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如何加强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2018-07-13刘庆甫

体育风尚 2018年7期
关键词:心理训练策略

刘庆甫

摘要:射击运动竞赛是个人项目,在比赛中不仅依靠专业技术,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也有很高的要求。运动员自身的内在心理状态将直接决定其竞技表现和运动成绩,因此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射击运动的特点和心理训练的价值,进而提出心理训练的策略和注意事项,旨在为射击运动员及教练员日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相关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射击运动;心理训练;策略

现阶段射击运动的日益发展和竞技比赛的日趋激烈,射击运动员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自我控制能力和承受能力是赢得比赛胜利的最重要因素。科学合理地对运动员实施心理训练,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运动训练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才能在比赛时充分调动其内在潜力和动力,以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射击运动特点

射击运动属于技能型竞技项目,对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首先,运动员要达到人枪合一的境界,要对枪有彻底的控制能力;其次,要求运动员要有强健的体魄,进而保障射击水平的稳定性;再次,射击运动具有独立性,因而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竞争对手,大多数的竞赛压力都是来自于运动员自身。此外,射击比赛赛程紧张而激烈,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导致内心情绪发生波动,进而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导致比赛成绩

不理想。

二、心理訓练价值

心理训练就是通过特定的途径,对人们的心理状态造成一定影响的过程。射击心理训练就是有目的地提高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而使其能够获得佳绩的训练过程。精确性以及稳定性是影响射击运动员竞赛成绩最为关键的两个因素,但是,由于赛制激烈,参赛运动员难免会受外界环境影响,出现心理波动,以致于发挥失常,影响比赛成绩。射击向来以“快、狠、准”作为制胜诀窍,运动员只有拥有良好的心态,才能保证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1]。所以,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运动员的赛前状态对比赛成绩有着直接影响。具体来说,假如运动员参赛之前的心态比较放松,则有益于自信心的增强,对射击水平的发挥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反之,假如赛前心理负担过重,心情烦躁抑郁,那么这种负面情绪势必会影响运动员的赛场发挥,甚至会出现不必要的失误等。(2)射击项目集智力与体能于一身,属于技能型运动,将心理培训有机融合到日常训练当中,能够有效消除运动员焦虑、不安的情绪,使其心理状况处于最佳状态,进而为运动员射击水平的稳定性发挥创造良好条件,有益于加快运动员对环境的适应周期。因此,加大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力度,形成健全、系统的心理训练机制,势在必行。

三、心理训练策略

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应基于心理学理论基础,采用特定的方法进行专业训练,训练过程要科学合理,而且要根据运动员的具体特点,因地制宜,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

(一)满足运动员的实际情况

射击运动员对心理训练的适应情况对训练结果有着决定性影响。而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并不是统一的,在运动力、意志力、个性特征以及经历经验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制定训练方案时,要因材施教,对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与掌握,并实时关注其心理变化状态,确保心理训练的针对性、高效性,进而提高运动员的临场发挥能力,为赢得佳绩奠定基础。

(二)基于心理学理论基础

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除了要区别对待、因人而异之外,还要基于心理学理论基础,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要将技能训练、体能训练以及心理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运用心理学分析方法,对运动员的身心变化状态进行全面、透彻的研究,从而提高训练方案的可

操作性。

(三)突出专项训练特点

射击运动对运动员的意志力、关注力、抗干扰能力以及承压能力等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因而射击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时,要注重突出专项训练的特点。要把心理训练全面贯彻于技能训练、体能训练以及心理训练的各个环节,使其充分融合到各分项训练当中,进而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2]。具体来说,射击运动员比赛时,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而心理训练就是通过专业训练来解决相关问题的。譬如说,进行均匀扣动扳机的训练,就是要锻炼运动员对枪的控制能力,提高射击稳定性;再比如说,进行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抗干扰能力的训练,保证运动员在任何外界环境、任何情绪的影响下,都能以良好的心态进行比赛。另外,应激控制训练、肌肉感知能力训练等都是通过专项训练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辅导、心理调整。

(四)提高心理训练的科学性、合理性

射击运动具有独特性,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也应该按照一定周期进行。首先,在训练初期,应该进行比较基础的训练,提高运动员对比赛的适应能力。取得一定成效之后,再进行相关专项训练,譬如说,针对运动员先前比赛中的负面心理情绪进行具体训练,进而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与此同时,任何训练都应该遵照由浅入深的原则,制定合理的训练任务,促进心理训练效率的提升。

四、心理训练注意事项

首选,心理训练要注重培养运动员的自信心。应该训练运动员的赛前情绪,使其以良好的心态、平稳的情绪面对每一场比赛。同时,要保障比赛方案的科学合理性,提前制定好应对心理波动的相关措施。其次,注重对运动员进行注意力集中训练[3]。比如说,将视线固定在某一目标之上进行反复练习,有效避免运动员因外界环境干扰而出现心理波动。注意力集中训练主要从集中注意力意愿、强度,以及延长等方面入手,注意力的集中能力对射击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一旦注意力分散,那么射击动作的精确性就难以维持。在日常训练时,要通过视觉、听觉、呼吸以及意念等集中注意力,进而在内、外部因素对运动员造成心理干扰的情况下,运动员可以及时调整比赛心态,发挥正常射击水平。再次,注重心理承受能力的训练。随着训练时间不断累加,射击水平快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逐渐成为了影响射击技术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心理训练过程中,应该基于运动员的心理特征以及战略要求,多加进行心理承受能力方面的模拟训练。比如说,创造比赛环境、营造紧张的氛围、举行裁判对抗赛等;定期进行团队内部考核,也可以与其他团队比赛,进行联考。为了提高运动员应对突发状况的反应能力,还可以设置一些突发事件,比如说进行换靶实弹等。进行心理承受能力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训练要在运动员状态良好时进行,以便使其能够在相关模拟训练中正常发挥或者超长发挥,进而塑造其射击的自信心;第二,要让运动员事先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使其对于比赛环境、比赛对象有个大致了解。同时,设置突发状况的目的要明确,尽可能减少运动员心理准备与实际状况之间的差异。通过比赛经验的不断累计,可以激发射击运动员的赛时适应能力和应激调节能力,进而提高射击技能发挥的

稳定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越来越多的挑战,射击运动员在进行身体训练、技术训练的同时,更需要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进行训练。只要我们在满足运动员的实际情况下,符合心理学理论基础,突出专项训练特点,提高心理训练的科学性、合理性,训练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为射击成绩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白笑彭.论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5):162-163.

[2]李武光.浅谈射击运动员心理训练[J].新课程(小学),2012(3).

[3]关爱军.浅谈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当代体育科技,2013,3(5):17-17.

猜你喜欢

心理训练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跆拳道心理训练方法探讨
柔道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初探
体校训练中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研究
青少年女子举重训练负荷探讨
校园足球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成因探析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