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的有效性探究

2018-07-12张立洁

时代金融 2018年29期
关键词:经营机制设计

张立洁

(山东天健正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山东 潍坊 261000)

就国内企业的发展历程来说,提升企业内控水平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帮助是较大的,企业属于一个有机整体,要求所有人员的支持方可得到长远发展。为此,企业经营的好坏是能够由个体的服务能力来判定的,若企业可以实施良好的内部控制,不仅能够防止企业在经营环节所面临的风险,还能够促进企业内部调整的进度。就企业长远发展角度而言,可以帮助企业及早实现伟大目标,当前企业若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从内部控制方面着手,如此方可更好支持企业开展各项工作,并妥善处理企业在经营阶段所面临的各种难题。

一、企业内控的概念

内部控制的含义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及成熟起来的。企业内控主要指企业为保障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资金的安全完整及有效利用,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避免徇私舞弊现象的出现,实现预期目标及效益,推动企业良好运行,而在企业内采用科学的组织规则及各种调控方法,包含企业内控环境、风险评价、监督决策、数据及传递和自我检查等内容,是企业经营及管理中十分关键的基础内容。

企业内控机制的执行体现了现代化企业管理能力,其通过调整、沟通及协作,采用特殊的方式、措施及流程,通过标准化控制方式,对企业内各层面的财务工作加以控制及监督,并把少数、分散的财务工作结合起来,对实现财务控制目标及保障企业资金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所以,设计一套完善、系统标准、切实可行的内控机制,并有效执行是企业逐渐发展壮大的核心保障。

二、企业内控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内控机制贯穿在企业生产管理的整个过程,是个多角度的整体。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体系设计时,一定要妥善处理控制环境、管理活动、数据与沟通、风险评价与监督这几种因素与其他环节的联系,将各项业务循环及部门的子管理平台有效组成一个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以确保可以全面、精准的控制企业生产活动的全过程。

(二)经济效益性原则

经济效益原则主要指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所消耗的成本及费用需低于未开展内控所形成的损失,即企业开展内部控制所取得的效益需超过所耗费的成本及费用,唯有基于该种原则,内部控制策略方可有效施行。根据经济效益原则,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机制设计时,应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不仅要兼顾到内控给企业所带来的总体效益及效率,还应当考虑设计与执行内控工作所消耗的成本及费用,需将实施内控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维持在标准比例上,尽量以最低的成本及费用获取最大化效益。

三、企业内控中常见的问题

(一)管理人员控制思想薄弱

尽管国家已认识到企业内控存在的不足,并已发布相关政策能够有效调控企业内控工作,但因为企业管理人员缺少控制观念,造成许多国家发布的内部控制制度无法有效实行。主要因为企业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企业内控的重要性,且缺少现代企业经营所需的创新意识,企业管理人员无法明确指导企业内控方向,企业内部职工更无法团结一致为企业内控工作作出努力。因此企业内部应当处理企业管理人员控制思想单薄的局限性,为企业建立出科学的内控机制,提供科学的技术及思想指导。

(二)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企业内控机制不健全是造成企业内控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我国大部分企业对制定内控机制未引起高度重视,导致许多企业始终在实施传统的管理方法,无法紧跟现代化经济发展及竞争脚步。因此许多企业无法科学预测出风险来源,也无法及时规避企业生产经营中隐藏的风险,导致企业内部资产控制出现较大的漏洞,极大影响到企业的顺利经营及发展战略的确定。为此,企业应当及早处理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的缺陷,并转变传统的运营模式,使企业可以更快提高内部控制执行效果。

(三)内部监管机制不当

企业若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在创建内控体系的同时,也应当创建出企业内控监管系统,通过建立科学的内控监管机制,促进企业各项活动的进行。要想提高企业内控执行的有效性,应当从人员方面着手,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还能够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活动,如此有助于建立健全内部监管机制。若企业缺少良好的监管执行力,企业的经营将十分散乱,并且不利于各项制度的落实,因此,许多企业当前的首要工作就是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内控监管机制执行的有效性。

(四)企业内控执行不全面

企业内控执行不全面的主要原因来自于管理人员,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一般会为企业的经营建立完整的计划,但是忽视了对企业内部尽心调整,如此就造成企业内部产生诸多漏洞,而且企业很难实现预计的发展目标;此外,由于诸多人员缺少良好的自控观念,无法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造成整个企业缺少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为此企业内控工作执行率很低,一般无法形成预计应有的效果,所以需要在企业内部宣传内功思想,并采取各种评价机制,建立企业内控制度,由此提升企业内控执行力及经营效益。

四、保证企业内控设计和执行有效性的途径

企业唯有遵循内部控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并采用科学的设计方式,方可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内控机制。但不管内控机制设计的怎样完美,若企业缺少有效的执行,其结果仍然不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足。由此,为了有效执行内控机制,企业要采取多种措施来保证其贯彻实行。

(一)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内控思想

企业内控执行的好坏取决于人员控制思想及行为,而企业领导者对内控的关注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者的基调,直接关系着内控机制的有效执行。就理论上来说,内控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由于企业最高领导者管理的随意性和相互串通。由此,强化对企业领导者的内控宣传,提升他们主动执行内控的思想就显得十分关键。首先,要加强各级领导者对内控的认识,以领导带头作用为内控的有效执行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另外,建立“以人为本”的控制思想,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种培训工作,提升对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建设意义的认识;最后,把责任风险直接和各级领导层相结合,根据领导分工进行纵横监控,确定职责,适当授权,进而实现各司其职、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的管理目的。

(二)完善企业内控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增长,内控力度变成市场评估企业经营的核心指标,而且,企业内控也是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形式,因此我国企业若想紧跟市场经济发展的脚步,使企业取得更好的经营,就必须完善企业内控机制[1]。由于企业的经营需要迎合市场环境的变化,方可找到更多的商机并总结出企业经营的规律,由此得知,企业在优化内控机制时,科学的预测市场经济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企业能够深入研究内控理论,并结合企业内部具体情况建立出各种管理计划,例如能够通过确定各部门分工提升企业内部活动执行水平,全面落实企业内控制度,为企业营造更大的经营空间。

(三)优化企业内部监管制度

企业若想建立健全内控体系,对企业内部进行严格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首先,企业的经营发展离不开所有人员的努力,因此内部监管工作需要从所有人员方面着手[2]。企业要定期培养人员的业务素质,制定健全的企业内部监管制度,如此企业就可以及时发现经营过程存在的不足,企业内部能够对这类问题加以分析与总结,这样有利于提升企业内部活动的执行效果。而且优化企业内控监管制度,能够使企业职工有一定的紧迫感,职员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工作效率。另外,企业能够通过提高职工的创新思想,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并贯彻落实企业内控工作。

(四)创建良好的内控环境

创建良好的内控环境是企业进行内控工作的基础保障,企业内部职工工作素质的提升及企业内控力度的增加,均有助于企业迎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若要创造出良好的内控环境,企业需定期组织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职工充分认识到企业内控的作用,并且提高职员的工作热情[3]。同时,企业在优化内控机制时能够适当提高企业的人才选聘标准,保证企业具有一支高质量的工作队伍。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国际化进度的逐渐推进,制定健全的内控制度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足的重要选择,但是企业内控在具体设计及执行过程是非常繁琐的,为此,企业在设计内控制度时需严格遵循内控设计的相关原则,根据企业实际状况,并采取科学的措施,保证内控的贯彻执行,由此确保内控可以渗透于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令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更为规范化。

猜你喜欢

经营机制设计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