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以迈过的《巨流河》

2018-07-13高茂原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092

名作欣赏 2018年33期
关键词:知识分子文学历史

⊙高茂原[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海 200092]

《巨流河》是台湾大学外文系退休教授齐邦媛先生的作品。巨流河是清代称呼辽河的名字,是辽宁百姓的母亲河,也是齐先生自幼离开、魂牵梦绕了一辈子却再也回不去的故乡。“我出生在多难的年代,终身在漂流中度过,没有可归的田园,只有歌声中的故乡。”齐先生以“巨流河”为名,讲述了一个关于两代人从家乡东北巨流河流落到台湾垭口海的故事。

一、漂泊的文学命题

《巨流河》既是一部关于个人成长经历的回忆录,是一部家族史,弥漫着哀而不伤的文学气息;更是一本历史著作,是20世纪中国人的一部苦难史,是一位文学人对历史的见证,颇具史诗风格。哈佛大学中国现代文学教授王德威这样评价《巨流河》:“我以为《巨流河》之所以可读,是因为齐邦媛先生不仅写下一本自传而已。透过个人遭遇,她更触及了现代中国种种不得已的转折:东北与台湾——齐先生的两个故乡——剧烈的嬗变;知识分子的颠沛流离和他们时时刻刻的忧患意识;还有女性献身学术的挫折和勇气。”①

齐先生用细腻的情感、敏感的笔触记录着其家族和同时代人的遭遇和经历。透过他们的经历,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国近现代波澜壮阔的坎坷历史和变迁历程,让人读来既有荡气回肠的历史感,又不时会陷入对人物坎坷命运遭遇的悲伤之中。应该说,只有如齐先生这般兼具历史眼界和文学胸襟的人,才能成就这样的作品。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带来的灾难,只有身历其中的人才能感受到。八年抗日战争,数百万人殉国,数千万人流离失所,那正是齐先生成长成人的年代。正如齐先生自己所言:“我在那场战争中长大成人,心灵上刻满弹痕。”齐先生通过回忆自己及家族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透过自己的双眼和感触,展现了历史巨轮下的鲜活的生命个体,如何努力把握命运却又如何不由自主,让人感叹不已。

漂泊成为齐先生所处时代的母题,其文学也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特征,“20世纪初期发端的中国现代文学有一种特别令人深思的精神现象 这就是漂泊作为一种文学命题的绵延与繁盛”②。尽管齐先生在台湾生活了六十年,还是难以找到家乡在何方。内心的孤独落寞、漂泊不定如影随形。正如齐先生所言:“在我心中,铁岭是我祖父之乡,亦是我生身故乡,现在连故乡都不在了。台湾是我安身立命六十年的家,却仍被称为外省人。”③漂泊无依的惶恐、落寞和孤寂更进一步加深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向往。作者对国家统一、祖国富强的家国情怀呼之欲出。唯有结束两岸对立、国家统一才是结束作者及千千万万被对立的樊篱所隔离的普通民众漂泊感的唯一方法。

二、弦歌不辍的人生路

读历史,除了历史书,我想《巨流河》这样的作品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透过齐先生的笔端,我们对中国近现代波澜壮阔、历经劫难的历史,有了更切实的感受和更深刻的理解。历史不再是那样冷冰冰、抽象宏大的叙事,不仅仅包含大事件,而是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如此密切,是触手可摸可感的。透过历史巨流长河中的个体经历,透过浮沉其中的人和事,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历史的存在,能够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感受到了历史的情感和呼吸。所以,这本书也为我们观察历史提供了另一个角度。历史,不仅仅是宏大叙事,更应该是具有血肉脉理和情感细节的。

在千百万人流离失所、中国文化伤痕累累的抗战岁月里,齐先生写同辈人的求学经历,以亲身经验见证知识之重要,教育之重要,也让我们对战时的高等教育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知识分子为了薪火相传,为了保留中华文化的血脉而弦歌不辍。

彼时,高校内迁也成了一个普遍现象。中国教育史出现了一次著名的学生长征。1938年,由清华著名诗人、文学研究专家闻一多、北大教授、著名化学家曾昭抡以及清华地质学家袁复礼等几位教师带领的两百多名战时西南联大的学生从长沙出发,历时七十一天、徒步一千英里(相当于1600多公里)穿过湘西、贵州和滇东,前往昆明,参与西南联大的组建和复学。1938年3月,武汉大学部分教职员工与学生共六百余人乘船抵达四川乐山,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异地教学。高校内迁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而崇高的教育精神,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动人心魄的历史记忆,更为我们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思想营养,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文化赓续不辍的象征。正是在这个时期,齐先生考入了武汉大学哲学系。

