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云平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

2018-07-12赵男男

现代信息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云平台行政事业单位

摘 要:信息时代来临和“互联网+”的技术支持,使行政机关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有了新的发展。然而,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也面临着思想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和数据不能共享等问题。本文提出基于云平台建设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为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增砖添瓦。

关键词:云平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810.6;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8)04-0119-03

Abstract:With the arrival of the information age,the technical support of the “Internet Plus”has made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ization of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However,in recent years,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ization in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is also facing problems such as backward thinking,incomplete management systems,and inability to share data. This paper proposes a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cloud platform to build an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and to add more brick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Keywords:cloud platform;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accounting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0 引 言

信息时代来临,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联系逐渐加强,形成了许多新型的办公模式。会计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的技术支持使行政机关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有了新的发展。会计信息化也加强了单位之间信息的交流,实现了信息共享,惠及了普通大众,使民众能够更快更全地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而且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使信息更准确,工作更高效。由于我国的互联网发展较晚、经济发展不均衡,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存在很多的困难,未能实现全面普及。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

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认识不足,思想落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思想逐渐深入人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建设顺理成章地提上了日程。但是由于认识问题,部分地方政府没有认识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仍然采用传统的记账方式,使会计信息化进程得不到落实,仍然在浪费着人力物力。同时,部分地方政府的主管部门领导对此认识不足,思想落后,将会计信息化划进专门部门的工作范围,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正确看待会计信息化问题,使会计信息化建设无法得到部门认可,也不被关注,无人在意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会计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也就无法在民众身上实现。

1.2 管理制度不健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之相应的会计信息化同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进程都在逐步完成,传统的会计处理方式正在逐渐被取代。互联网是一个新兴的技术,因此,信息化处理模式对于会计行业也是一个新兴的事物,没有经验、没有参照,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如何规范化地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如何应对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何建立责任制度、如何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如何进行奖惩等,这些都是会计信息化建设中不可忽略的问题,只有踢开这些绊脚石,会计信息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另外,由于制度的缺失,存在许多从业者钻制度的漏洞,走捷径的情况。

1.3 系统设施不完善,数据不能共享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两点:第一,財务软件的设计初衷是使其中的大多数只适用于企业的会计处理,而针对企事业单位的财政部门设计的财务软件较少,使用起来不方便,对于行政部门的会计信息需要进行加工处理,才能进行分析整合,共享性较低,不能及时地对问题做出有效预测;第二,由于经费问题,多数的行政部门在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只选取了部分进行建设,报表与账务处理是其中最常见的两方面,而没有完整的会计信息化设施,各行政机关的信息不完整,很难进行全面的信息共享。

1.4 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由于事业单位工作的特点,工作人员的流动性小,技术更新换代慢,会计部门只负责核算工资、账目,一般不需十分专业的知识,所以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并不高,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工作,使人们适应了原有的工作方式。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没有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大部分从业人员对变化了的工作方式并不适应,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专业化的操作,更不用说使用财务软件了,互联网的优势也就发挥不出来。因此,会计信息化不但没有发挥其高效和信息共享的作用,反而比在传统模式下工作时的效率还要低。导致购买的会计信息化设备也就成了无用功,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除此之外,较高的成本也是许多政府部门无法全面支持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原因。只有走出新的道路,才能解决旧道路上的种种问题。云平台技术的使用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2 基于云平台的行政单位会计信息化的优势

使用云平台对于行政事业部门会计信息化的推进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2.1 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

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行政事业部门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购买、建设与维护,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投入,而使用云平台技术只需要付费给云服务的供应商就可以使用所有软硬件的服务,不需要花费巨额的资金去购买设备,后续的服务都是免费的,不需要再付费就可以实现软件的升级,系统的维护也不需要担心,平台可以自行完成,这样就减少了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投入,使成本降到了最低。云平台使行政事业单位能够低成本、高回报地完成会计信息化建设,为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前进提供了动力。

2.2 提高工作效率

以云计算为基础的会计信息化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信息化,它结合自身特点为客户提供最专业的服务,相比于传统模式,其优势在于克服了低效的缺点,变得更加全面高效。由于属于同一平台,行政部门可以实现对分支部门的高效管理,成本的限制被取消,财政部门可以更加全面地开展会计信息化,实现全面的信息共享,使管理者对单位情况有全面的认识,以便找出不足,改正缺点,提高单位会计部门的核算水平与工作效率,更好地完成会计信息化的目标。

2.3 降低对人才的要求

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信息化立足于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之上,对从业人员有着较高的专业要求,要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了解网络知识、懂得会计相关的业务技能。在进行会计信息化之前,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距离熟练地使用会计信息化设备还有一段路程。因此,由于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限制,会计信息化的进程受阻。受时代与文化的影响,企事业单位有自己的一套用人机制,导致缺乏信息技术人才。在云平台会计信息化投入使用以后,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善。云平台的服务更加切合实际,也更加专业,分工更加明确,工作人员只要负责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能顺利地完成全部的工作,不需要跨行业操作,降低了对个人的要求。

2.4 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效率性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事业单位各部门来说,资金是其顺利运行的先行保障,因此预算必须保证准确性。建立在云计算基础上的会计信息化可以根据单位要求,结合云平台服务器中所有的信息,对单位财政进行准确及时地核算,并对单位财务数据进行实时显示。由于实现了信息的高度共享,决策者可以迅速地从中找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便于对预算做出最准确、最有效率的判断。

