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2018-07-12苟文丽大同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消费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贷后消费信贷信用

苟文丽 大同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消费信贷业务及其风险管理现状

(一)消费信贷业务现状

消费贷款是我国商业银行向自然人发放的用于消费(非经营性目的)贷款。主要用于房屋及其装修、汽车、旅游、大额耐用品等方面。区别于其他贷款品种,消费信贷业务具有贷款金额小、贷款期限长、单笔风险系数较低的特点(张琪,2016),虽然起步较国外晚,但发展比较迅速。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对于我国零售实体经济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孟长安,2017)。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一季度末我国金融机构消费信贷收支人民币合计约为32.95万亿元,占我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收支的比例为26.36%,比2015年末增加了13.99万亿元。其中存款类金融机构消费信贷收支人民币合计约为32.38万亿元,占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收支的比例为26.04%,比2015年末增加了13.72万亿元。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主要有资产风险管理、负债风险管理和综合风险管理(王志强,2016)。基于“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经营原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重点主要在资产风险管理上。作为商业银行主要资产收益来源,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关系到资产的质量和收益。从银监会发布的2017年四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71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74%;较2015年分别上升0.44万亿元,而2015年四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7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67%。虽然几年来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对信贷风险的管理力度逐渐加大,但是风险却仍旧随着业务规模的增加而扩大。

(三)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现状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一般经过识别、评估、确定、分析、量化、处理、控制等几个程序。而消费信贷作为商业银行零售信贷业务新的利润增长点,其发展也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而不同(孟长安,2017),商业银行赚取巨大利润率的同时,鉴于消费信贷规模扩大,相应的风险就会扩大。面对当前如此复杂的经济环境,一旦风险不可控,将影响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加之,由于我国在消费信贷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较国外有所欠缺,消费信贷逐渐成了重点监管对象之一。

二、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成因

(一)宏观方面主要体现在经济环境、法律法规、社会信用体系等相互之间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消费信贷对促进和调节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具有重杠杆作用(肖华堂,2013)。但是,由于消费信贷在我国发展较晚,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消费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居民消费信贷又多集中在住房、汽车等刚性需求上,导致市场产业结构失衡。虽然国家近年来出台了许多政策对市场经济进行调节,但是消费信贷的发展环境依然极为不稳定,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因素。

2.法律保障体系是对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有效保障。我国第一部《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是由银监会于2010年2月出台的。该管理办法对个人贷款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支付管理、贷后检查、档案管理及相关责任人的责罚做了具体规定。消费贷款资金不得用于经营性用途。因此,从本质上来讲,借款人向商业银行申请消费信贷其实是偏向于信用行为,而我国目前的相关规定大多数是针对商业银行设立的,对借款人要求可执行力度较小。王骁驰(2017年)提出相比其他,个人消费信贷的借款人违约风险偏高。

3.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信用是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可缺少的也是较缺失的部分,社会信用体制建设的不完善,不仅对于我国构建的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相悖,而且还会影响市场资金优化配置效率,导致市场效率低下,不利于我国经济稳健发展。

(二)微观方面主要是与商业银行自身相关的问题

1.经营、内控问题凸显。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商业银行也面临着转型挑战(阮开武,2017)。商业银行本身是一个经营高风险的主体,作为我国消费信贷参与最大的主体(孟长安,2017)但是近年来,商业银行抓住消费信贷这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只求业务数量,不注重质量,内控制度如同“纸上谈兵”,缺乏与时俱进的经营理念,弱化了风险管理意识。

2.从业人员门槛低。商业银行信贷从业人员风险识别能力难以达标,缺乏与之岗位相匹配的理论知识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一名优秀的消费信贷专员,需要储备金融、经济、法律、会计、财务、统计等各行各业的知识,加以实践,能够在贷款过程中快速有效地识别风险点,做出较准确的判断。

3.贷后管理不到位。由鉴于消费贷款的业务特性,从成本角度考虑,贷后管理人员不会对所有逐一进行管理,重要的是很多贷后人员未切实履行岗位职责,流于形式,导致不必要的风险出现。

4.信息采集面太窄。商业银行目前主要采用人民银行征信管理中心的征信信息查询系统,该系统的数据是由人民银行辖内的商业银行向人行报送相关信用信息,经人民银行整理后,供辖内的各大银行进行查询使用;另外,该系统未与其它相关部门及其它合法社会组织进行对接,而且由于监管政策的限制,导致信息数据的不全面型和狭窄性,使得社会信息资源无法共享,配置效率低下。

三、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建议

(一)改善宏观经济环境

宏观的外部经济环境决定了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质量,经济环境质量差,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及内控做的再好也于事无补。我国经济转型处在关键时期,首先政府和人民银行要采用配套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引导和发展市场消费经济走向,有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2018年“两会”指出,要实现金融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是防控风险的根本举措。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大力发展保险业,将消费信贷市场与保险市场相结合,加强社会保障机制。

(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对消费信贷最基本的风险管理保障。首先,制定和完善适合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发展的消费信贷法律法规、监管政策,实现监管全覆盖;;其次,金融监管体制要以我国经济转型关键期为风向标,把握好改革的时机,配合协调好金融和社会稳定工作;第三,转变政策法规监管理念,洞察区域消费走向,依据地区差异,实施行业业务引导,均衡业务发展。

(三)严格执行违约惩罚

要切实加大借款人违约惩罚力度和成本,我国现有的个人贷款管理办法,大多是侧重对商业银行的约束,导致在违约率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即损害了商业银行的切身利益,更大大减弱了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的热情。因此,为了维护市场信心,应该结合信用信息资源,将失信者的信用与所有从事与信用有关的活动进行关联,让其无处遁形,真正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逐步落实到实处。

(四)建立社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中心

拓宽信息采集面,尽快建立起社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中心,根据此信息服务渠道,商业银行据此建立健全自己的“强大的后台技术保障、海量的客户数据库、智能的营销模式、严格的筛选流程、优良风控机制、优质的贷后管理”一整条消费信贷业务服务链,逐步解决管理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同时,要做好金融信息保护工作,预防信息风险,构建具有稳健特质的消费信贷业务。

(五)加强商业银行自身管理

首先要吸纳具有先进的、新型经营理念的高管人才,引进先进、高效、配套适合自身业务发展的科技,建立强大的后台服务保障机制,从根本上加快实现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运用新型技术,配合建立完善适合自身机构的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真正实现信用风险评估管理系统的优化,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其次,要将内控管理真正落实到位,风险是可以被提前预知的。因为风险管理贯穿整个消费信贷业务流程,信贷专员务必要做到贷前调查尽职尽责,贷中审查合法合规,贷后检查及早及时。再者,从基层开始打造全方位培养高精尖素质的专职消费信贷员。对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的从业准入,并对其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培育,全方位培养高精尖素质的专职消费信贷员。

猜你喜欢

贷后消费信贷信用
后疫情时代个人消费信贷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消费信贷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期限结构视角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基层银行贷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管控建议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抚松农发行开展贷后管理年活动
福建省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体系的思考与改进
消费信贷与消费者行为研究述评:基于多学科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