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在乌克兰的发展现状

2018-07-13温建民孙卫东温冠楠

世界中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乌克兰国际化针灸

谢 飞 温建民 孙卫东 温冠楠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100700)

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1],我国与外国政府、地区和国际组织已签订86项中医药合作协议。中医药先后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奥地利、新加坡、越南、泰国、阿联酋和南非以国家或地方政府立法形式得到认可。中国正在推动海外中医药中心建设,大力促进海外中医药发展。目前,世界中医药服务市场估值每年约为500亿美元。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17年,中药类出口金额36.40亿美元,同比增长2.07%,植物提取物市场活跃,出口额20.10亿美元,同比增长4.33%,中成药出口2.50亿美元,同比增长11.03%,中药材及饮片出口持续负增长,同比下降2.23%。欧盟是世界上最大植物药市场,也是我国中成药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之一。2017年前3季度,我国对原欧盟15国中成药出口额为500.53万美元,同比增长8.73%。而对欧盟东扩12国出口额为235.96万美元,同比增长3.59%。尽管趋势喜人,但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医药国际化需要在海外布局模式、国际标准、传播途径、业态再造等关键领域进行创新性发展。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重点任务之一就是“探索建设一批中医药海外中心”。目前,已有多家海外中医药中心揭牌运行和正在筹建。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与俄罗斯、白俄罗斯、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匈牙利和波兰诸国相连,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中医药便是古丝绸之路商贸及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乌克兰更是“一带一路”重要沿线国家,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位使得乌克兰民众对中医学和传统医学有着较开放、包容并蓄的态度,也使得乌克兰成为与周边国家交流的新桥梁[2]。

中医药是世界优秀文化精华,在对外文化交流传播过程中扮演着不可缺失的角色,中医药的疗效已为世人公认,从2003年的控制非典爆发至2015年的新型抗疟药-青蒿素的创制[3],中医药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地位逐日攀升。纵观近代中西文化及科学交流史,中医是我国真正对西方社会和科技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领域,已经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积极推动中医走向世界,对彰显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

2017年4月25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丝绸之路城市联盟成立大会暨中医药一带一路合作论坛上,世界中联桑滨生秘书长表示,中国于2016年颁布了《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和《中医药发展一带一路规划》,这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的出台,不仅对中国的中医药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必将对世界中医药的交流与合作产生积极影响[5]。乌克兰对中医药的发展也尤为重视,通过研究乌克兰中医药发展的现状,以期能为更好地推动中医药发展提供思路。

1 乌克兰中医药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苏联时期就有了针灸疗法的广泛应用和基础研究,并在当时逐渐形成了“针灸热潮”,针灸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涉及内、外、妇、儿等各临床科室,从事针灸的医生已逾3万余人[6]。至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各大研究所、综合医院针灸部的设施配备齐全,如教学用品有:穴位图、中医药方译本、译文教科书等;针灸器具有:电针、梅花针、皮针、三棱针、等应有尽有;治疗设备有:穴位电磁刺激仪,红外热电疗仪、理疗烤灯等物理疗法器具等一应俱全。

乌克兰对中药也有一定的研究,当地草药资源较丰富,有3 000多种,民间传统医学从业者应用广泛,用药范围也有相应规定,尤其对有毒的中药品种(如马钱子、白砒)等内服均在禁止之列数据统计,自1992年苏联解体以来已对2 000多种植物药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随着近年来中医药在国际社会的活跃度增加,中乌在医疗合作方面发展迅速,近年来聘请中国中医师讲学诊疗及各大学术交流会议屡见不鲜,使中医药的临床应用在乌克兰趋向正轨,逐渐运用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临床实践,因而带来新的成果。

2 乌克兰的中医药教育

乌克兰的中医教育重点在针灸人才的培养,近些年来建立了十余所针灸专科学校,一般学校规模不大或者附属于各大医学教学科研机构。学习者多数为在职西医神经内或内科医师,入学条件要求医学本科毕业,并在专业临床领域工作2~4年。教学内容为中医理论指导下的针灸,包括取穴、经络、耳穴、足穴以及针灸补泻手法等。针具如毫针、梅花针、皮内针、三棱针。方法有头针、耳针、手外、体针以及电磁针等物理刺激,也涉及灸术、拔火罐、穴位注射法、埋线法、推拿按摩等。中医基础理论的课程虽有涉及但一般不作为重点教学课程,实际上大多数学员也难以掌握其中道理。授课老师重点讲解神经和血管的走向同经络穴位的关系,以及痛点的寻找,发现相关的生物活动点。现代反射疗法的基础为巴甫洛夫神经反射学说,相关科目是生理、解剖、神经内科等。像这种脱离中医理论的西式中医教育培养出很多的“西洋”针灸派系,而且普遍用神经反射的理论作为临床医疗指导,更认为西医的研究理论更优于古老的中医针灸理论。当然也有一小部分人尊重和重视中医理论,如循经取穴、钻研操作方法,他们大都有过在中国留学经验,但由于相关的译文后的中医教学指导丛书较少,操作者也只是粗略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中医药能否真正走向世界,教育承担着重要的职责,要利用好中医药这把中国传统金钥匙,打开教育国际化大门,走国际化之路,加速推动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医文化是中医学的重要教学基础,是中医学持久发展的灵魂,是一代代中医人凝聚力、创造力的源泉。中医学作为中国的传统医学,其发生、发展及自身建设自然离不开中医文化的背景和基础。中医学发展离不开中医文化,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这一片新绿也需要中医文化之源的灌溉才得以根深叶茂。推进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发展,加强留学生的中医文化教育是其中重要一环,不容忽视[7]。其中包括人才的培养,中医药国际化人才是能够参与、推动和引领国际化发展的专业性人才或复合型人才。现有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完善、缺乏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不能满足中医药国际化快速发展需求[8]。确立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集聚教育资源,强化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吸引优质生源,是加快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9]。再就是平台建立以及合作办学等一系列方式,鼓励国内中医院校和乌克兰一流高等教育机构之间进行医生、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加强与世界各大医学团体、组织、协会联系。而最重要的一点要把教育标准作为主要内容,加快建立中医药教育国际标准体系,包含教育宗旨及目标、教育计划及方式、学生考核、教学人员、教育评估、教学资源及教育管理等。

