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满音符的时代缩影
——关于《从毛泽东到莫扎特》镜头剪辑的研究

2018-07-13林姝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福建莆田351100

名作欣赏 2018年33期
关键词:斯特恩莫扎特音乐

⊙林姝[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福建 莆田 351100]

一、《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斯特恩在中国》影片基本情况介绍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斯特恩在中国》(英文名From Mao to Mozart: Isaac Stern in China),是一部由默里·勒纳(Murray Lerner)执导①,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②主演的纪录片。该影片于1981年2月23日在美国上映,并荣获1981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全片长约84分钟。影片记录了美国著名小提琴大师斯特恩于1979年,应当时中国外交部长黄华的邀请对中国进行访问的全过程。随斯特恩访华的,还有一支拍摄团队。斯特恩和他的助手们在中国待了三个星期,他们先去了北京,之后是桂林,最后来到上海。每到一个城市,斯特恩都细细地观察,镜头则跟随着他的目光和思想,记录下了中国的民乐团、京剧、琵琶、杂技、在体校训练的小运动员……影像中处处跳动着音符,欢快的、抒情的、悲伤的、静谧的……在这些跳动的音符的巧妙衔接之下,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应运而生了。

影片中,斯特恩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举办了他的小提琴演奏会。在彩排的时候,斯特恩对中国的乐团和音乐学院的学生进行了指导。作为音乐界权威,斯特恩在对学生的音乐教学中,展现了他的热情、认真、活力、幽默以及全力以赴的演奏姿态。他将拉弦使力的方式比作打乒乓球,是连贯的;又出人意料地从肩膀处掏出“秘密武器”发泡橡胶垫,惹得全场人大笑。如此乐于融入中国文化,又平易近人的大师,如何不让人喜欢?

在这场中西方音乐的碰撞中,斯特恩发现,中国演奏者有个很大的弊端,就是过于注重技巧,却没有用心灵去演奏,这样演奏出来的乐曲,是木讷的、生硬的。当然,这样的音乐与当时的中国国情有很大的关系。

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依然是贫穷的,尚无法为西洋音乐的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斯特恩来到上海演出,唯一的一台最好的钢琴,斯特恩却并不满意,因为钢琴不适合在音乐会上演奏。大上海居然找不到一台可以演奏的钢琴,甚至需要动用军用卡车从北京调运钢琴。后来,上海方面还是找了另一台稍好些的钢琴,勉强可以在演奏会上使用。而长期封闭的文化状态,音乐理念的差异,也让学习音乐的年轻人对西洋音乐产生了误解。影片54分4秒时,通过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谭抒真的画外音表述了这样一段历史:“斯特恩发觉年纪较大的学生在演奏贝多芬或者莫扎特,或较甜的较细致或纤细的音乐时,他们并不了解音乐在说些什么,只是将音符演奏出来……他们认为如果能演奏困难和速度快的作品,就是演奏得很好。毕业后每个人都会有工作,但有些工作是较吃香的,所以每个人都尝试演奏困难的东西,以表示我是最棒的。” 音乐成为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沉积在人们思想中的阶级斗争观念也并未完全消除。中国的西洋音乐演奏技术与世界脱节,演奏出的音乐呆板而沉滞。斯特恩不断纠正学生们的演奏习惯,并强调“音乐本质更胜于技巧表现”③,“每个音符都应该要注入生命”④。斯特恩在教导中多次做了演示,相同的音乐在他的弦弓之下,因为注入了感情和生命而变得灵动起来。斯特恩自己曾经表示:“我教导学生倾听自己以及诚实,因此他们可以独立,进而学到的比我给的还多。因此重要的不是教他们如何演奏,而是思考为何演奏,思考为何成为音乐家。”这样的铮言,对任何一位学音乐的人,都是受用无穷的。这次碰撞所带来的火花,展示了音乐领域更高一层的东西,也无疑为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西洋音乐领域开启了一扇天窗。 影片中出现了大批中国的音乐少年和青年,他们稚嫩而迷茫,但他们对音乐的求知却如饥似渴,他们的才华纵使遭受过政治压制,依然在觅得时机时喷薄而出。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一个刚刚结束苦难走向新生的国家的缩影。这时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影片的名字时,顿觉富含深意。“毛泽东” 代表的是中国,“莫扎特”代表的是世界,“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意指中国迈步走向世界。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介绍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斯特恩在中国》清晰而完整地记录了斯特恩访华的整个过程,这次访问,斯特恩带着一种将更好的音乐带给音乐享受贫乏的中国人民的使命感,以一个外国人的眼光,好奇地打量中国。影片中,中国天才的音乐神童与尽职的音乐老师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还记录了中国的美丽风光,记录了当时人们对音乐的热爱与专注,记录了中国许多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如京剧、口技、杂耍、武术等等,相信许多观众会从中产生强烈的怀旧情愫与愉悦的享受,而这正是纪录片的真实性所带来的艺术力量。

