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城市在吸引人才中可实行的住房调控政策

2018-07-12庞德忠

时代金融 2018年29期
关键词:住房问题适用房廉租房

庞德忠

(北海职业学院,广西 北海 536000)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每一个城市都希望能吸引大量的人才,以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怎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呢?每个城市的都有不同的政策措施,把人才吸引过来了,怎样才能把人才留住呢?很多城市都有“吸引人才容易,留住人才很难”的问题。想要留住人才,除了工作条件方面的吸引力外,住房问题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自2017年起,全国有约20个城市与地区相继发布了引进人才的新政策,除了南京、兰州、合肥和郑州等省会城市,甚至包括很多三、四线城市。在引进人才优惠政策中,不同的城市与地区的政策各不相同,有提供科研经费的,有落实城市户口的,有发放生活补贴的,但优惠政策中的最吸引人才注意的还是住房的优惠调控政策。

在住房调控政策中,不同城市的方法也不一样:以济南为例,将对企业新引进入户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按照每月1500元、1000元的标准连续发放三年的租房补贴。而在珠海,博士后可按非户籍居民家庭标准执行购房政策,且不需要提供纳税和社会保险证明。南京则直接取消了户籍限制,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硕士及以上学位、高级职称(含副高级和正高级)、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视为本市户籍,可购买一套住房。有的城市则直接取消部分区域限购,比如兰州市。西安的人才安居实施细则条例有购房最高补贴100万元,人才公寓5年后赠与个人的优惠政策。准备建成自贸区的海南省也加入“抢人大战”,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等人才均可在海南省入户,自落户之日起在购房方面享受本地居民同等待遇。每个城市的住房政策都有独特的地方,也吸引了很多的优秀人才。

各大城市间的“人才争夺战”在不断白热化,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住房优惠政策也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有新的亮点出现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吸引优秀人才的注意。但是,城市在实施各种住房优惠政策的时候,既要向引进的优秀人才倾斜外,也要兼顾社会各群体的公平性,照顾不同的群体。除了以上相关政策,还有什么好的政策呢?以下几个可实行的住房调控政策可供参考。

一、土地出让金、相关税费的减免

2000年以来,全国各大城市的商品住宅用地拍卖价格越来越高,不同城市新的“地王”不断出现。土地成本高了,也造成了房地产价格越来越高,购买一套商品房成了很多家庭的生活负担,特别是刚毕业的年轻人。

根据我国的国民收入情况,购买房屋的时候,消费者最关心的的是房地产价格,也称房价。房价里包含了土地价格,建筑物建设成本、各种税费以及开发商利润等。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建筑物建设成本、开发商利润由开发商控制,土地价格和相关税费则上缴政府。土地价格也叫土地出让金,开发商在楼盘开发建设前通过招拍挂等方式获取楼盘开发土地的时候,已经向政府交纳了土地使用权的出让金,分摊到建筑面积上就叫做楼面地价。

根据房地产市场房价成本规律,商品房价格的构成一般是按照“3+3+3+1”的比例,即“30%的土地成本+30%的建安成本+30%的相关税费+10%的开发商的利润”。例如,某个楼盘的房屋单价是每平方米50000元,那每平米房价里就包含土地出让金、相关税费等开销各15000元左右,共30000元。那么土地出让金、相关税费等费用占了房价很大的一部分,大约60%的比例,这部分属于政府的收入,因此可以对这一部分的费用进行调整。为了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能够买得起住房,让他们在城市里更安心工作,在城市引进的人才购买商品房的时候,政策可以向购买首套住房的人才群体倾斜,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房价里所含的土地出让金和契税、交易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进行减免,根据不同层次的人才,在购买首套住房时可以全部或按一定的比例返还土地出让金及相关税费。这样,房屋的总价就会降低很多,给外来人才降低了安居成本,就会让外来的人才在能够在城市定居下来。为了防止炒房,仅限于首套自住的住房,并规定在一定的年限后才可以转让,这样,既能留住人才,又可以抑制炒房行为。

