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行基层国库的风险及防范建议

2018-07-13刘晓珍

时代金融 2018年36期
关键词:国库部门监督

刘晓珍

(中国人民银行新余市中心支行,江西 新余 338000)

国库是办理国家预算收支、代理政府债券发行与兑付的机关,这是国家预算执行的基础部分,也是重要部分,在人民银行中主要负责金融服务。随着人民银行职能的转换、财税改革的深化以及国库系统的更新换代,人行经理国库的职责也或多或少产生了变化。在当前国库电子信息化程度逐渐提升,服务手段趋于多样化的背景下,国库资金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增多,风险管理投入的成本逐渐加大,因此需要基层央行履行好自身职责,加强对国库的管理和风险规避能力。

一、存在的风险

(一)制度缺陷的风险

随着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国库业务,电子信息、电子票据的大量出现,以《国库会计管理基本规定》、《国库会计核算业务操作规程》为主的一系列国库制度重新制定和完善,但是这些方法在实践中仍然显现出了不足,如财税库银行电子缴库横向联网系统业务处理中,在实践中会出现重复性扣税的问题,对于这部分税款如何明确并且进行退付在当前并没有统一的说法和具体的规章制度,国库的工作在某些区域仍然存在监管不足的情况。

(二)管理不力的风险

一方面,国库的管理人员对于自身的业务并不明确也不熟悉,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国库改革的日益精进,国库的业务也在进一步的进行拓宽,国库会计电算化的程度逐渐提升,这就是的各级的管理人员除了自身出众的管理能力以外,还需要有扎实的业务水平。而如果管理人员不懂国库的业务,对于操作流程比较陌生,对于国库各个环节所产生的风险并不明确,对于操作的人员无法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对于风险隐患更是一筹莫展。另外一方面,一些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并不足,虽然对于国库的业务操作比较熟悉,但是缺乏风险意识,对于风险环节的把控不到位,内部制度在执行时无法贯彻,岗位的制约毫无约束力,这就使得一些思想意识比较薄弱的不法分子有了犯罪的机会。

(三)监督滞后的风险

近年,随着国库电子化和业务的快速增长,国库的核算差错和风险的隐蔽性增强,事后监督人员只有补充相关的业务知识,了解和掌握整个制度当中的内容和操作运行的方式,才能够做好监督的工作。由于国库在选拔人员时存在较大的限制,从事监督的员工很多年龄比较大,知识层次和结构低下,在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时理解比较慢,学习能力不足,因此进行业务拓张存在较大的困难,这使得监督的效率低下。

(四)制衡失灵的风险

国库资金的征收由税务部门承担,资金的使用支配由财政进行,资金管理由人民银行负责,这种制度相互之间能够起到制约的作用,能够实现相互之间约束的目的。但是这些部分在长期彼此合作时过分的依赖,很多地方国库和征收机关的对账仅仅存在表面;另外,由于人民银行经理国库代表的是整个国家的利益,因此税务部门以及财政部门对于地方政府的意志不得不提起重视,因此彼此之间会产生一些博弈,这使得违规违法现象屡禁不止,大大提升了资金管理的风险。

(五)意识薄弱的风险

随着国库核算业务量越来越大, 国库人员需要大量时间应付繁重的日常业务,没有更多的精力研究相关制度,业务操作仅限于习惯性做法,另外现有操作流程更加烦琐与复杂,国库岗位设置过多,人员处于供求不足,国库人员责任意识不强,风险防范能力比较差,如数字证书管理不严、口令保管不善,甚至个别人员临时外出将自己的数字证书、口令交与他人办理业务,往往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对国库资金安全构成较大地威胁。

二、相关建议

(一)强化制度建设

要想完善内控和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是前提基础和保障。相关部门要根据国库业务的创新对当前制度当中制度衔接不足和相对滞后的情况进行彻底性的检查。对于当前国库业务的不断发展,根据实际的需求制定并完善严密、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防止业务发生差错。

(二)建立相互制约管理机制

对内:整合国库、内审、事后监督资源,加大专业监督部门横向监督和业务部门对国库部门三项检查工作力度,一是库主任(副主任)和国库部门负责人分别按季、按月检查内部业务规范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重要业务风险管理、重要风险环节控制情况;二是内审部门对国库部门轮岗制度、强制休假制度、业务交接制度、业务授权制度、业务检查制度建立健全和实际执行情况定期进行审计监督;三是事后监督员每天对上一工作日的业务发生进行监督审核,并记录在册,每月形成事后监督报告定期向国库会计主管和国库部门领导汇报,对存在的问题以与国库部门协商及时解决,杜绝有章不循、违规操作行为。对外:加强预算拨款、对账工作监督管理,消除风险隐患。一是加强财政拨款的日常监督,对不符合规定的各种拨款按原则退回;二是结合实际,制定《国库对账管理办法》,严肃对账纪律,完善对账功能,提高对账频率,确保国库与财政、税务、银行对账工作的及时性与准确度。

(三)提高管理能力与水平

第一,国库部门负责人要提升学习意识,对于国库业务的发展和面临的新情况和特点主动进行研究,对新业务系统的关键点和要点进行重点把握,提升业务的技能。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敢于和善于管理,将规避风险作为首要任务。对于在岗位上毫无作为、风险管理意识不强造成风险的人员,要追究其实际责任;第二是要选拔熟悉国库业务、敢于坚持原则、坚守底线的人员来负责国库事后的监督工作。对于国库会计核算业务凭证账表、系统日志等要定期的进行现场检查监督。

(四)提升国库人员素质

一是大力开展国库文化建设,对国库人员的职业道德操守加强教育和培训,让国库干部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二,要提升培训的强度,保证培训层次丰富、涉及多个领域,提升国库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的操作水平,尤其对于新业务、新制度的学习和培训要进一步加强,让国库员工能够尽快的掌握业务的操作技能,熟悉相关的制度和规定,提升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的实际能力,打造并建设一支执行到位、业务熟练、思想扎实的国库队伍。

(五)建立“正、反”双向激励机制

一是通过组织会计无差错竞赛活动,加大奖惩力度,激发员工的荣誉感、成就感。二是建立规范的个人业绩考评机机制,采取日常考核与实地检查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单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方式,加大国库人员业务行为的量化考核力度,增加国库员工工作责任心,减少人为因素对风险控制工作的影响,同时对确实不适宜的有关人员要坚决调离国库要害岗位,彻底杜绝风险隐患。

猜你喜欢

国库部门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关于我国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
全国各地财政厅局国库处、国库支付中心负责人名录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7部门
财政部国库司主管预算会计司处级人员名录
财政部国库司主管预算会计司处级人员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