在这部作品中,透过齐先生的回忆,我们还领略到那些如雷贯耳的大家学者风范,见识了旧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为人和品格:他们有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有国文教师孟志荪先生,有战时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诗歌、中国现代最知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有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吴宓等。

在台湾,齐先生有着“永远的齐老师”之称。台湾当代著名小说家白先勇先生是这样形容他的老师齐先生的:“她的一生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真’!”并称她为“台湾文学的守护天使”。战争是残酷无情的,中国人民深陷日本军国主义者强加给我们的战争之苦。作为这个时代智力和精神中坚的中国知识分子没有被战争的残酷性所吓倒;相反,他们笔耕不辍,以手中的笔杆为武器,号召全民抗战、鼓舞斗志。为保存中华民族的民族之精神、民族之魂,他们义无反顾地承担了培养下一代的重任。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国知识分子坚韧不屈、忍辱负重的本质和气节。

三、守望中的坚毅

1943年,齐先生考入了武汉大学哲学系。大一期间,齐先生的文学天赋和才能受到朱光潜先生的赏识和鼓励,亲促她从哲学系转到了外文系。至此,吴先生与文学结缘。在颠沛流离的岁月中,力求用诗歌来寻求心灵的慰藉。环顾战争中的混乱和死亡,诗以铿锵有力的声音召唤着齐先生维持生命的秩序和尊严。而在那个年代,躲避纷乱的政治、沉浸于文学世界的孤独读书者齐先生,最终也在文学的世界中找到了回应历史暴虐和无常的方法,她以书写自己的生命来见证文学无所不在的力量。正如齐先生自己所说:“影响我最多的中学老师孟志荪老师,还有朱光潜老师,将一生一切美好的、悲切的、含蓄宁静的文学情怀传授给我,开启了我年轻的双眼,使我一生走在人间,学会观察、了解,永不目盲。”可见,一位好老师,即使在最晦暗的时刻,依然启迪着一颗颗敏感的心灵。

1947年,齐先生大学毕业,二十三岁的她辗转流亡台湾,迷茫、孤独是不可避免的。在建设台湾的艰苦岁月中,齐先生从来没有放弃追求学问的梦想。她讲述自己如何从“菜场、煤炉、奶瓶、尿布中偷得几个小时,重谈自己珍爱的知识”时的那种“幸福”和“满足”的感觉。她的奋斗、成长、追求理想与幸福的历程,让人读来感觉非常平实、充沛,却又充满温暖、希望和力量,让人备受启发。

这种为理想不懈追求的态度也让齐先生终身受益,她最终将西方文学引介到台湾,并将台湾代表性文学作品英译推介至西方世界做出了自己的突出贡献,体现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为人治学的高尚品格。从《巨流河》的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其坚毅、执着和对家国的关怀之情,使人不禁为之动容。作为传统士人风骨的代表,齐先生“从人性体验与历史反思中确立行为的是非标准,并做出良知的价值抉择;基于对社会国家的关怀,履行道德责任,贡献自我、投注自我以达到理想目标”④。在《巨流河》中,她讲道:“黑暗的江上,落水人的呼救,呼儿唤女的叫喊声……那些凄厉的哭喊在许多无寐之夜震荡,成为我对国家民族,渐由文学阅读扩及全人类悲悯的起点。”⑤

尽管单个知识分子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是千千万万个知识分子所组成的希望之火是永远也不会熄灭的。知识分子这种对真、善、美的坚持不仅仅停留在文学作品的表面,而且通过文学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这种对真理锲而不舍的精神追求终将影响和塑造民族之精神和信仰。

千言万语,无法言尽《巨流河》这部作品给个人思想和灵魂带来的震撼和影响,以及这部作品本身的意义所在。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想个中滋味,还需自己去读去感受。最后借用王德威教授对这部作品的一句评论,来结束我对这部作品的粗浅认识:“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⑥

①⑤⑥ 齐邦媛:《巨流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2页,第94页,第388页。

② 谭桂林:《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漂泊母题》,《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第16页。

③ 杨时旸:《齐邦媛:我已无家可回》,《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第9期,第71页。

④ 成中英:《文化伦理与反思——中国现代化的哲学省思》,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6页。

猜你喜欢

知识分子文学历史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你知道什么是知识分子吗
青年之问:你愿不愿意被称为知识分子?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