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语学习焦虑与语言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研究

2018-07-11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被试者信度学习策略

许 昕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基础科学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一、研究背景

二语习得(SLA)的研究经历了由“教”向“学”的转变后,研究者们越来越重视对学习的主体—学习者的研究。他们不只注重对学习者理性的认知功能研究,也重视对学习者非理性因素的研究,如态度、动机和情感因素等。焦虑(Anxiety)作为情感因素的重要变量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语言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是学习者参与语言交流、学习语言规则的过程,而且是学习者不断经受评价、不断检测自己的观念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压力,会使学习者产生焦虑。韦兵(2017)指出焦虑对外语学习可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1]。因此,充分了解外语焦虑并采取恰当的应对策略,对外语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研究者们发现语言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的种类和频率存在明显差异,而这些差异有可能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学习者在选择和使用学习策略上存在差异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受到了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Ellis(1994)在其著作中指出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是造成学习策略使用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影响学习策略选择和使用的个人因素有很多—包括性别、态度、动机、认知风格、语言水平和情感状态等[2]。

语言学习策略和外语学习焦虑有着密切的联系。Warr、Downing(2000)的研究表明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和学习焦虑高低呈负相关关系[3]。文秋芳(2004)指出,学习者个体差异与学习策略的关系问题可作为以后研究的方向[4]。胡婷婷(2017)以145 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旨在了解初中生英语课堂学习焦虑与英语学习策略的现状。她认为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会受到焦虑情绪的一定干扰,即焦虑对学习策略的使用有负面影响。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运用水平越低,英语课堂学习焦虑越高[5]。但国内外有关学习者外语学习焦虑和语言学习策略的相关性方面的实证研究很少,针对独立学院学生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但外语学习焦虑对语言学习策略确实可能产生影响,因此有待在本研究中进一步证实。

二、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包括研究问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

(一)研究问题

外语学习焦虑与语言学习策略是否相关?

(二)研究对象

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部分独立学院330名大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他们都已经学习英语8年以上。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英语基础不同。其中英语专业学生121人,非英语专业学生209人;男生71人,女生259人。年龄从19到22岁不等。

(三)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采用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和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两个量表来进行数据收集。此次调查没有采用传统的纸质版问卷,而是设计开发测试系统两个,即外语学习焦虑测试系统和语言学习策略测试系统。使用这两个测试系统做问卷可有效解决被测试者遗漏答题的情况,保证了问卷的回收率。

(1)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

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Scale,以下简称FLCAS)分为两个部分,即被试者的个人情况和外语学习中焦虑情况的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了解被试者的基本信息以及被试者对其课堂表现所做的自我评估。同时通过对问卷整体的焦虑分值进行计算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学生所处的焦虑层次。

被试者的个人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英语学习年限、学校、班级、专业。

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可以用来调查外语学习焦虑的深度和广度,涵盖了外语课堂学习焦虑的三个方面,即交际畏惧、考试焦虑和负评价恐惧。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原为英文,为了避免出现理解偏差,确保问卷的信度与效度,获得更加真实的调查结果,本研究将英文版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翻译为中文版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

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是针对外语学习者在课堂情景下的心理感受而设计的。问卷每小题有5个选项,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形式,每个选项分别记为1分、2分、3分、4分和5分。要求被试者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每个题目的结尾处选择最符合自己状况的选项,然后将全部题目得分相加即得每份问卷的焦虑值,焦虑分值从34分到156分不等。 该量表的信度检验见表1和表2。

表1 信度统计量

表2 信度项总计统计量

内部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本次调查所用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测量工具)总信度(Cronbach Alpha)为0.914;各分量表信度多数在0.910以上(最低为0.909)。以上结果表明:外语课堂焦虑量表是可信度较高的测量工具。

(2)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

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简称为SILL)包括两个部分,即被试者的个人信息和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状况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了解被试者的基本情况以及被试者对其课堂表现所做的自我评估。同时通过对问卷整体的语言学习策略分值进行计算和分析,可以得出学生所处的语言学习策略使用层次。

