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雾霾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致病特点推测温霾发病条件及其特征

2018-07-12周怡驰汤朝晖李炜弘秦灵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雾霾

周怡驰 汤朝晖 李炜弘 秦灵鸽

摘要:雾霾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虽属性不同,但都与气候关系密切,且二者致病皆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本文通过比较分析雾霾与SARS致病特点,推测雾霾联合异常温热气候可能导致的新型烈性传染性疾病“温霾”的发病条件与发病特征,并提出相关的预警和应对措施,以期为中医防控新型传染性疾病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气候和环境因素联合致病开辟新的中医思路。

关键词:雾霾;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致病特点;温霾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8.04.001

中图分类号:R25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8)04-0001-04

Abstract: Although haze and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are different, they are not only both closely related to climate, but also take respiratory symptom as their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when they play pathogenetic roles.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haze and SARS, this article speculated the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rbidity of “warm haze”, a newly serious infectious disease which consists of haze combines abnormally warm climate that potentially occurs, as well as proposes related early warnings and 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CM in preventing newly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inspire a new thinking of TCM in preventing diseases which consist of both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Keywords: haz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pathogenic properties; warm haze

近年來,我国雾霾天气较为严重,雾霾常与气候相互影响,但尚未引起重大疾病。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作为曾肆虐全球的瘟疫,其疫情的发生发展与当时的异常气候关系密切。雾霾与SARS虽所属领域不同,但均高发于冬春时节,且致病皆以肺系症状为主。若雾霾与SARS时期相似的异常温热气候相结合,有可能诱发新型烈性传染性疾病,但至今尚无相关预防学研究。为此,笔者从概念、气候条件、发病体质、邪气特征等方面的异同,探讨雾霾与SARS致病特点,由此推测霾与SARS时期相似的异常气候可能结合,进而导致新型烈性传染性疾病——温霾,并从中医学角度,推测该疾病的发病条件与发病特征,提出相关的预警及应对措施。

1 雾霾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属于大气污染物。雾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的自然现象,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颗粒物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国外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无论是短期或长期暴露于高浓度颗粒物环境中,均可提高人群中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

SARS是感染SARS冠状病毒(SARS- CoV)而导致的,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是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病情进展快速。

雾霾与SARS有许多不同。首先是性质不同,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常见于城市,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SARS是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其次,二者形成的原因不同,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而形成,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其中PM2.5是雾霾主要成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选择使用防护口罩、室内空气净化器或车载空气净化器等工具防护雾霾;而SARS-CoV是引起SARS的病原体,因此主要通过注射疫苗对其采取针对性预防。

雾霾与SARS亦有不少相同之处。在传播途径上,二者均通过口鼻而入,皆高发于冬春时节,临床表现皆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且雾霾并非一国独有,现今世界多数城市都存在空气污染的问题,而SARS-CoV在世界各地也极为普遍。

2 气候条件的形成

2.1 雾霾

特定季节下的气象条件是导致雾霾天气多发的重要原因[2]。秋冬和冬春时节近地层空气流动性较弱,地面风速小,有利于水汽在大气低层积聚,对雾霾的形成较为有利。冬季采暖用煤,粉尘大,也是产生雾霾的重要原因。

有研究分析发现,北京历年雾霾天气出现在主气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的比例较高,当客气厥阴风木、太阴湿土加临时易产生雾霾天气[3]。根据五运六气理论,2013年出现雾霾的天气原因是“厥阴司天,风淫所胜,则太虚埃昏,云物以扰”。2014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在泉,其雾霾反复的气候原因是“凡此少阴司天之政……终之气,燥令行,余火内格,肿于上,咳喘,甚则血溢,寒气数举,则霿雾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

2.2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异常温热气候对SARS疫情的发生和加剧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以SARS发源地广东省为例,2002年高温气候明显,全省各地气温比常年平均增加0.4~1.8 ℃,2003年一季度华南区域平均气温与历年同期相比,气温一致偏高[4]。另一方面,在此异常气候下,出现了气温骤升骤降并伴暖湿的天气。研究显示,SARS爆发前后有明显的冷空气活动[5]。突发的剧烈冷空气活动不仅降低人体免疫力,亦使SARS-CoV更易低空滞留,增加感染机会,从而加剧疫情。研究表明,我国不论北方或南方,SARS发生、传播流行至消亡的全过程均与特定的气象条件有关,尤其较高气温[5]。这与SARS-CoV对温度敏感有直接关系,气温偏高适宜SARS-CoV繁殖与传播。

