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意识之于文学批评者主体性建构

2018-07-13李婧妍辽宁大学沈阳110036

名作欣赏 2018年33期
关键词:批评家文学批评主体

⊙李婧妍[辽宁大学, 沈阳 110036]

当下的文学批评可谓众声喧哗,多元并存,虽有切中要害、锋芒毕现的典范性批评文章的呈现,更有许多“捧评”“骂评”“圈子批评”等动荡的文学乱象。究其成因,从文学批评的生成角度分析,便关涉以文学批评问题意识缺失为特点的文学批评主体性失落的问题。无论是为“名”为“利”的批评,还是圈子批评与棍子批评,其背后所彰显的不仅是对问题式研究的学术品质的脱离,更是作为批评者对批评主体身份的放逐。洞悉深邃的文学批评总是游走在一定的问题场域之间,贯穿其中的是批评家审美再创造的能动性的自我超越品格,问题意识的缺席必然导致主体审美精神的涣散与脱节,因此,文学批评只能是寡淡乏味的。问题意识之于文学批评者主体性建构的重要性,是急需重视的问题。

一、问题式与主体性之关联

“问题式”或“问题意识”的法语为“Problematic”,国内学者张一兵在《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中使用了“问题式”的译法。就问题式的方法论层面来看, 阿尔都塞强调问题意识并非是一目了然的,而是藏匿在思想深处,需要运用整体性思维将之挖掘出来,“以指出理论特殊统一性以及这种特殊差异性的位置”①。因此,文本中被排斥的概念或是根本没有被提出的的问题便与被提出的问题一样构成了“问题式”的一部分。就文学批评的层面来看,文学活动已不再是素材和现象,而是以“问题式”的样态隐藏在文本中,期待与批评者的相遇。对文学活动中所呈现的“问题性”指证,正是文学作为主体存在的独特性所观照的层面。杨逾涵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文学批评中关于主体与间性问题,构成了中国文学批评的本体论建构过程的一个主导的趋向,是批评的问题式探索在哲学本体论与方法论两个层面进行的有益探索,也是问题式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基本的精神诉求。”②可见,中国新时期的文学主体问题的探讨仍是关乎问题式这一核心命题在哲学本体论与方法论这两个层次的有益探寻。文学主体性的问题关涉问题式的哲学本体论层面的追问——何为文学的本质属性?其主体不难分辨,包括群体和个体的人。刘再复强调文艺创作的主体性,包括两层基本内涵:“一是把人放到历史运动中的实践主体的地位上,即把实践的人看作历史运动的轴心,把人看作人。二是要特别注意人的精神主体性,注意人的精神世界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③作为实践主体和精神主体的人从工具论、反映论中被解放出来,人的情感体验和心灵力量被重新得以尊重和重视,文学批评的问题式主体也从对客观现实、政治话语的摹写、诘问,转变为对人生存本身的个人化精神探求与指涉整个人类精神场域的社会性追问,“一个审美觉醒的历史阶段取代了被动自卑消极的反映论阶段”④。

二、以问题意识建构批评者之主体性

文学批评是批评者与作品在邂逅以后所展开的倾谈,经由阅读的展开,作品在批评者的接受中向着批评者的心理地面滑行,而接受的心理地面是阐发作品一系列追问与解答的温室,其会孕育出怎样的灵感之花、理论之果则取决于批评者能否在自我实现的基础上激发起审美再创造的能动性。

对批评者而言,作品中所呈现的人物、表述、结构、情节等作为既在的客观力量无疑具有一种有别于批评者思维的异己之力,若想将之占有,则需动用批评者本身的意识来化用作品中的意识。正如乔治·布莱所说:“从我被阅读‘控制’那个时刻起,我就和我努力加以界定的那个人共用我的意识,那个人是隐藏在作品深处的有意识的主体 。”⑤这即为批评者在接受作品的客观力量之时需要“忘却”的意识,在作品的意识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而随着阅读的逐步展开,批评者自身的意识通常会呈现“要点性跃出或提示性跃出”,同时“它也总是以某种问题的方式出现,并暗含着阅读中对于问题的求解”⑥。

批评者自身的意识与文本中的客观力量所进行的潜在的问题性博弈,无疑是批评者主体在超越现实的基础上进行的,心灵审美升华后所致的境界乃是生成问题式的沃土。

诚然,文学有着向现实敞开的属性,文学批评者除了应表现对具体文学现象的追踪,在面对文学作品时还应该具备一种抛却“现世”的情怀,以实现情感的充分自由。学术圈中的“棍子批评”“红包批评”等现状,皆因为消费文化的繁荣之余,作者与批评者过于看重文学的商品属性,而忽视了其无功利的精神属性,文学作品成为实现某种外在目的的工具,本应注重作品审美价值的作家与批评家在无意识中被异化。因此,批评者在进行文本阅读时,应该暂别现实中的纷扰,以自由、宁和的心境期待与文艺作品进行审美对话。因为,艺术欣赏的过程其实也是发现自身潜在力量的过程,问题的跃出便是自身潜力的激活,无论意识的问题是智性还是感性的,都是批评者对于自身、作品和社会的深度认知与探寻。