1979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中国刚刚步入改革开放初期。因此,这部电影承载的是中国的一段转折期的历史。尤其吸引笔者的是,该影片在以音乐为媒介的基础上,通过镜头的剪辑,向世界展示了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风貌。

三、镜头剪辑的梳理及阐释

影片的开头,随着飞机的缓缓降落,一位满头银发的微胖老人友好地与在机场迎接他的中国人民握手问好,他就是著名的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恩。机场的热情接待,让斯特恩感受到了中国对于他和他所代表的音乐的热情,以及中国人民对这次中西方音乐交流的期盼。

1分30秒时,随着影片名的出现,在悠扬流畅的中国民族乐声中,影片以中国人民当时最为真实的生活作为空镜头转场。在这大约两分钟的时间里,展示了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是何等样貌,交代了中国当时的经济文化背景: 满大街的自行车、黄土小道、缓行的马车、挑担的瘦削农民……在这样并不富足的背景之下,中国仍然重视文化上的交流。

2分36秒时,画面由乡间土路转换至城市马路,熙熙攘攘的人群,数不清的自行车,列宁、斯大林与毛主席的巨大头像,似乎也暗示着这虽然是一场音乐与文化的交流,但与政治也息息相关。

3分40秒时,伴随着翻译的画外音,镜头剪切到接待外宾的酒席。具有中国特色的宴席,送印章、彼此敬酒,真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场中西方的音乐交流,同时也是文化上的交流,就此拉开序幕。

6分29秒时,画面由斯特恩微笑着聆听中国式音乐的中景转换为中国交响乐团的民乐演奏。中国的民乐是欢腾的、热闹的,与西洋音乐有着很大的差异。

7分25秒时,镜头推转,再次以空镜头来交代空间。水乡木船、雨中的长城、故宫,搭配极具中国特色的音乐。

7分47秒时,影片利用音乐与画面的叠化进行过渡。当镜头直指历史悠久的宫门时,背景音乐开始转为西洋音乐,画面也随之转变为座无虚位的观众席。接着镜头画面再由观众席切至舞台。舞台上,斯特恩与中国的爱乐乐团一同演奏排练,指挥是李德伦。一场中西方音乐文化交流正式开始。

7分47秒至22分45秒这一部分也是影片的一个小高潮。在彩排中,斯特恩对音乐学院的学生进行指点,并给予鼓励。在这些被指点的学生中,有许多人后来走向了世界,成为蜚声中外的音乐家。这一段还利用画外音穿插解释了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很好地演奏和诠释西洋音乐的原因,复杂的政治背景让“人们不习惯用激情还有丰富的色彩去演奏”⑤,但是,中国人是盼望走出这种文化困境的,他们虚心地接受斯特恩的指导,而斯特恩也相信只要“给予他们一些音乐刺激,他们就能快速地理解和有所反应”⑥。值得一提的是,12分36秒时,李德伦与斯特恩谈及莫扎特,李德伦认为莫扎特正好处于西方世界从封建时代转变为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社会的时期,是时代造就了他的伟大。但斯特恩并不认同,他认为莫扎特的音乐与他的天才有关,与时代没有太大的关系。有趣的是,在附片《二十年后的相会》中,斯特恩于1999年再次到中国演出,身体情况不大好的李德伦坚持坐在轮椅上指挥乐团,与斯特恩合奏了二十年前的曲子,李德伦私下承认,20年前自己说莫扎特与时代有关并非真心话,因为那是个时时刻刻都要求讲政治的年代,他也认为莫扎特是天才,天才与时代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22分46秒时,斯特恩带着他的团队参观了京剧团的训练与表演,极具中国特色的乐器,例如竽、二胡、唢呐让斯特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26分19秒时,镜头由演奏琵琶的手部特写渐推至中景,斯特恩认真地聆听琵琶演奏。

27分21秒时,画面由琵琶演奏渐转换至悠长的铁路,两边是快速移动的风景,树木、田野,此时的背景乐是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28分15秒时,火车吐着白色的烟雾,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斯特恩乘火车来到了桂林。此处十分巧妙的剪切处理在于,火车的声音并非火车本身发出的声音,而是由中国的两位口技演员演奏的,于是影片又由中国的风光自然地过渡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杂耍表演,观众笑得前仰后合,亦可以想象斯特恩当时的新奇与饶有兴致。