我国古人已注意到异常气候与传染性疾病密切相关,如《礼记·月令》“孟春行秋令,则其民大疫;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疫病;仲夏行秋令,民殃于疫;孟秋行夏令,民多疟疫”。据统计,我国发生的300多次大疫灾中,以春季为最多,其次是春夏之交[6]。从运气学角度而言,传染性疾病的出现以客气为火气加临的时段可能性最大[7]。SARS亦基本符合这一规律,其发病季节南方以冬春为主,北方则以春夏为主。2003年1月属SARS爆发初期,乃壬午年癸丑月。按运气理论,壬年为阳木,阳风为主,午为地支,为君火,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壬午年木运太过,癸丑月客气右间少阳相火加临[8]。

按运气学分析,同样以广东省为例,2003年2月是SARS爆发的高峰期。2003年为癸未年,初之运主运为木,客运是火,初之气主气、客气皆为厥阴风木,以气加运,是以木加火,且因上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主时之郁火,形成风温的大气候。然而,癸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大运火运不足,早春天气偏寒,司天之气又逢太阴湿土,致风、温、寒、湿四气会聚而发病。

总之,雾霾和SARS均好发于冬春时节,二者的运气特征有所重合,如均有太阴湿土司天、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主气为厥阴风木等。雾霾在太阴湿土司天、少阴君火司天、厥阴风木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主气为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以及客气为厥阴风木、太阴湿土加临时出现的比例较高。

SARS是由庚辰年的燥、热伏邪“三年化大疫”而引发的“金疫”。SARS发病初期在2002年底,本年乃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冬季出现应寒反暖的“暖冬”气象,形成风温的大气候,疾病发展势头相对平缓。2003年是癸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水运不及,则火必旺,二之气(3月21日-5月21日)的主客气都是少阴君火,正是寒湿之气为主而兼有风温,四气并存,从而形成了SARS的大规模流行的高峰时段。

3 发病体质比较

雾霾不具传染性,其存在于大气中,致病较为隐匿,体质强者不易致病,因此,正虚是雾霾致病的内在基础。雾霾中细小粉粒状的飘浮颗粒物可直接通过呼吸道进入支气管,甚至肺部。其引起的疾病主要是呼吸道疾病。因此,素体气血不足及素有肺系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是雾霾的易感人群,尤其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患者,雾霾天气可诱发、加重其基础疾病,使疾病加重、恶化。

相对于雾霾,SARS与机体是否患有肺系基础性疾病并无关联,且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大范围流行性,起病急骤、病势凶猛、传变迅速。结合SARS发病原因、传染途径、临床表现等,可属中医学“疠气”范畴,清代吴又可在阐述疠气致病时指出“其年气来盛厉,不论强弱,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强调疠气致病力超过了人体的正气则感邪发病,不论年龄,不分强弱,互相染易。

4 邪气特征比较

雾霾是外来邪气,兼具伏气的部分特征,表现为人体感邪后,当时未发病,但正气已伤,伏气潜藏,触则发病。雾霾亦可诱发旧疾,内外相引,新老病皆作。雾霾还具有疠气的部分特征,表现为在雾霾严重期间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数增加,具有一定的群发性,且患者症状相似,即《素问·刺法论篇》所谓“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SARS是一种由SARS-CoV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但其流行病学规律及机制仍不清楚。SARS属伏气温疫,乃先有体内燥热伏气,复感非时疠气而发病,疠气藉非时气而入侵,得伏气而鸱张。

雾霾与SARS邪气特征均包含毒性、燥性和湿性,但仍有差异。

4.1 毒性

雾霾属环境毒,含多种有毒成分、颗粒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烴类物质,以及铅、汞等重金属。这些有毒物质会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导致哮喘、肺癌、心血管疾病等。我国雾霾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污染程度重的特征,因而雾霾致病范围广泛,且以工业发达和人口稠密的地区为主。从中医学角度而言,雾霾具有热毒特征,患者多见牙龈、咽喉肿痛,胸痛,发热,甚或高热不退,持续时间长的特点[2]。

