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分析新会计准则实施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影响

2018-07-12朱玉冰

时代金融 2018年29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准则损失

朱玉冰 王 冰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吉林省分行,吉林 长春 130012)

新会计准则的出现是我国会计政策上的一大变革。对于国内金融企业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会计核算工作,也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从某个方面来看,在新会计准则实施之后,新的贷款损失准备在确认和计量方面都与以前存在巨大差异,其理念和方法发生了重大改变,这些很大程度地影响了金融资产减值准则的有效执行。商业银行处在这样的过渡期中,受到各个方面的约束和限制,目前执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效果不尽理想。

一、关于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现行规定

近几年来,我国在拨备制度的构建这一方面加快了速度,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法规、指引等,其中包括《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以及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等,这些法规、指引都对银行拨备的定义、种类以及范围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当前,具有中国特色的拨备制度开始初步形成。

与此同时,自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运行以来,国际准则的建设与推广步伐也在逐渐加快。其中,欧盟、新加坡、澳大利也等国家从2005年开始就已经在正式施行相关的国际会计准则了,其中包括《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这种与银行拨备密切相关的准则。而财务部所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有关贷款损失准备的规定也与上述的国际准则是完全接轨的。不过,这项准则现在暂时只在上市银行或者是拟上市银行中使用,与上述的法规一起构成了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

二、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在新会计准则下的变化

(一)可能会导致准备水平提高

新会计准则跟老会计准则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新会计准则中,有关贷款损失准备的内容引入了时间价值,有关贷款损失拨备金额的确定也开始采用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在这种方式下,减值准备的计算会变得更加科学和合理,但是计提减值准备的工作却也变得更加复杂。根据商业银行目前的一些实践结果可知,按照新会计准则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要远远高出按照贷款五级分类计算出来的结果。换句话说,按照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方法计算出来的贷款损失拨备金额要远远高于按照未来可回收金额计算出来的减值准备。而且,预计发生减值到到期的时间越长,那么贷款减值准备应该计提的金额也就越大。

(二)降低了商业银行利用贷款损失准备来操控利润的可能性

在之前的会计准则中,商业银行是可以利用贷款损失准备来操控实际的利润的。但是,在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之下,只有有客观的证据表示某项贷款可能会发生减值的,才能够对此进行计提减值准备,当贷款被确认了减值损失之后,若是又发生了某些原因表示这项贷款的价值已经恢复了,而且恢复的事项跟当初确认损失的事项之间存在某些联系。那么,这笔已经确认的减值损失也应该进行转回,并且计入到当期损益当中。由此可见,新会计准则是重视已冲销贷款损失收回的实际证据的,这也就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商业银行操纵利润的可能性,将会计计量的及时性、客观性以及准确性进一步深化。

(三)报表的制定发生变化,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项目不再出现

相对于之前的会计准则而言,2018年新实施的新会计准对于财务核算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规范性要更加重视,但是却对于发票之类的税务问题不再那么看重了,只是作为一种必要的关注点而已。而且,在新会计准则下多制定的报表中,有关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也不再出现,这些项目都会根据实际的业务性质,分别计入到预计负债、预付账款等项目当中去。毫无疑问,这些项目的改变,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制度的顺利开展。

三、针对新会计准则制度的影响而应该做出的改进措施

(一)了解商业银行在贷款损失准备方面的问题

为了使得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能够尽快跟进新会计准则制度建设的步伐,就应该先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了解商业银行在贷款损失准备方面的问题,以及国外监管部门的实践。可以总结执行新的准则所遇到的问题或矛盾,了解国外的商业银行在贷款损失制度方面的做法以及有关监管部门的具体要求和规定等。从而为新的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普及执行做好有关的数据准备工作。

(二)出台新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

在做好调研之后,要对于所得到的情况进行充分地分析,并据此出台新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这样一来,就能够为商业银行在计提贷款损失方面提供一种可操作性的指导。另外,在出台新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之后,也应该注意相关的监管政策要和会计制度之间保持协调,保证在提高监管工作有效性的前提下,又不会增加商业银行的实际负担。

(三)要加强对制度基础的研究

在出台新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之前,还要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制度基础、业务基础、管理基础和财务核算基础的研究,充分地了解到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在各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对此,应该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对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新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的颁布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确保新的指引能够发挥出好的作用。

(四)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在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之下,商业银行就应该充分地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尤其是在评估贷款损失组合的时候,一定要对于宏观经济和实际的市场环境具有较强的预见能力。只有市场把握能力强,才能够对宏观经济周期的调整方向进行合理的把握,从而对宏观经济的走势进行判断,为评估贷款组合损失工作提供具有指导性的意见。

总而言之,在新会计准则实施之后,传统的金融会计观念开始发生改变,会计计量的方式也开始发生改变,但是,总的来说,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也充分地提高了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工作,尤其是风险管理相关的核算工作的规范性。对于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制度这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确保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准则损失
胖胖损失了多少元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玉米抽穗前倒伏怎么办?怎么减少损失?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一般自由碰撞的最大动能损失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损失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混凝土强度准则(破坏准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