他汀治疗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同时大剂量使用效果最为理想。

猜你喜欢

辛伐他汀小剂量内皮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辛伐他汀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观察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载辛伐他汀PCL-Gt/PCL屏障膜对兔颅骨缺损修复作用的研究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观察及机制分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老年人应用辛伐他汀安全性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