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参与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

2018-07-11杜卫提

关键词:结合部体育场馆安徽省

陈 华,杜卫提,龚 剑

(安徽建筑大学体育教学部,合肥 230601)

0 引言

2015年2月4日,安徽省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安徽省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迅速推进的时期,原先靠近中心城市的农村、郊区被卷席般地收归城市,这样就产生了城乡结合部,例如安徽省各地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等。随着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其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已成为现阶段城乡结合部社区居民健身的主要载体;社区体育文化是社区体育的细胞[1],由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发展时间不长,其社区体育文化建设路径与方法还处在摸索阶段,因此多途径寻求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方法、策略是重中之重。安徽省各地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产业园区都有一所或多所高校,拥有丰富的体育资源,例如体育场地设施资源、体育人才资源等。为了发挥高校在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必须使两者优势互补、两者特点有效结合。本研究以安徽省高校参与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情况调查为基础,分析高校在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旨在探索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新路径,可为全面健身战略的开展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芜湖市、安庆市等三个城市的17所高校和6个城乡结合部社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访谈法

对安徽省体育局、合肥市体育局、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所选取的6个城乡结合部社区、居委会及其街道办事处等单位相关领导和体育教师进行了电话或书面形式的访谈,获得了安徽省高校参与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许多重要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见。

1.2.2问卷调查法

1.2.2.1问卷的效度检验

问卷发放之前,采用对问卷内容和结构作定性评价的方法检验问卷的效度,请5位相关专家对问卷的指标内容和结构等按照非常合理、合理、不太合理、不合理4个等级进行评定,专家评定结果是合理的,说明问卷的内容效度符合本研究的调查要求,具有有效性。

1.2.2.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对三类调查对象分别设计不同的问卷,调查问卷发放数量以及有效回收率等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一览表

1.2.3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运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徽省高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高校在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高校的体育人才资源参与到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去;二是城乡结合部社区居民到高校中来感受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和利用体育场馆设施。为了解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高校在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本研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获取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的基本情况如下。

2.1.1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社区居民开放状况

现阶段,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场馆设施明显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健身需求,尤其是年青人的体育锻炼需求。这种现状下,如果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对城乡结合部社区居民开放,将极大地缓解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场馆设施不足的现状,满足社区居民的健身需求,亦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高校在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之一。

表2 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社区居民开放状况(n=245)

从表2可以看出,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城乡结合部社区居民开放使用状况依次是限制性开放(79.6%)、全部开放(12.2%)、不开放(4.9%)和不清楚(3.3%)。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城乡结合部社区居民开放收费状况依次是象征性收费(77.1%)、免费(10.6%)、收费较高(8.6%)和不清楚(3.7%)。由此可知,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已经大部分对城乡结合部社区居民开放,限制性开放是指上课时间、训练时间不开放。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城乡结合部社区居民开放收费以象征性收费为主,收费较高是指部分场馆收费较高,例如游泳馆。

2.1.2高校师生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状况

通过对安徽省体育局、合肥市体育局、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所选取的6个城乡结合部社区、居委会及其街道办等单位相关领导和体育教师电话或书面形式的访谈后得知,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社区体育人才匮乏,而且大部分都是体育积极分子,并不掌握体育学科相关知识。这种现状下,如果高校的体育教师、体育社团和热爱体育运动的学生参与到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来,亦是高校雄厚的人力资源发挥了其在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应有的作用。

表3 高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参与状况(n=163)

从表3可以看出,安徽省高校相关领导和体育教师参与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1~5次/a的占57.7%、6~11次/a的占25.1%、≥12次/a的占11.7%,不参与的占5.5%。由此可知,安徽省高校大部分相关领导和体育教师都参与了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这极大地缓解了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不足的现状。

表4 高校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状况(n=458)

从表4可以看出,安徽省高校学生参与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是,在老师的组织下一起参与(84.3%)、自己单独参与(14.2)、不参与(9.4%)、在学校体育社团组织下参与(4.1%)。由此可知,安徽省高校学生参与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最主要的形式是在老师的组织下跟同学一起参与,占比最少的参与形式是在学校体育社团组织下参与(4.1%),这可能跟学生自发组织学校体育社团参与过程中一些困难有关,例如人员安全问题。

