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打造体育高效课堂

2018-07-14郝翠丽王英杰

运动 2018年4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环节动作

郝翠丽,王英杰

(1.昌邑市文山小学,山东 潍坊 261300;2.昌邑市实验中学,山东 潍坊 261300)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指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自主健身,其核心能力主要包括由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是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

1 “三位一体”的概念

所谓“三位一体”,是指“技术技能+体能游戏+思品教育”,它们是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技术技能是指课堂学习一项主要内容;体能游戏是指运用游戏的兴趣发展(拓展)学生体能的练习;思品德教育则是指目标引领下的情感态度、能力发展和坚强的意志力品质等方面,运用学科特点实现综合育人效果。

2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

2.1 第1个“一位”——学习技术技能的方法

2.1.1 直观教学要与启发引导、精讲点拨相结合 学习技术技能时先通过示范建立动作表象,让学生对动作有一个大体轮廓,然后对技术环节采取边讲解边示范的方法进行。讲解要突出重点与难点,语言要通俗易懂,还要善于诱导学生动脑思考、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在体验中突破难点。例如,在学习前滚翻时,首先利用同等重量的一个圆球和一个方块,用相同的力同时抛出,让学生观察,看圆球滚动得远呢?还是方块滚动得远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让学生明白团身易滚动的道理之后,再进行完整示范与精讲点拨,这样就加深了对动作的理解,建立起正确的动作表象。接下来再采取像“低头望天”“我是不倒翁”等辅助性练习,为下一步进行完整动作的练习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最后的完整动作练习,再做“由高处向低处滚翻—抱小腿”练习、“滚翻—膝关节夹手绢”等练习,就能使技术动作水到渠成。

2.1.2 分解教学要与动作完整相结合当学习一项技术环节比较多的动作时,应采取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教学原则。例如,小学五年级学习足球正脚背运球时(水平三),主要先通过原地触固定球练习,如拨球、停球、踏球、连续拉球来熟悉球性,再通过一步一触球与慢跑中运球来体验触球的部位,提高控球能力,又突破了动作难点在循序渐进教学的同时,使技术环节环环相扣、上下衔接,保证了动作的完整性。这样既利于掌握技术,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既符合了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2.1.3 分层次教学要与巡回辅导相结合分层次教学实际上是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身体素质、体育基础等情况的差异程度,将同一水平或接近同一水平的学生分在一个教学组中,对同一教材内容,提出不同难度要求练习的一种教学法,其目的是调动了各层次学生的能动性,使“学优生”不断拔高,“学中生”不断提高,“学困生”不断进步。教学中可采用“互助式”,如学习“侧向投掷沙包”时,优生掌握动作要要领后可协助教师辅助差生练习,中等学生可有组长负责统一练习。教师在巡回辅导时,要随时留心学生的表现,当发现面上存在问题时,要及时采取集体纠正。当发现点上的问题时,要进行个别纠正。辅导时要抓重点、抓关键,正确处理好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

2.1.4 常规性练习与创新性练习相结合新颖的教学设计,别具一格的练习形式,会引起学生的好奇感,增加学生的求学欲望。例如,练习耐久跑时以往那种只绕圈跑的练习形式,学生总是感到无趣,甚至有的学生还故意装病,逃避练习。如果改成变速跑、匀速跑、游戏和竞赛等趣味性练习的形式,既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又培养学生有氧耐力素质,挖掘潜能,课堂效果就会截然不同。

2.2 第2个“一位”—体能游戏练习

发展体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目标,更是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可是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对动作难度小、负荷大、单纯的体能项目练习不积极、怕吃苦、畏缩不前等现象,从而大大地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如果在课堂上说到“体育游戏”这个词,学生就立马欢呼,运动热情立即高涨,可见学生喜欢体育游戏中的趣味性。根据学生这个心理特点,把体能素质内容编进游戏中,以游戏的方式来发展体能,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如发展腿部力量的立定跳远、蛙跳接力、双人蹲跳,发展上肢力量的推小车、抬花轿、推人出圈,发展灵敏素质的打龙尾、掷沙包、打活靶,发展速度的春播秋收、十字接力,发展合作能力的两人三足跑、障碍跑接力赛、矮人走、火车赛跑等这些竞争比较强烈的游戏,不但发展学生素质,还激发、培养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促进了体能的全面发展。

