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地理材料分析能力的培养

2018-07-13

中学政史地 2018年18期
关键词:知识面基础知识学科

材料分析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在高中生的各种能力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有必要加强学生材料分析能力的培养。笔者在本文主要从文字材料和图文结合的材料入手来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

一、现状分析

课标中提出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考命题组的命题方式也更加多元。通过分析近年来的高考题发现,命题风格多为先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然后让同学阅读材料理解概念,之后再解决提出的问题。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十分注重实际运用且知识跨度很大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人文要素、自然要素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学科。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所以在高考试题中,地理试题考查的范围涉及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综合性较强。正是由于地理这门学科具有上述特点,地理试卷命制小组便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作为命题的出发点,培养学生获取、分析、运用材料中信息的能力,这对提高学生地理素养显得至关重要。

材料题又可细分为三种,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图文结合的材料。通过对近五年高考地理试卷的统计发现,材料题所占的比例大大超出想象,所以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只有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学生的成绩才能得到提升。

二、学生材料分析能力弱的原因分析

1.学生现学现用能力弱。

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发散思维、深度思考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制约,在面临突然出现的新问题时,部分同学会手足无措。当前地理高考新动向就是要考查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生只有能灵活地处理和运用材料,解决材料中所给出的问题,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对新知识的探索能力。

2.重要信息遗漏。

学生在做题时有时盲目追求速度,往往会遗漏一些重要信息,导致答题出现错误。对于有些材料题,学生往往得分率不高的原因在于学生很少主动归纳材料,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忽略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会导致无法正确分析答题思路,从而影响得分,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锻炼。

3.基础知识薄弱。

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放在了教学进度上从而忽略了基础知识的教学。没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学生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是十分困难的。

4.综合思维能力有待加强。

综合思维能力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通过分析高考试卷发现,考题不再是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而是考查学生将基础知识进行整合运用的能力,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处理分析能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三、高中生地理材料分析能力的培养策略

1.强化基础知识的理解。

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地理这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事物之间的基本规律,还包括基本的原理和观念。基础知识的强化可以从学生、教师这两个角度来入手。

(1)学生的努力程度是基础知识能否得到强化的关键。

要想提高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首先需要加强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基础知识的学习并非要求死记硬背,而是要让学生理解到它的本质和内涵,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进行理解。

(2)教师是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理解的领导者。

要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师就要在地理教学中落实知识要点,理清知识脉络。例如,在《地球上的大气》的教学过程中,在讲到气候的成因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梳理关于气候成因的知识脉络,建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

如上图所示,只有把知识脉络梳理清楚,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才清楚明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该知识。

2.拓宽知识面。

高考试题对学生的知识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例如,2016年高考全国卷(一)文综中的三组选择题,其材料分别涉及了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第一组题提到了“瓷都”,第三组题讲的是贝壳堤。贝壳堤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所以,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积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了宽广的知识面,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扩大学生知识面的最好方法就是大量阅读,所以,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后阅读的好习惯,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至于阅读的内容,要求学生阅读地理学科的前沿知识,或者地理学科取得的重大科研成就。因为前沿知识一直是命题人最青睐的内容。

教师在上课时也可以潜移默化地给学生灌输前沿知识。教师在每一堂课都要有效利用课堂的导入环节,带领学生学到更多的地理课外知识。利用地理学科的前沿知识来导入教学,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课在教学中被提及的次数越来越多。在地理课堂中适当地采用微课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挑战性,所以,在教学中适当采用微课传授知识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运用。

3.进行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把某一事物的某些要素提取出来与另一事物进行组合,最后加以创造性想象的思维方式。综合思维是多角度、多形式的想象组合,能把外在的客观事物看作多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教师可以下载一些没有地理要素的中国轮廓图发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在底图上添加地理要素,例如,添加山脉构成我国的山脉分布图。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知识面基础知识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宝马电子控制基础知识(一)
“超学科”来啦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小记者如何拓宽知识面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世界上最大的心脏等
几类无理函数的最值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