“文学批评是文学理论伸向文学作品的触手。”⑦理论观点的生发离不开文学批评中问题式的联结。文学批评者对于问题的敏锐洞察实际上是欣赏者发挥其心理结构的审美再创造机制。托尔斯泰曾指出:“真正评论的任务就是发现并指出作品中的一线光明,没有它作品就一文不值。”⑧对作品的理解到发现,实际上是问题域向批评者敞开的过程,批评者在心灵充分自由的基础上通过自我意识与文本意识的博弈逐步向作家的潜意识突围,从而发现文本的潜在意义,正如杜勃罗留波夫所说:“有时候,艺术家可能根本没有想到,他自己在描写什么;但是批评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说明隐藏在艺术家创作内部的意义。”⑨批评者以问题为导向的艺术发现,无疑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为其赢得了主体价值。

批评者以问题为导向的主体价值构建从主体需求的角度来说,是主体的升华,批评者不再等同于艺术符号的注释者,也不再是从理论前提出发阐释文学现象意义的演绎者,更不是将具体文学现象概括为某些理论观念的归纳者,文学批评者的可为性在于其审美理想的自我实现,在批评中以问题为核心阐发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使自己的评论成为一种凝聚审美个性的新的文化基因。

具体来说,这个过程可以参考皮亚杰的认识发生理论。依照其理论,人的认识是在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的动态系统。文学作品在批评家头脑中的反应并非机械被动的,而是其在经历心理组织过程后针对作品的刺激产生的美感效应。皮亚杰认为,同化即是将外界元素整合于一个机体正在形成或已经完成的结构内。同化保证了内部结构的连续性发展与新元素的逐步整合,然而,在人的认识发展中,只通过同化是难以产生内部图式的变异的。内部图式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异以适应现实是为顺化。皮亚杰认为:“在行为的领域内,我们把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称之为顺化(即顺应)。”⑩据此来观照批评家的心理组织过程,即可发现批评者的主体能力在发挥批评实践之时,也在充分发挥着其对作品的同化顺应能力。一方面,批评者在将自己的审美眼光审视作品之时,不仅是简单地将作品内容同化,染上自己的审美色彩,具备充分主体性的批评家会在自我意识与文本意识产生矛盾时,由现象的追问逐渐转化成对概念、范畴的理性辨析。对批评家来说,问题于此具有双向性的特质,向外呈现出现象及感性实践的精神形态,向内则逐渐呈现出在阅读经验基础上所具有的逻辑形态的理论胚芽。而这种由审美情感、审美体验上升为包括具体形态的新的理论质变,无疑是顺应性的变化,是批评主体与阅读对象接触相互影响而产生审美图式的进化与超越,这样,新的审美意识就超越了旧的审美意识,批评家完成了自身的审美再创造,而这种完成意味着批评家进入到更高、更接近自身精神自由的审美境界。

批评者的自我实现包含着对一系列问题的参与、追问与解答,而在过程中沉潜的审美再创造机制正是批评者主体性建构的核心所在。在大众消费文化喧嚣的社会转型期,以问题意识引导批评主体的主体性构建,在超越现实的基础上实现审美再创造,无疑具有迫切的意义。

① 〔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3页。

② 扬逾涵:《新时期文学批评现象回顾与理论反思》,辽宁大学学位论文,2013年6月。

③ 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文学评论》1985年第6期。

④ 朱立元、孙世聪、刘凯:《试论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学的大发展》,《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⑤ 乔治·布莱:《批评意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62页。

⑥⑦ 高楠:《文学批评的问题场域》,《中外文论》2017年第5期。

⑧ 〔俄〕托尔斯泰娅等:《同代人回忆托尔斯泰(上)》,冯连驸、张韵婕、裴兆顺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66页。

⑨ 〔俄〕杜勃罗留波夫:《黑暗王国》,见《杜勃罗留波夫选集》第1卷,辛未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248—249页。

⑩ 张述祖:《西方心理学家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431页。

猜你喜欢

批评家文学批评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文学批评新生代专栏·刘诗宇
论碳审计主体
色彩之喻与中国文学批评——以先秦两汉为中心
新锐批评家
何谓“主体间性”
今日批评家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奎妮·多萝西·利维斯文学批评国内外研究综述
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