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鲜医药文献古籍整理的体会与思考△

2018-07-11崔海英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古籍医药整理

崔海英

(延边朝医医院/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吉林 延吉 133001)

朝鲜古医籍是中国朝医学的重要理论根源,如同其他少数民族医学一样,朝鲜民族医学的体系建立在自己独特的理论和丰富临床实践的基础之上,医籍是这些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载体,继承是朝医学发展的基础,离开了经典继承就成为无根之木,古籍文献的发掘、整理、应用又是继承的基础。笔者近年来连续负责完成了3部朝鲜医籍手抄本的校勘注释和白话注解整理工作,加之其他文献整理项目,获益匪浅,深感文献整理的重要性,现基于朝鲜古医籍整理的体会与大家交流思考建议。

1 整理考证的紧迫性

1.1中国的朝医药学体系产生于近代,它与朝鲜传统医学渊源相同,难以分割,其理论基础产自朝鲜传统医学古医籍。因此,学习朝医学理论必须学习和掌握朝鲜医学经典古籍,必须像学习中医经典著作一样认真,然而,由于朝医学一直以来没有系统学历教育,往往多是在临床中跟师学习,大多数人更加注重临床技能的学习养成,对于经典学习理解领会显得重视不够,朝医古籍中的一些讹误、脱字、衍字等等容易误导理论,甚至朝医药经典著作知晓人也少之又少。长此以往下去,存在朝医经典理论离我们渐行渐远,湮没在浩瀚的中医经典著作之中的可能。

1.2朝鲜民族是跨境民族,历史上中国延边地区与朝鲜半岛包括医药在内的文化交流要比与内地交流更加密切,改革开放以后,文化交流又复兴起来,国外(包括欧美一些国家)的朝鲜民族对于流传于中国延边一带的医药发展以及医籍等研究越来越重视,流传于民间的珍贵医籍流失严重;随着时间推移,自朝鲜迁徙而来第一、二代人士、甚或一些医药历史事件亲历者及知情者越来越少;民间的知识、技法等等越来越濒于失传消失,现存于世的医籍珍本越来越少,近乎绝迹。作为中国朝医药学根源的朝鲜医药古籍经典挖掘、保护、学习早已迫在眉睫,整理考证工作的紧迫性摆在面前。

2 校勘注释的内容特征

2.1讹误字勘正由于历史条件及时代背景原因,朝鲜医药文献古籍的汉字书写存在许多不规范、不统一,缺如,讹误等等问题,发现并校勘修正讹误本是文献校勘注释的基本工作,但是,不同于其他少数民族的文献,朝鲜的医籍使用汉字现象比较多,因此,此项工作更为突出,特别是流传民间的抄本,限于抄者的汉文水平及语言、书写习惯,其讹误常常造成读者对文献理解上的困难,常见的比如,“忘”误为“妄”,“真误”为“直”等等。

2.3民族医学理论的勘误校正此类勘误是文字或句子表面没有错误,但是,不符合朝医理论思维逻辑,勘误校正的依据是朝医理论,因此,要求校正者必须懂得朝医理论,否则根本无法发现问题并进行勘误校正。如《东医寿世保元四象草本卷》第一卷第一统中 “太隂人喜性濶散而樂情促急,喜性濶散,則氣注肝而肝益壮;樂情促急,則氣激肝①而肝②益削。太隂人肝实肺虚者,此之故也”[],单从文字上表面看是没有任何讹误的,但是,此句中第①处“肝”,依据朝医学理论当为“肺”。第②处“肝”,依据朝医学理论当为“肺”。再如:“太陽人哀性濶散而怒情促急,哀情濶散,則氣注肺而肺益壮;怒性③促急,則氣激肝而肝益削”,第③处“性”,依据朝医学理论当为“情”。“少陽人怒性濶散而哀情促急,怒性濶散,則氣注脾而脾益壮;哀性④促急,則氣激腎而腎益削”[],第④处“性”。依据朝医学理论当为“情”。以上之处单从字面上看没有错误,但是,从医理上判断则完全颠倒,如果对朝医学没有充分知晓的话,无法发现此处的错误进行校勘纠正。