3 中医药在乌克兰的临床实践

乌克兰民众对中医药的理解和认知更多的为针灸,也更信任针灸的疗效,针灸的使用范围涉及大中小医院的妇外内儿各临床专科,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就有数十所著名的医疗机构应用针灸治疗各种疾病,如乌克兰十月革命医院、乌克兰战争医院、乌克兰国立第六医院、第八医院等[10]。医院最早开展针灸治疗以疑难杂证为主,后期逐渐开展内科疾病的诊治,如感冒发热、牙龈肿痛、关节及腰腿疼、支气管哮喘,过敏反应等疾病。据乌克兰相关文献报道,针灸治疗低血压、高血压治疗法为针药并用,效果显著。也有报道治疗中风、脑震荡后遗症则以头针为主,有的则配合耳针、体针,再加推拿按摩等,有效率均达80%以上。针灸治疗神经性功能紊乱、精神疾病、糖尿病、淋巴瘤、三叉神经痛等均有显著疗效。而运用针灸戒断疗法治疗戒烟、戒酒、减肥的报道较多,疗效满意。一般而言,现代医学长于治疗急性感染性、创伤性、恶性疾病,而对于一些免疫性、代谢性、医源性、慢性疾病,以及老年退行性病变、老龄化带来的心脑血管疾病,神经性疾病等就显得稍有不足,对于疑难杂证中医却往往有着较好的疗效。

4 中医药在乌克兰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首先,由于中西方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大多数外国人更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西医,而对以“望闻问切”的传统辨证论治的中医有着不信任的倾向。再次,西医侧重的是立竿见影,中医则以治未病,侧重于防病。再从药物方面讲,在西方人意识里,药的概念更多是片剂或胶囊,而在面对传统中药浑浊的汤剂与黑色药丸时却不知所措[11],近代以来中医在西方发达国家仍然被归类为补充替代医学的一种,西方医学并不承认中医是一门科学的医学体系[12]。随着补充替代医学近年来的蓬勃发展,传统西方医学药物的不良反应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时有报道,补充替代医学疗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肯定其疗效。在他们眼里,更能接受中成药片剂或者中药提取物的针剂,我们要积极研发和拓展更满足“西方人口味的中医”,将中药里面的有效成分高度提纯合成针剂、片剂,或者便于携带和随时饮用的冲剂并在国际推广,积极研发或拓展满足将是中医药国际化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步。要不断发掘中医药的潜力,加大对宝贵中医药遗产挖掘、整理、利用和开发的力度,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让中医、西医优势互补,为解决新、疑、难、重疾病提供更多新型治疗方法[13]。加大中药新药研发,攻克疑难病症,抢先发掘中药新药资源,抢先注册中医药国际专利,抢占市场先机。要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体现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科技政策体系。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探索建立国外群众支付得起,政府承受得了,中西医相互补充的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持续加大援外医疗力度,积极在海外建立中医药中心,将中医药和中国生产的医药产品进一步推向世界,惠泽全人类。

其次,是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问题,据统计截止于2017年底,在乌克兰全境由中国人或乌克兰人开办大大小小的中医诊所有100余家,而真正有着医学教育背景的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员却寥寥无几,大多数开办中医诊所的医务人员没有经过受过正规的中医或西医教育、没有乌克兰卫生部颁发的正规的中医执业执照,到现在为止,真正通过乌克兰卫生部审批、考核并允许注册运营的中国人自己的中医诊所只有两家。我们要将“学”贯穿始终。要努力探索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针对外国学生培养新模式,不断加大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推动师承教育与乌克兰院校教育有机融合,建立健全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机制,鼓励中乌中医药院校培养、建设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

再次,用于出口的中医药材还缺乏严格的规范质量标准,严重阻碍了中药的出口。近些年来,大多数中草药由于农药残留超标和重金属含量过高导致乌克兰对从中国进口的中草药望而却步,当然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在乌克兰,欧美等国家对从中国进口中草药持有同样态度。这样的壁垒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在世界各国的传播,我们只能从药材种植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5 结语

习近平主席就多次为中医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做出了重要指示并且指明了方向;中医药作为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和载体。现今世界疾病谱在不断变化,新生的罕见、恶性疑难杂证在不断挑战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高峰,迫使人类医学生物模式转变为多因素、多属性、多层次的生物、自然、心理、社会模式。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作为造福于人类的传统医学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近些年,中医药的交流逐渐由民间的合作提升至各国政府层面的战略合作。如今,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使用中医药疗法、传统医学疗法防病治病都已成为一种崇尚自然健康疗法的潮流。世界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本世纪世界医学史上最为突出,意义最深远的一件事就是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又一次登上了世界舞台,在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事业中,日益发挥着主导作用,为全人类造福。

猜你喜欢

乌克兰国际化针灸
聚焦港口国际化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失控的乌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