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资源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2018-07-12钱唯伟

现代信息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调查分析应用现状教育资源

摘 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辅以访谈法,针对“互联网+”背景下教育资源应用现状作出调查与分析。并以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为例,选取了261名样本教师开展调查研究。调查内容包括教师在互联网环境下使用教育资源的个人能力、动机、使用行为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需求。调查结果表明,数字教育资源的使用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但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与新需求,同时教师对“互联网+”的应用策略也制约着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资源;调查分析;应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8)04-0124-03

Abstract:This research survey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under the“Internet plus”in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aking the Jinji Lak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nji Lake School,as an example,261 sample teachers were selected to conduct the research. The content of the survey included teachers’ personal capabilities,motivations,use behaviors,and problems and needs arising from the use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The survey results show that the use of digital education resources has become the norm in classroom teaching,but in the specific practice,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and new needs. At the same time,th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teachers on“Internet plus”also restrict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aching.

Keywords:“Internet plus”;educational resources;research analysis;application statu

1 问题提出

在我国,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而与教育的整合无疑是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强调“实施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并发起建设各级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倡议与指导意见。计划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网络资源为核心的教育资源与公共服务体系,为学习者可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服务”[1]。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下,以及学校、社会等团体的共同努力下,“互联网+”教育资源的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

为更深入地了解现阶段苏州工业园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资源的应用现状,梳理现有成果,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互联网与教育资源整合工作更好地开展提供参考建议。笔者于2017年11月到12月期间,以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为例进行了调查分析。

2 研究问题

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苏州工业园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在“互联网+”背景下使用教育资源的外部条件、个人能力、使用行为与产生的问题。旨在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中小学教师是否具有应用“互联网+”教育资源的基本能力与技能?(2)中小学教师应用“互联网+”的教育资源的动机是什么?于何种教学环节中使用?哪种类型的数字资源使用频率较高?(3)中小学教师在日常使用“互联网+”教育资源时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有哪些新的需求?

3 研究開展

3.1 问卷设计

本研究中的问卷调查,针对中小学教师“互联网+”背景下教育资源的应用情况展开。在此之前,不少研究者已经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中小学教师的使用行为与态度做出调查。笔者在借鉴其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研究需要,初步设计了“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互联网+’背景下教育资源应用情况调查问卷”。此问卷设计了五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教师基本信息、使用者个人能力、数字资源使用行为、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建议。此问卷初稿经过专家审核与小范围试用,最后在综合各方面意见后最终定稿。

3.2 调研情况

借助问卷星平台,于2017年12月20日对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全体教师展开此次调研。此次调研共发出问卷276份,回收有效问卷261份。回收后的问卷数据使用SPSS 19.0与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并将调查的结果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4 研究结果

4.1 样本教师基本信息

从调查样本的基本信息来看,如表1所示,在教师性别方面,女教师人数远远大于男教师人数,占比72.03%;与此同时,教师的教龄主要集中在6-10年,占比46.36%,其次为5年以下教龄教师,10年以上教龄教师则相对人数较少;而在教师学历方面,则以本科为主,占比67.05%;最后,在任教学段人数分布方面表现较为均匀,1-3年级、4-6年级、7-9年级教师比例分别为37.16%、32.95%、29.89%。

在样本教师应用数字资源的基本技能与能力方面,接受调查的261位教师中,91.8%的教师受过市、区级或是校级的教育技术知识培训,只有少数教师(8.2%)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理论与实践培训(以刚入职教师为主)。

而在对上述没有参加过专业培训的教师作进一步调查后发现,他们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办公软件的使用都较为熟练,均分为4.2分(满分5分);但在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与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方面,均分都在3.5分以下。由此可见,缺乏数字资源的应用能力,是阻碍数字教育资源推广应用的一大因素。

4.2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资源具体应用情况

4.2.1 使用动机

经调查发现,使用数字资源的动机分为内外两方面。内部动机方面,通过数字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是其主要动机,这说明广大教师群体已经认识到了数字资源在教学方面的积极作用。其中81.6%的教师认为使用数字资源能减轻工作强度、提高效率,只有1.3%的教师认为数字资源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影响不大。

外部动机方面则包含:教师参加各级公开课评比的需要、教学“七认真”的考核需求等。但是现阶段,教师使用数字资源的内部动机已经远大于外部动机。

4.2.2 涉及的教学环节

数据统计分析显示,教师使用数字资源的主要环节集中在备课、课堂教学、课后评价、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个人学习中,具体如图1所示。其中在备课、课堂教学与个人学习中的使用率较高,分别为87.36%,92.10%与78.39%。在课后评价中则使用率相对较少,为54.34%。

图1 数字资源在各教学环节中的使用频率图

4.2.3 不同類型数字教育资源的使用频率

各级各类资源中,多媒体课件类资源使用频率最高,每周使用3次及以上的教师占比高达82.7%;教学设计类资源,微课资源与多媒体素材的使用频率紧跟其后,每周使用3次及以上的教师比例分别为78.1%、72.4%、68.7%。而专题网站资源与学科软件的使用频率却差强人意,其每周使用3次及以上的教师比例不仅不高,甚至还存在着对其不甚了解的情况,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4.3 使用“互联网+”教育资源所产生的问题与诉求

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以及分析个别样本教师的访谈结果,可以看出在使用数字教育资源时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互联网信息爆炸,资源质量参差不齐,难以筛选;资源内容陈旧,不切合实际教学需求;此外,资源库平台的界面设计是否美观简洁,交互设计是否灵活,搜索策略是否快捷有效,也是影响教师选择资源、重组资源的重要因素[2]。

诉求方面,通过对样本教师小范围访谈发现,随着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与深入,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课后检测与评价的数字资源缺乏的问题也亟待改善。教师自身发展方面,能够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资源,也是教师群体希望有关机构予以重视与开发的重要资源类型。

5 有关思考

随着近年来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各地计算机与网络设备建设已日渐成熟。目前,教师已广泛地于备课、上课与个人专业发展中充分利用学科性数字资源。数字资源俨然成为了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资源,并能对资源进行再次重组,有效开展高效教育活动。

同时,笔者也发现:数字资源库建设不成熟与教师应用策略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数字资源在课堂内外发挥其积极作用。为了克服这一难题,可以在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充实数字资源库;同时,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打破原有陈旧的数字资源使用策略,开拓创新,形成先进典型案例,并借助教研活动的方式进行以点带面地推广。笔者相信,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促进数字资源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在减轻教师工作强度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教技[2012]5号) [ED/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xxgk_133322.html,2013-12-30.

[2] 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 [J].远程教育杂志,2011,29(2):11-18.

作者简介:钱唯伟(1991.09-),男,江苏苏州人,教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学。

猜你喜欢

调查分析应用现状教育资源
计算机应用的现状与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山火预警技术在输电线路的应用现状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国有企业中管理会计的应用及对策
华东地区高校园林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