二、加大保障房的建设

各个城市在大量建设商品房的时候,为了解决城市中低收入者群体和平均住房面积较小的家庭,也同时建设了部分保障房。保障房主要包括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主要出售给城市里有住房困难的家庭,符合相关条件的家庭用较低的价格就可以购买,经济适用房的土地性质属于划拨,由政府免费提供,相对于商品房的市场价格,经济适用房价格便宜了很多,但转让等权利会受到一定的年限限制,需要5年以后方可转让。廉租房一般有二种表现形式,一是由政府出资建好房屋后,再以较低的租金租给住房困难户,且比市场租金低很多,二是由政府以租金补贴的形式发放给住房困难户,由他们租赁社会房屋居住。目前,各城市里以第一种形式为主。

根据我国的城市住房相关政策,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都有特定的供给对象,主要面对的都是城市里低收入、家里人口较多、人均住房面积较少的家庭,并且都要经过严格的申请和审核等程序,能够获得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群众比例不大。虽然有部分城市也面向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或刚毕业的大学生,但这一部分比例比相对较小。

因此,政府可以加大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规模,同时将申请的范围扩大,把城市吸引过来的人才群体也纳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供给范畴。让有家庭的外来人才以较低的价格购买经济适用房,或者给他们提供较低租金的廉租房,让他们更方便的安家,解决他们家庭住房问题。对于单身的青年人才,可以发放适当的租金补贴,让他们租赁社会房屋居住,暂时解决住房问题。

三、社会企业力量

根据相关报道,小米科技有限公司和万科房地产公司准备合作开发北京海淀区永丰自持地块的房地产项目。项目建成后,小米员工可以用市场一半的价格购买房屋,但无法获得产权,也不能在市场自由交易,只可在小米公司内部流转。虽然没有获得完整的产权,但以较低的支出就可以获得了房屋的长期居住权,减轻了企业员工很多的负担。这部分支出占工资的比例不会很大,生活的压力减少了,幸福感会提升。这是解决城市引进人才的住房问题的一个很好办法,同时也要求企业要配合政府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提高企业员工的住房福利,减轻政府引进人才政策在住房方面的压力。

除了小米公司的这个模式,很多企业也有自己独特的方式解决引进人才的住房问题,像珠海的格力空调公司,就企业自己花钱建员工宿舍楼免费给员工居住,只要你不离职就可以一直住下去,退休的时候,房子也是你的。杭州哇哈哈公司就对申请经济适用房的员工进行金钱补贴,淘宝公司把公司建好的房子按市场价格的60%卖给员工,腾讯公司则对购买首套住房的员工免息贷款,京东公司免费提供宿舍给员工居住。他们都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了员工的住房问题。当然,这些企业都是我国较大规模的公司,经济效益都比较好,员工的福利也高,自己有能力解决员工的住房问题。所以他们能够吸引到大量的人才来企业工作,在招聘的时候也有较大的吸引力。在很多城市里,一些比较有经济实力的公司也可以这样操作,招聘条件里用优惠的房价政策吸引高层次的人才过来,让来公司工作的人才花较少的钱就能解决住房问题。住房问题解决了,引进的人才就会安心的工作,减少人才的流动性,对企业来说,是一大好事。企业会发展得更好,城市也会变得更好。

人才是国家的未来,让人才健康发展是社会的一大责任。如何减轻城市吸引过来的人才的生活负担,是每个城市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他们购买住宅商品房的时候,给予他们更大的优惠政策和帮助,让他们更轻松的面对生活,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生活中去,国家才能更加的繁荣进步。

猜你喜欢

住房问题适用房廉租房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经济适用房法律问题研究
商品房去库存压力下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思考
浅谈我国农民工住房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析廉租房及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
经济适用房何去何从?
现阶段郑州市经济适用房客户群分析
以惩罚穷人的方式防止富人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