2.3 第3个“一位”—思想品德教育

2014年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特别强调了要改进课程育人,推进学科统筹,尤其是加强体育、艺术教学中的课程管理实现综合育人效果。可见在德育教育方面,体育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水平I(一、二年级)学段主要根据小学一、二年级的儿童年龄和身心特点,在教学中主要从课堂常规中的队列队形练习和教学内容有关各个小游戏活动来渗透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以上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自觉遵守课堂常规、认真上课等要求来养成良好的体育课堂习惯。例如,整齐划一的队列练习,培养的就是雷厉风行的组织纪律性;水平II(三、四年级)主要通过小学田径(跑、跳、投)教学内容中的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及武术、体操等体育活动内容的训练,来培养学生在某一项较长时间练习中能坚持训练并克服困难的精神。还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能长时间的保持乐观情绪,并积极主动地和同学们保持合作与交流,听从教师的安排,并在活动中自觉遵守各项活动规则。例如,练习耐久跑“极点”出现的时候,学生能坚持跑完全程,这就是意志力与吃苦耐劳精神的很好体现;当练习一些难度大、又有危险性的运动项目时,学生那种不畏艰险,坦然面对挫折,一次次克服恐惧心理的大胆尝试,实际上就是培养了学生的自尊、自信、敢当、敢为、果敢和克服困难的优良行为表现。水平III(五、六年级)主要结合田径(跑、跳、投)教学内容中的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和“三大一小”球类(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能克服困难、较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例如,在竞争激烈的球类比赛中,表现出的拼搏精神、队友间的默契配合、主动搀扶摔倒队员的行为,这不仅只限于团队的合作精神,更是高尚品德的重要体现;在严寒的冬天每日坚持晨练,这种克服本身惰性的过程就是对意志力的最好磨炼。总之,只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多鼓励、多引导、多启发,找准教育的切入点,思想品德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3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3.1 课 前

指课前准备环节。主要包括教材分析,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法与学法;学情分析,确定目标、设计环节、教学预设、场地策划、备器材;教学设计,做到科学合理、学练措施得当,保障安全;预判意外、得失,包括模仿、实践、失败、成功和收获等,这是保证课堂顺利实施的基本环节。

3.2 课 中

3.2.1 指课堂的导入、热身环节 (1)开始部分(约2min)。巧设情境—激趣导入—宣布可行性目标—点燃学习欲望。(2)准备部分(约6min)。热身活动的目的,主要是降低肌体的惰性、肌纤维的粘滞性,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度,以防运动创伤。一般多采用徒手操、韵律体操、轻器械操、游戏等,随后可施加一些针对性与辅助性的练习(起铺设桥梁、衔接作用,尽量为主教材服务),为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做好准备。注意:活动内容要有针对性与合理性、教学手段要多样性、队形设计要有艺术性与趣味性,从安静状态过渡到紧张状态需要一个由静到动的过程,准备活动安排要遵守由慢到快、由少到多、由轻到重,循序渐进的原则。

3.2.2 示范、训练环节(约18min) 环节一:技术技能学习过程。情景导入(激发学习欲望)—自主学习阶段(结合学案,自主探究)—精讲点拨与示范(先完整动作示范—再讲解动作要领—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有效训练(为突破重点与难点)—教师巡回指导,点拨与纠正——展示与评价(做到集体展示与个别展示相结合,集体纠正与个别纠正相结合)、诊断、评价、纠错与改进技术动作、激励练习—巩固提高。注意:此过程要根据不同教材,做调整;教学步骤采取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学习与练习队形设计要合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队形调动;面向全体、分层次教学(对学优生要拓展练习、因材施教)。环节二:体能游戏(约10min)。根据本课主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游戏练习,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要利用有针对性的游戏、教学比赛和综合素质练习等形式进行,来提高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弥补运动量的不足。在激发学生锻炼热情的同时,加强学生的纪律观念,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3.2.3 总结、点评环节(约4min) 放松、归纳小结与评价、布置课后练习、下课、归还器材。通过肌肉的放松可以使机体得以恢复,消除疲劳、肌肉酸痛和僵硬,预防运动损伤;通过心理意念放松,使学生消除心理紧张,心情舒畅,轻松愉快;通过有趣和幽默的语言,缓解同学们的心理疲劳。

3.3 课 后

教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得与失,更好地扬长避短,弥补不足,不断改进与提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他们的感受和体会。此模式的尝试和推广,让学生明白了体育的真谛,上体育课更加投入、更加刻苦。

4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解决的主要问题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既能让学生掌握了技术技能,又发展他们的体能练习,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课程目标。对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教育、集体教育、挫折教育和品德教育等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5 运用“三位一体”模式的价值和意义

5.1 杜绝了体育教学的“花架子”“空把式”

此模式遵循了“以动为主”的学科特点,充分保证每个学生的运动量。同时最大限度杜绝了运动安全隐患。

5.2 让孩子们不断强壮体能

此模式的实施能激发、培养孩子们的运动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能改变部分孩子对体能项目练习不积极、怕吃苦、畏缩不前等现象,能促进每个孩子体能的全面发展与健身能力的不断提高。

5.3 让孩子们不断接受品德的教育

通过此模式的学习训练,能不断加强孩子们的组织纪律性,锻炼孩子们的耐力和不畏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培养孩子们的自尊、自信、敢当、敢为、果敢和克服困难的优良行为表现和团队的合作意识,健全孩子们人格。

6 运用“三位一体”模式的效果

激发兴趣—形成意识—发展能力,是“三位一体”体育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此模式的推广,使本校的体育教学成为一张展现素质教育的名片。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环节动作
下一个动作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全宅影音集成系统中最温馨的环节 室内光线控制系统
谚语趣画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