30分31秒时,影片展现了桂林山水的优美风光,碧水竹筏、丛山小亭,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不禁让人产生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之感。继而影片由蜿蜒碧水过渡至渺渺江河、轮渡。32分14秒时,上海滩映入眼帘。影片再次以极为自然的过渡手法告诉我们,斯特恩来到了上海。影片中通过画外音对上海的评述是:“在某方面,上海是中国最都市化的城市,也是最西化的城市。”在这个最都市化和最西化的城市里,中西文化杂糅,太极、象棋、衣服上的红袖章,这些浓郁的中国特色标志都足以让喜爱中国文化的人兴奋不已。人们衣服的颜色仍以白、蓝、灰为主,但这些颜色里还是添加了些许鲜亮的黄色与红色,沿路的电影海报有卓别林的电影。看似随意的街头采访中,戴着眼镜的年轻男子用流利的英语告诉大家,他喜欢美国的西部和乡村音乐,提到了约翰·丹佛⑦、克里斯朵·盖儿⑧等音乐人,足见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34分06秒时,镜头由斯特恩访华演出的海报切入,演奏会遇到了钢琴不适宜演奏的问题,后来得以解决。当然,这背后展示的是斯特恩团队的认真、中国政府的重视和努力,以及中国观众的热情。

38分20秒时,画面由冒雨前来听演奏会的观众转向身着白色西服倾情演奏的斯特恩。观众是热情而虔诚的,大雨也无法阻挡他们对音乐的好奇与渴望。斯特恩弓弦之下的小提琴声高低急缓相互交织,这位演奏大师以音乐为语言,叩开中国人民的心扉,让他们接受了一场音乐带来的心灵洗礼。此时,我们不得不感慨,音乐无国界!

43分30秒时,音乐会结束时,宋庆龄的出现无疑掀起了一股小高潮,再次显示了中国对斯特恩这次访华音乐演奏会的重视。

43分47秒至45分57秒,非常微妙的一段。斯特恩一行人参观了体育馆。受训的都是幼龄的孩子,训练过程僵化而枯燥。高度的规范性和限制性,不仅压抑人性,也限制了个性发展的可能。中国的体育如此,音乐亦如此。影片沿着这条线索,不动声色地渐渐转向上海音乐学院标准军事化管理的叙述。

45分58秒起,是笔者认为影片最为精彩的一段。在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谭抒真的缓缓叙述中,影片为我们展示了20世纪70年代末上海音乐学院的风貌:一群十几岁的孩子,经过全国性的激烈竞争,以1:40的比率脱颖而出,进入音乐学院学习,过着集体生活。他们晨起叠被,在盥洗室排队梳洗,在食堂一同吃饭,吃完饭自己涮洗碗筷,上课时手背在身后,身子坐得直挺挺的。这样有序、独立、清苦、忙碌的军事化生活方式,虽然孕育出优秀刻苦的人才,却也展示了中国生硬严厉的教学风格。这样的规范性和限制性,很可能成为音乐发展的桎梏。

49分14秒时,一个穿红衣的女孩用嘹亮的嗓音唱着歌颂祖国的歌曲,她唱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但是真的好听吗?真的具有音乐的美感吗?我们只从她大义凛然的站姿中看到了样板戏的影子。

50分15秒时,画面展示了音乐学院的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刻苦练习各种乐器。谭抒真的画外音再次响起,向我们表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存在的对音乐理解的两种不同主张:一派主张是我们不需要外国音乐,我们需要的是中国传统音乐,而且要发展它(此时搭配的画面,是音乐学院的孩子在演奏中国传统乐器琵琶);另一派主张是我们必须要发展中国音乐,但也应该学习西方音乐,如此才能从其中挑选出所想要的,进而创造出我们自己的音乐(此时搭配的画面,是音乐学院的孩子在演奏小提琴)。

55分30秒时,影片插入斯特恩对中国年轻的学生进行音乐指导的画面。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人没有太多机会聆听到著名音乐家的演奏,他们的演奏多数是生硬的,缺乏生命力和色彩的。音乐对他们来说,更多的只是谋取更好职业的一种手段。

56分48秒时,镜头切入一个十岁小男孩长达1分多钟的大提琴演奏。音乐爱好者可能会知道,这个面无表情、略显忧郁的男孩子就是现在著名的大提琴家王健⑨。

58分时,是一位少年长达2分06秒的精彩钢琴演奏,中途穿插斯特恩专注聆听的表情。弹奏完毕,斯特恩称赞这已达到国际级别的水准,而这位少年20年后成为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他的名字叫潘淳。同时,斯特恩提出了他的疑问:在中国,8岁到11岁的孩子在音乐方面的表现都很不错,但17岁到21岁的孩子好像有什么地方卡住了,到底是怎么回事?⑩究其原因,与中国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当时所有的音乐活动和教学都停止了,他们什么都学不到,甚至无法演奏,“那时聆听古典音乐就像是犯罪行为”⑪。