2.1.3高校与社区举办体育文化活动项目状况

从表5可以看出,安徽省高校与城乡结合部社区举办体育文化活动项目主要是乒乓球(46.1%)、羽毛球(42.4%)、篮球(39.2%)、广场舞或健身操(36.7%)、拔河(34.7%)、体育健身讲座(30.6%)、健康长跑(29.8%),很少举办社区体育节(5.3%)。通过选取安徽省体育局、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6个城乡结合部社区、居委会及其街道办事处等单位相关领导和体育教师的访谈后得知,高校与城乡结合部社区举办体育文化活动时,举办地点在高校的大约占到三成,举办地点在城乡结合部社区的近两成,在高校和城乡结合部社区同时举办的体育活动超过一半。

表5 高校参与社区举办活动项目一览表*(n=245)

3 高校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3.1 高校的体育资源提供软件和硬件保障

相对而言,大学是中国体育的“发达地区”[2]。高校的体育资源包括其体育文化氛围、体育人才和体育场馆设施等。高校的体育文化氛围、体育人才属于其软件资源,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属于其硬件资源。高校的体育文化氛围浓郁,在其参与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能够为现阶段的安徽省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营造体育文化氛围;同时高校体育人才资源雄厚,包括体育专业教师和有体育特长的大学生,能够为现阶段的安徽省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体育健身知识以及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等软件支持。现阶段的安徽省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场馆设施配备不齐全,而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丰富,这能够为安徽省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提供硬件保障。

3.2 有利于培养社区居民的终身体育意识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社区作为广大社区居民体育文化生活的载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基础,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建设目标下,加强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是现阶段急需完成的任务。社区可以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参与,从而增强居民之间的交往与活动,增强成员认同感和归属感,并逐渐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3]。如果安徽省高校参与到其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来,能够把社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以及来自不同地域的居民聚集在一起,能够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感情;与此同时,社区中广大体育文化参与者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有利于培养城乡结合部社区居民的终身体育意识。

3.3 有利于推进全民健身计划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安徽省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其城乡结合部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也认清了身体健康和参与体育文化活动之间的重要性。随着《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的贯彻执行,城乡结合部社区居民的全民健身理念不断提高,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人数愈来愈多。国家正在进行全面健身工程的建设和推进,当前社会体育资源整体不足的情况下,开发学校闲置体育资源,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实施和发展,也是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发展之必需[4]。如果安徽省高校参与到其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来,能够指导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家庭参与到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来,然后一个社区再带动另外一个社区,长此坚持下去,有利于推进《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

4 制约安徽省高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4.1 经费不足

经费是安徽省高校参与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首要影响因素。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城乡结合部社区居民开放以及高校与城乡结合部社区举办体育文化活动项目过程中都需要足够的专项经费;然而安徽省高校参与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专项经费有限,这将影响到高校在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和训练的同时,对城乡结合部社区居民开放体育场馆设施和举办体育活动项目。

4.2 组织协调管理机构不健全

安徽省高校参与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都是由相关领导或者体育教师笼统地管理,并没有相关组织管理机构来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导致安徽省高校与城乡结合部社区在举办体育文化活动项目过程中出现体育文化资源、人员等的组织、协调障碍。因此,安徽省高校在参与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成立专门的组织协调管理机构来有计划地、有序地进行。协调机构要在充分掌握高校体育资源状况以及社区体育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规划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活动互动发展的方案[5]。

4.3 人员安全问题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社区的体育场馆设施匮乏,在安徽省城乡结合部一些社区中,还没有配备体育场地,而在高校与社区举办体育文化活动项目过程中因体育设施质量问题、健身器材问题以及使用安全问题是影响高校参与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5 结论与建议

5.1 安徽省高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城乡结合部社区居民开放使用状况最主要形式是限制性开放;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城乡结合部社区居民开放收费以象征性收费为主;安徽省高校大部分相关领导和体育教师都参与了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安徽省高校学生参与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最主要的形式是在老师的组织下跟同学一起参与;安徽省高校与城乡结合部社区举办体育文化活动项目最多的是乒乓球。

5.2 加强高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的规章制度建设

安徽省高校同省、市教育厅和体育局联合制定体育场馆设施对城乡结合部社区居民开放使用等相关规章制度,以保证有法可循,同时提高高校相关领导对参与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意识。

5.3 增加经费投入

安徽省高校增加参与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专项经费,政府提高相关财政拨款比例,多途径、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进行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

猜你喜欢

结合部体育场馆安徽省
成长相册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CTCS-3级列控系统RBC与ATP结合部异常信息处理
体育场馆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与应用
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的临床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