被试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英语学习年限、学校、班级和专业。

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包括6种策略: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问卷每小题有5个选项,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形式,被试者在每个项目的结尾处选取最能代表自己状况的选项,根据被试对各项目的回答分别记为1分、2分、3分、4分和5分。每一项得到的分值越高,说明该策略的使用频率就越高。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原为英文,为了避免出现理解偏差,确保问卷的信度与效度,获得更真实的调查结果,本研究将英文版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翻译为中文版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本研究的语言学习策略分值从52分到248分不等。该量表的信度检验见表3和表4。

内部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本次调查所用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测量工具)总信度(Cronbach Alpha)值为0.948;各分量表信度多数在0.947以上(最低为0.946)。以上结果表明:语言学习策略量表是可信度较高的测量工具。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来了解研究对象的情感表现和心理活动。

焦虑是人类情感的表现之一,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必然会流露出一定的情感和肢体语言等方面的焦虑表现,尤其是在进行测试和口语表达时。老师要将观察的侧重点集中在大多数同学上。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和学习英语时的各种焦虑表现,比如面部表情、眼神交流、肢体动作、时间停顿和时间拖延等。老师还应关注学生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并做好记录。

表3 信度统计量

表4 信度项总计统计量

教师对学生观察的时间集中在大学英语综合课程和基础英语综合课程这两门课程的课堂上。大学英语综合课程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基础英语综合课程为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本研究所涉及的学生(包括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均为大学二年级学生。观察的主要目的是为获取被试者在英语课堂上的心理和表情反应以及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教师应记录下被试者的课堂表现,并及时做归纳总结,以便根据课堂观察的情况对教学方式及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 结论与启示

(一)定量分析——外语学习焦虑与语言学习策略的相关性

外语学习焦虑与语言学习策略的相关性分析见表5。

表5 相关性分析

注:**在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出:皮尔逊相关分析显示,外语学习焦虑与语言学习策略之间具有显著的高度负相关关系(r=-0.447,p < 0.05)。即使用语言学习策略越多的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程度越低;使用语言学习策略越少的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程度越高。

(二)定性分析

通过观察法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观察时,笔者发现语言焦虑普遍存在于外语课堂之中。但男生和女生之间没有明显差别,表现也大多一致。有焦虑时表现的比较紧张;无焦虑时,表现的比较轻松。但是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外语学习焦虑差别比较明显。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有相当多的学生害怕老师的提问和考试。

具体表现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口语好的同学也有一些,但大部分同学不敢起来回答问题。老师一提出某个问题时,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都把头埋得低低的,教室里鸦雀无声。当某个同学起来回答问题时,其他的同学就像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一样,深深地舒口气;在进行随堂测验时,有的学生表现的焦虑感较强。特别是进行到听力题型的时候,有的同学表现出烦躁情绪,更有甚者直接放弃听力题型,改做其他题型;语言学习策略使用较少,外语自学能力较差。

英语专业的学生:外语课堂上比较放松,很少出现冷场的局面;词汇和语法的运用相对较好,对部分话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口语较流利;进行外语考试时,较为放松,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个题目,除非时间不够。语言学习策略使用较多,外语自学能力较强。

(三)启示

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外语学习焦虑普遍存在于外语课堂之中。外语学习焦虑与语言学习策略之间具有显著的高度负相关关系——使用语言学习策略越多的学习者,外语学习焦虑程度越低;使用语言学习策略越少的学习者,外语学习焦虑程度越高。因此,在平时的语言教学中,老师应多关注学习者的学习感受及情感状态,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低焦虑学习环境,采取多种手段减少引起焦虑的因素,以帮助学习者有效克服外语学习焦虑;同时,老师应了解学习者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培训学习者一些外语学习的策略来降低学生的语言焦虑水平;老师还应积极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在平时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身也应当意识到语言学习策略的重要性,认真学习如何有效地综合使用各种语言学习策略,提高外语学习效率,改进外语学习的质量,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语言学习者。

猜你喜欢

被试者信度学习策略
基于自主学习策略的高中写作教学探索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作为数学教育研究质量分析的信度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探析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现状与词汇学习策略
高三英语复习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
平衡损失函数下具有时间效应和通胀因子的信度估计
儿童花生过敏治疗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