62分39秒时,画外音自然衔接为翻译的话语,事实上也是音乐学院老师的话语:“所以对他们而言,有今天的水准,已经是很难得的了,因为他们历经过那样的困境。”这样的一段话语,无疑是让人感慨和激动的。

62分49秒时,与斯特恩的探讨画面逐渐转为谭抒真的特写镜头,影片再次插入谭抒真的英语画外音:“他们认为贝多芬、莫扎特都是西方音乐,我当时在教制作小提琴,那是属于帝国主义的乐器,属于外国恶魔,属于西方人的,那真像是场噩梦。我被囚禁在一间小房间,其实也不能算是房间,而是图书馆地下室,楼梯下的密室,那是一间没有窗户没有光,不通风的密室,地板下还有一座化粪池,和从厕所连接来排泄废物的大管子,那闻起来真的是很臭。我在那里被关了14个月,最后因为缺少氧气和空气,我的脚开始发肿……”

随着画外音,镜头由谭抒真教学生制作小提琴画面转为谭抒真口头叙述纪录的画面,中途,老人讲至伤心处略有哽咽。谭抒真的英语表述舒缓、儒雅、流利,内容却是如此惊心动魄!这些苦难是无法磨灭的历史记忆,是经历过这段苦难的一代人心中深深的伤痕。只有正视历史,才有前进的可能。

67分21秒时,画面转为斯特恩音乐会的观众席,席间,中国观众的脸上写满了期待。7秒的静默之后,28秒处,悠扬的小提琴声从斯特恩的琴弦下流泻而出,伴随着乐声,镜头在斯特恩的演奏与观众专注欣赏的表情间相互切换。相对于之前谭抒真的表述,这样的场景无疑体现了中国巨大的进步。1979年的中国终于不再封闭,坦然地打开大门,迎接西方文化的到来。人们通过音乐看到了全新的世界,积极而虔诚。

70分06秒至77分47秒,影片插入斯特恩在北京教中国学生演奏的画面,并通过斯特恩在教授过程中的对白,阐释斯特恩对于音乐的理解。

77分48秒开始,斯特恩在北京的个人演奏、上海的个人演奏与中国学生的演奏画面相互穿插,并通过斯特恩的画外音再次阐释斯特恩对于音乐的理解,以及他与年轻人分享音乐信仰的初衷与渴望。这种信仰不分国籍,更与政治无关。

80分24秒,影片以斯特恩在上海的演奏曲激情收尾处为收尾。

片尾字幕,背景画面是十岁的王健在演奏大提琴。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音乐不是没有灵魂的,只是在等待唤醒。以王健为代表的新一代西洋音乐演奏神童正在成长,中国正在悄然融入世界。

2001年9月23日,斯特恩逝世;2001年10月19日,李德伦逝世;2002年11月28日,谭抒真逝世。然而时间从未停下它前进的脚步,中国与世界的音乐也从未停下前进的步伐。而这部影片,将音乐之美与中国一段深邃复杂的过往凝成历史的缩影,永存人们心间。

① 默里·勒纳(Murray Lerner),导演、制片人、编剧,主要作品有《从毛泽东到莫扎特》《纽波特民间艺术节》《吉米·亨德里克斯怀特岛演唱会》等。

② 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 1920—2001),著名美国小提琴家。美籍苏联小提琴大师。

③④ ⑤⑥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斯特恩在中国》影片55分24秒时,55分52秒时,10分49秒时,12分06秒时。

⑦ 约翰·丹佛(John Denver),1943年12月31日生于新墨西哥州罗斯维尔城。美国乡村民谣歌手。

⑧ 克里斯朵·盖儿(Crystal Gayle),1951年1月9日出生。美国著名的乡村音乐艺人,在20世纪70年代就红极一时。

⑨ 王健,1969年生,中国著名大提琴家。

⑩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斯特恩在中国》影片60分46秒时。

⑪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斯特恩在中国》影片62分08秒时。

猜你喜欢

斯特恩莫扎特音乐
A斯特恩、B斯特恩、C斯特恩
莫扎特
你不是莫扎特
斯特恩是个工作狂
轻浅不是莫扎特
音乐
歧视之罪
谦和独裁者
音乐
少年莫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