SARS-CoV是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所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统感染,也可感染肝、肾、心及眼睛等。从中医学角度而言,“毒”为其突出的邪气特征,有学者从病因出发,从毒着眼,提出本病的致病邪气是湿毒、臭毒,故有“湿毒疫”“臭毒疫”“肺毒疫”等称谓[9]。SARS属疫疠之气,毒性峻烈,发病急骤,具有强烈的危害性。SARS疫毒犯肺,引发伏邪,热盛邪实,症见高热汗出不解、干咳咽痛、喘粗憋闷等系列热毒壅肺症状。若热毒炽盛,可逆传心包,甚则内闭外脱。此外,SARS疫毒往往与痰湿热瘀等交织,导致湿浊痰瘀毒阻于肺络。

4.2 燥性

雾霾多发于秋冬,燥为秋令主气,肺属金,同气相求,故雾霾具有燥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有“燥胜则干”,故其临床表现有燥伤肺络证[2];又燥性干涩,化火上扰清窍,燥伤肺津,可见口鼻干燥、干咳、黏痰难咯,甚或痰中带血丝、大便干、舌红少津等。

SARS亦具有燥性,干咳是其主要症状之一,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根据运气理论,2002年为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之燥火是伏气,2003癸未年疫毒挟时气引动伏气,燥火伏郁于内,寒、湿浸淫于外,导致SARS内燥外湿、内热外寒的证候特征。研究表明,在SARS病例中,燥金类症状所占比例最大,而SARS兼湿患者舌质多红、苔虽厚腻而又每见裂纹,亦是内燥外湿相兼的表现[10]。

4.3 湿性

雾霾具有湿性,霾在古代又称作“蒙雾”[11]。关于雾之湿性,《叶选医衡》曰:“湿者,天地间阴阳蒸润之气也。所感之由,或由雾露之侵,或因阴雨所客。”《医贯》“有在天为湿,雨雾露是也”。现代学者亦将雾霾归为湿邪,认为雾霾的病邪特征为湿毒[12]。雾霾袭肺,湿阻气机,肺气失宣,可见咳嗽、咳痰等症状。

SARS湿性包含内湿和外湿,内湿除了表现在痰湿阻肺外,还突出表现于湿伏膜原。湿热秽浊伏于膜原,邪在半表半里,热处湿中,湿遏热伏,胶结难解,故见发热兼夹湿之证。阳气闭郁于内,则壮热不退;气机受阻,难于布达四肢,见肢体困重;湿困中焦,气机升降失调,见脘腹痞满、苔厚如积粉、脉濡缓等。SARS的外湿源于2003年早春司天之气又逢太阴湿土,《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太阴司天,湿淫所盛”,天气比往年同期更为寒冷潮湿,可见外有寒湿浸淫,内有痰湿阻肺、湿伏膜原,内外湿相互引动。

可见,雾霾与SARS有毒、燥、湿三性,皆经口鼻而入,以肺系损害为主,可大范围流行。因此,雾霾具有SARS的部分疠气和伏气特征。此外,雾霾存在于大气中,日常熏人,潜伏期较长,对人体的损害具有不确定性,且雾霾天气令人产生沉闷、压抑的感受,加之雾霾天太阳光弱及气压偏低,使人易出现精神疲惫、情绪低落,刺激或加剧心理抑郁状态,而情志因素常常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使气机郁滞,脏腑失和。同时,雾霾天气气压降低、近地层紫外线减弱,使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骤增、空气流动性差,有害细菌和病毒的活性增强,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导致空气中病毒浓度升高,使疾病传播的风险增加。

5 温霾相加可能诱发新型烈性传染性疾病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二者最突出的共性在于皆好发于冬春时节,其邪气经口鼻而入,以肺系症状为主,均可大范围流行。由此可推测,一旦雾霾与SARS爆发期相似的异常温热气候相结合,即温与霾相加,可能会诱发一种新型烈性传染性疾病——温霾。