由于古籍之误为害甚广,可以引人误入歧途,因此,笔者认为此类的校勘注释相比明显的文字错误校勘更为隐秘、更为重要,往往可以谬以千里,或者是非颠倒。

2.4朝鲜文的音译加声训文献中可以见到以朝鲜文的读音通转为汉字,如果不懂得朝鲜文,理解起来非常困难,有些属于接地气的“套拜哥以”(朝鲜语土话),或可能引起笑话。比如“温突”,指的是土炕;“浮气”指的是水肿;“放气”指的是放屁等等。类似之处比比皆是。此类校勘注释有时候会使汉语文字功底非常高、然而不了解朝鲜文的专家学者陷入困顿,束手无策。

2.5朝鲜汉字校勘注释中可以遇到一些朝鲜汉字,如“畓(duō)”是朝鲜汉字,指水田。“畓结”(水田税),“畓土”(水田地)。

2.6习惯用不规范用词在传统医籍中最常见的是药名,比如:“干干”指干姜;“石古”指石膏;“连交”指连翘;“牛方子”指牛蒡子;“召”指枣(只在药物名称使用上);“白片豆”指白扁豆;“肉豆久”指肉豆蔻;“吉更”指桔梗;“木果”指木瓜;“乃卜子”指莱菔子;此类不规范药名称谓一直沿用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这也是朝医古医籍校勘的重要内容之一。

3 存在问题及建议

3.1务必重视特色保护,特色是民族医药生存的根本,没有特色的民族医药是没有生命力。每个民族医学都产生于各自的生活生产环境中,带着各自民族的历史文化元素符号,形成了其独特性,这也正是构成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多元性的必要条件。各自民族的特色是其生存的必要所在,因此,在整理的时候一定要坚定地完整地保存其特色,实事求是设立民族医药文献整理的标准,按照其自身内在的规律理解释义,不能削足适履向中医靠拢,也不能为了迎合现代的规范框架,任意拔高或者贬低,否则,就会将民族特色不保是个事实。

3.2人才严重匮乏,缺乏专门人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严重问题。目前,民族医药发展尚不平衡,朝医药学在科研方面特别是文献整理工作上还不可能划分单独系列,设立专职人员投入文献工作,承担此项工作的人员基本上是临床业务人员兼职,首先,不仅通晓文献整理系统知识的人少之又少,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学医之后一心向“医”,治病救人,跻身医林,无暇无心在文献整理业务上下很多精力和时间功夫;其次,或不谙朝医医理,或缺乏汉字功底,二者兼通者很少;热爱民族文献整理工作,肯下功夫,具备一定知识,懂得朝医医理,又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习俗以及习惯用语的更是凤毛麟角。队伍匮乏人才缺失是一个瓶颈,直接制约朝医文献整理的发展,因此,培养和造就一代适合当代民族医药高水平科研及临床发展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应该从机制上促进和吸引多层次、多学科的高素质人才进行学科渗透,留住人才是朝医药保持良性和持续发展之道。

3.3古籍版本缺如严重,朝鲜医学书籍流入中国的本就不多,现存书稿更少,一些民间文献已经散失,且缺乏关注。另外,不同于中医古籍虽历代久远,但古籍之间互相引用,间接地交叉保存了资料,可以从中收集散佚内容互相补充;朝医学同一书稿可以提供参校、互校的的版本不多,特别是关于四象医学的书稿更为突出,需要对版本保护引起重视刻不容缓。

3.4建立有效机制,制定文献整理保护规划和标准,系统设置管理方法,促进规范化文献整理保护工作,充分认识其价值和意义,充分发挥民族医药的特色优势,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保护、继承、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古籍医药整理
《医药导报》第十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云南医药》杂志征订启事
古代医药文化大众传播方式概述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我国蒙医药法律保护的意义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我是古籍修复师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