3 基于云平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构建

3.1 云平台服务提供方式设计

现阶段,云平台对于会计信息化服务来说还属于新兴事物,各方面都不稳定。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事业单位通常会选择在行业中实力比较雄厚的供应商,不论是在信誉、规模、发展前景还是财务状况等方面都要有不错的口碑。在具体的业务方面,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供应商提供的服务模块进行衡量筛选,选择能够使自身财务部门尽快实现会计信息化的服务,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实现信息的共享以及对会计业务的集中管理。

以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三种服务为主要服务方式的云计算服务可以满足客户不同程度的要求。在使用这三种服务方式的时候必须签订协议,用协议的方式约束平台服务。在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较大规模的基础上,私有云部署模式对于行政部门是较好的选择,当没有这些条件时,公有云部署模式则是最好的选择。

3.2 转移服务方案设计

在对自身状况有了整体的把握以后,行政部门设计不同的转移方案。为了保证在云计算基础上进行的会计信息化能够尽快顺利地投入使用,在转移前要对整个单位的系统数据进行简单地处理和分类组合。

有较多选择的一般是综合实力较强的单位,既可选择私有云模式,也可选择公有云模式。选择私有云模式,那么整个单位的结构不会发生变化,属于整体“搬迁”,不发生转移问题;选择公有云模式,如上文所说,在转移前要对单位的系统数据进行分类,将单位的业务系统分为不同的等级,最重要的是涉及单位核心机密的业务,可以不转移,由单位自身的信息中心管理;次一级重要的核心业务则可以外包给行政单位的信息中心进行开发与设计;再次一级的辅助系统可以直接交给云计算供应商管理。

实力较弱的行政单位选择公有云部署是最适合的了,当然不同单位的情况不一样,在公有云部署中的选择也就不一样。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行政单位,原先就有自己运行的一套系统,将其完整地转移到云平台就可以了,不需要其他的步骤。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单位,还需要选择不同的结合方式才能在云平台中得以应用,通常情况下有PaaS与SaaS结合或者SaaS等模式。

3.3 运维设计

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行政单位的需求不同。按不同等级划分,云平台服务结合客服实际情况与要求,为各个等级的行政单位提供了不同的云服务,满足了不同等级行政单位的要求。

实力较弱、规模较小的乡镇级、县处级行政单位更加适合于共享云服务,由于要考虑到自身资金预算,人才储备等方面的条件,基础行政单位一般都选择通用型的云服务。SaaS模式无疑是最适合的,它不但可以节约投入成本,而且其通用性强,不需要太专业化的知识,降低了对人才的要求,还可以享受相对专业化的服务。

更高一级的行政单位,例如司廳局级与省部级行政单位,由于其业务复杂,更适合独占云服务,这一级别的行政单位基础设施完善、资金充足、业务复杂程度高、对信息共享程度要求高,需要一定程度上的管理自主权,独占一部分资源。因此PaaS、IaaS和SaaS灵活组合的模式最为适合。这样可以少投入,多产出,在云平台上建立虚拟数据中心,投入较低的成本,获得一定程度的自主权,享受更高级别的服务。

处于我国最高一级别的国家级行政单位,不论是在业务方面,还是IT资源方面都有着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单位对于资源的需求也不一样,这就给云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云计算的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不同单位不同时间的需求来合理地分配资源,实时地进行资源分配,对资源实现最高效率的利用。

3.4 应用流程设计

云会计服务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流程。

(1)确定租用意向。在应用云会计之前,客户需要对云服务进行了解,供应商也需要对客户的自身状况与需求进行了解。然后供应商设计方案,并给客户进行讲解演示,客户通过考虑各方面的情况,确定使用与否;

(2)个性化定制及定向培训。供应商以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实际环境为依据、以标准化为基础、以PaaS、SaaS和IaaS三种模式为蓝本,为事业单位提供定制服务,并对单位员工进行专业化的定向培训;

(3)免费试用。这是保证云服务品质的重要步骤,行政单位在免费试用过程中对自身会计信息化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也对云服务效果进行评估,决定与之合作的可能性;

(4)签订SLA协议。对服务的各个方面进行协商,就费用、内容、后期维护等方面与供应商签订协议;

(5)深度个性化订制。在云服务试用了一段时间后,结合出现的问题和单位部门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服务进行修正完善,使其更加适合客户的要求和单位部门的运行;

(6)后期维护。由于用户不需要参与后期维护,这个工作就落到了供应商的身上,主要任务包括系统的维护和升级等。

4 结 论

传统的会计会受到速度、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而会计信息化不受这些因素的限制。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信息共享,为会计部门提供了最快、最全的信息,为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提供了“捷径”,也为会计的职能转变铺平了道路。以云计算为基础的会计信息化不但解决了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各种阻碍问题,而且将云计算展示在大众面前,为云计算在其他行业的发展提前铺好了道路,也为推动我国信息化的建设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 陈莉.浅析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财会学习,2017(2):111+113.

[2] 林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 [J].财会学习,2016(2):65-66.

[3] 袁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分析 [J].现代经济信息,2017(8):197+199.

[4] 梁贞.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研究 [J].财经界(学术版),2017(9):85.

作者簡介:赵男男(1982-),女,汉族,河北泊头人,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信息化、计算机应用。

猜你喜欢

云平台行政事业单位
Docker技术在Web服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企业云平台建设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