5.1 发病条件

温霾的发病时节可能在冬春季,雾霾天气严重,且气温较往年更高,并伴有突发明显冷空气活动。在运气学上,温霾可能发生于太阴湿土司天、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主气为厥阴风木,以及客气为火气加临的时段。素体气血不足,以及素有肺系基础性疾病的人更易感邪发病。

5.2 发病特征

温霾的致病邪气可能属于有形之邪,包含大量的颗粒物及吸附的毒素,具有伏气、疠气的特征,且具有毒、燥、湿三性,可通过口鼻皮肤等入侵人体,以肺部为主要病变部位。邪气犯肺,引发伏气,可致肺气失宣,气机升降失调,肺不化气,津液不通,内生痰饮,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邪气可停留于肺脏深处,阻滞气机,耗气伤阴,损伤肺络,致气血运行受阻,瘀阻肺络。疾病中期可能出现邪伏膜原,引起中焦湿热证。若病邪毒力强大,可致患者急性起病,症见高热、咳嗽剧烈;热陷心包,蒙蔽心窍,则见神昏谵语等。有研究指出,SARS可能作为一个新的季节性传染病再度来袭[13]。因此,不排除温霾可能属于SARS类新型烈性传染性疾病。

6 对温霾的预警和应对措施

环境污染与异常气候联合导致的新型传染性疾病,是现代传染性疾病模式的主要形式。如上所述,温霾可能隶属于环境污染与异常气候联合导致的新型传染性疾病,因此,提前开展相关的中医预防学研究势在必行。虽然传染源的病毒繁多,且不断变异,但只要条件具备,很可能会引发温霾,因此,当以下3个条件同时出现时应引起高度警惕:①出现冬春季的严重雾霾天气;②冬春季的气温较往年更高;③有太阴湿土司天、少陰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主气为厥阴风木,以及客气为火气加临的运气特征。在此背景下,一旦发现或怀疑本病,如患者出现起病急,以咳嗽、咳痰、气促等呼吸道症状为主时,应尽快上报,并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及时采取控制疫情的措施,包括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运行严密的疾病监察机制,对温霾病毒进行基因检测,研制新的快速诊断测试病毒的方法及治疗方案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和早治疗。

参考文献:

[1] 常兰,汪曦,陈仁杰.不同室内环境中PM2.5浓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上海预防医学,2014,26(3):133.

[2] 张沁园,刘静,张思超,等.浅论秋冬季雾霾期呼吸系统疾病的辨治[J].山东中医杂志,2014,33(2):83-84.

[3] 王昌忠.运气理论与气象疫病的关联性分析初步[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4] 周岁峰,曲敬来,高雪,等.SARS疾病中医病因学探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4):223.

[5] 张强,叶殿秀,杨贤为,等.SARS流行期高危气象指标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6):647-648.

[6] 王文远.古代中国防疫思想与方法及其现代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7] 顾植山.疫病钩沉——从运气学说论疫病的发生规律[M].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4.

[8] 刘敏雯,钟世杰,刘涛.103例SARS患者发病的中医时间和运气学说特点[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3,10(4):210.

[9] 张少卓,陆小左.SARS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概述[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S1):114.

[10] 顾植山.伏燥论——对SARS病机的五运六气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2):84.

[11] 王湉湉.风霾与雾霾:试论中国历史时期的“霾”[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6.

[12] 刘娜,朱雪,张伟.从“毒邪”论雾霾[J].环球中医药,2016,9(9):1077.

[13] 俞顺章,谈建国,穆丽娜.影响SARS爆发和流行的气象因素浅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3,15(12):600-601.

(收稿日期:2017-09-27)

(修回日期:2017-11-07;编辑:梅智胜)

猜你喜欢

雾霾
新德里雾霾
可以消除雾霾的新型无人机
归因、归责与灾难——基于雾霾与地震的比较分析
城市立体绿化建设是抵御雾霾的有效途径
模拟雾霾对输电线外绝缘影响的试验研究
从雾霾中突围
雾霾的中医认识及其防治
雾霾下的清晰
郑州低空逆温特征及其对雾霾的影响分析
工程咨询在防治雾霾中要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