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石油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控制

2018-07-12陈文宇

时代金融 2018年29期
关键词:物资石油流程

陈文宇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湛江分公司,广东 湛江 524000)

物资采购作为石油企业运营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来源所在,这一工作的实际开展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石油企业自身的运营活力与发展潜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我国工业化建设的水平高低。特别是基于复杂多变且竞争激烈的现代化工业市场,各石油

企业必须全面提升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开展的精细化、规范化水平,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而如何实现这一目的,就是本文理论研究的重点所在。

一、研究背景概述

本文立足于我国石油产业的发展实况,探讨了石油企业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就如何提升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开展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提出了一定的建议。之所以要研究这一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物资采购是石油企业运营与发展的关键业务,是影响其经营效益与发展趋向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作为生产经营型企业的石油企业,在原材料、设备以及零部件的采购方面支出了企业50%及以上的资金,换句话说,物资采购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效应[1]。据法国埃尔夫石化公司的测算结果,石油企业每节约5%的采购成本,就相当于为企业增加了25%销售额所得利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物资采购成本控制要点的落实,有利于大幅增加企业的经营效益。如此一来,企业一方面可以降低产品售价,进而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与占有率,同时也可以为其科技研发以及消费者服务投入更多的成本,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与市场形象,助力企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伴随着我国工业领域规模扩大化、理念多元化、价值集成化发展,各石油企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加大对物资采购成本的管理力度,是助推石油企业高效运营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手段,也是提升我国现代化与工业化建设活力的有效途径。

二、石油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控制现存问题探析

(一)供应商管理不规范

现阶段,就我国各石油企业物资采购工作的开展实况来看,相关主体在对采购成本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分析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供应商这一要素的动态跟进与有效维护,未能立足于自身原油生产的实际物质需求,选取相应的供应商,制定合理的采购方案,并与其建立起较为稳定、长效的合作关系,这就使供应商的垄断行为成为十分普遍的一个现象,石油企业同供应商间出现了不平等交易问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石油企业效益的提升[2]。

(二)采购人员素质低下

实践表明,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石油企业并未配备专门的物资采购人员,往往由一些非专业化的岗位人员顶替,这些主体不能熟练掌握原油生产的各个环节中设备物资的具体用途以及质量标准,因而所购进的物资设备很难满足原油生产的现实需要,这就加大了生产过程中物资维修、养护的成本。除此之外,许多采购人员并不具备较高的计划制定与市场调研能力,因而在物资采购过程中缺乏前瞻、系统的目光,未能牢牢把握不同供货商的供货方案、报价标准、行业信誉以及综合实力,在合作谈判过程中容易陷入纯价格论的误区。

(三)监督工作明显缺失

石油企业物资采购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还需要对采购所涉及的不同流程进行全方位监督,从而全面提升物资采购成本构成的合理性,避免出现以权谋私的现象。一方面,现阶段我国在该领域缺乏强有力的立法,这就给违法犯罪分子提供了土壤。另一方面,各企业缺乏一套科学、完善且强有力的管理监督机制,因而石油物资采购的具体流程、质量标准以及细节要求缺乏明确规定,实际工作的开展随意性较强。

三、石油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控制优化策略探究

(一)加大专业采购人员培养力度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特别是基于石油企业物资采购所凸显出的内容繁杂、流程众多且专业要求高的特点,因而各企业必须重视对采购人员的引进与培训。这一目的的实现,一方面需要各企业把好采购的用人关,明确相应岗位的用人门槛以及工作标准,坚决落实持证上岗或者是考核用人的雇用原则,避免出现任人唯亲或者是随意指派的不良现象,从源头处提升采购队伍的专业性[3]。在此基础上,应当加大对相关人员的理论培训与实践指导力度,可以借助于定期或不定期的人员培训活动,例如统计知识和技能培训、职业素质教育、岗位道德教育等,使其可以明晰自身的职责与使命,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管理能力、创新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实际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需要。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大对参与物资采购人员的监督与管理力度,在人员管理层面落实岗位责任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在企业内部营造起良好的竞争管控氛围,助力实际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

(二)积极转变原有物资采购理念

人们常说: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换句话说,要想全面提升石油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控制的科学性、有效性,首先必须从思想层面重视物资采购成本控制的开展价值。这一目的的实现,需要石油企业加大对不同岗位人员的宣传教育力度,全面学习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的《国有工业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暂行规定》,并将其对企业采购活动的具体规定与要求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采购人员工作的开展必须基于全方位的市场调研,即对物资成本进行多层次的分析,借助于对采购策略的探讨与采购事项的评估,最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利用,避免陷入一概而论式的盲目采购。除此之外,针对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突发情况,企业应当对其存货进行有效控制。一旦出现存货成本过高的现象,应当尽快降低库存,将企业的经济损失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三)全面规范石油企业采购流程

现阶段,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下,石油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必须基于对采购流程的全面规范。这一目的的实现,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首先,应当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且强有力的采购流程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明晰供货商的选择标准、供货地点以及运送方式的配置,并且落实灵活选取、集中采购的工作开展模式,从源头处降低物资采购的成本投入[4]。其次,供货商的选择绝不能局限于其所提供的材料与物资报价,而是在综合考量不同供货商所提供报价方案、行业信誉、运营规模、综合实力的基础上,选择出最优的供货商,并同其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应当落实统一管理、共同参与、规范操作、有效监督的工作开展原则,以制度的形式明晰石油企业物资采购的具体流程、质量标准以及细节要求,并且明确不同岗位人员在这一过程中的权限与职责,将这一工作开展的细节性要求落到实处,为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支持。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大对这一工作开展的监督管理力度,各石油企业应当把握自身的市场定位及发展趋向,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专门的物资采购价格、质量监管部门,实时跟进并全面监控不同批次物资的质量、价格、性能等要素,并且依托于健全的管理制度以及监督流程,对从事物资采购的工作人员进行科学评价与有效奖惩,最终在企业内部营造起良好的竞争监管氛围,为实际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总而言之,石油作为我国工业化以及现代化建设的能源支撑所在,相关企业内部的运营与发展状况如何,深刻影响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水平高低。而其物资成本控制的状况如何,也在很大程度上彰显着石油企业自身的运营活力与发展潜力,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联密切。基于此,各石油企业应当加大对这一工作开展的重视力度,从加大专业采购人员培养力度、积极转变原有物资采购理念以及全面规范石油企业采购流程等层面入手,提升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助力我国石油行业的全面、高质、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物资石油流程
石油石化展会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奇妙的石油
被偷的救援物资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救援物资
PKPM物资管理系统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