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城市道路绿化建设

2018-07-10杨森

智富时代 2018年4期
关键词:城市道路

杨森

【摘 要】随着我国环境污染形势愈发严峻,在建设城市化进程中衍生出海绵城市理论。城市道路雨洪管控是海绵城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到城市道路绿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营造出美丽的景观,而且发挥出自然生态环境的积存、渗透和净化实用价值,为我国城市化道路建设提供重大贡献。本文立足于现实,首先对海绵城市理论内涵进行简要概述,其次分析我国城市基础绿化和雨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海绵城市理论提出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的有效措施,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城市道路;绿化建设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现代化建设就进入了迅猛发展阶段,物质文明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对于精神文化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现阶段城市环境问题多发,我国面临的整治环境形势越来越严峻,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城市道路景观规划[1]。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内容,在海绵城市理论广泛运用到实际建设过程中的大环境下,对于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也具有启示作用,是现阶段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海绵城市理论概述

海绵城市具有类似于海绵的优良弹性,在降水过程中能够及时吸水、渗水、储水和净水,在缺水时城市有自身的应对措施,释放出大量水源,符合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且具备面对灾害天气的防护能力。建设海绵城市是新时代下生态优先理念需要遵循的原则,根据需要结合人工措施和自然途径,保证城市防洪基础上尽量满足渗透雨水的目的,有助于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和保护生态自然环境。海绵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将地表水、自然降水以及地下水统筹规划为完整的体系,科学合理安排排水和给水系统,保持长久性和稳定性。其核心理念就是面对城市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雨水径流污染、雨水流失以及暴雨内涝问题和水资源缺乏等自然问题加以改善,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建设海绵城市。首先是保护固有生态系统,保护城市拥有的湿地、湖泊、草地、河流、林地等海绵体,发挥出自身能力拥有充足水资源来涵养城市发展,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2]。其次,根据有关具体需要恢复和休养生态系统,传统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没有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基于海绵城市理论来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恢复生态系统。最后,建设新的海绵體。根据低影响开发设施和具体技术来建设全新的海绵城市,控制开发强度和不透水面积,适合整个城市的水循环,降低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破坏力度。

二、分析我国当前城市雨水处理现状

我国城市道路建设主要是针对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人行道进行结构规划,绿化建设主要是借助绿化带进行隔离,三方道路形成互不干扰的模式。道路绿化带相比较高于路面,因此在降水天气道路路面雨水不会灌入到绿化带内,一般采取基本的坡度雨水管道系统,虽然满足了城市排水需要,但是并没有对雨水进行充分循环利用。在城市排水系统规划也仅仅是限于小型降水,对于大暴雨等自然灾害没有一定的防御能力。随着城市内涝问题的显现,水资源短缺以及供水不足等情况让传统的排水系统不适应新时代需要,我国基于城市海绵理论延伸出新型雨水处理计划。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扩充,让基础排水管道自身承载力削弱,因此内涝现象多发。此外,以往的绿化雨水处理安排浪费大量水资源,初期雨水没有加以利用便进入下水道,对于整体水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三、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措施

(一)行道树绿化带建设

在人行道利用树穴种树的方式来绿化城市,并且参照人行道的具体需求来决定种植形式,这种方式就是树池式行道树。同时需要借助各种透水材料来铺设人行道,以方便雨水快速进入到土壤中被植被充分吸收,来精华存储,构成“绿色海绵”系统。以连接带的形式在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需要进行区域划分,用侧石规划隔离面积,建立对应的绿色海绵系统。由于人行道存在的作用是为行人提供便利,因此连接带的设置要形成规模限制,一般的绿地构建模型都是底部平坦、壁槽凹凸不平样式,因此合理选择种植树木、植物类型,例如选择喜欢阴凉环境的麦冬草植物。

(二)分车绿带

道路中的分车绿带主要存在目的是处理道路雨水积水。为了最大限度尘现出生态美观的道路绿化建设需要,要将“绿色海绵”和常见植被组合形成绿化带的主体部分。其中“绿色海绵”需要根据特定区域的降水情况来进行具体设计,经过专业排水机构的设计,商定后再行确定具体排水情况[3]。“绿色海绵”的制定长度和降水流速之间是正比关系。为了保证雨水径流适合道路绿化景观的消化能力,就要提前进行测试,在雨水容易集聚的地方来测试绿色海绵是否可以充分吸收并且流向合理。绿色海绵的构成方式自由灵活,选择干湿带地质成分种植适合的绿化植被。

(三)路侧绿带

人行道和道路红线中间的绿带就是路侧绿带,存在的主要意义是处理人行道降水或者附近积水。一般对于靠近人行道的路侧绿带限制条件很少,仅仅是对绿地地形做出设计调整,选择适合的浅宽面形状下凹绿地。“绿色海绵”的边坡都是依据对应的情况进行设计成倾斜状或者是垂直形状,底部具有一定的坡度,同时需要根据具体路侧绿带建设需要规模来决定是否要建设景观坝,绿地形状的景观设计没有太多特定条件局限,直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建设的具体长度和宽度。

(四)植物选择

首先,尽量选择本地区植物作为道路绿化植被,这样更加容易成活,不需要给予更多看护,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挑选出合适的、从外地引入但是已经适应本地区环境气候的地域性植被。其次尽量选择根系发达强健、枝叶繁茂、有助于净化环境的植被,减少污染的消极影响。最后选择生命力顽强、适应地区环境能力强的植物作为首选城市道路绿化植被。此外,植被群的建设极有必要,为了保证植被之间和谐共生,避免出现植被的竞争关系生长,影响到周边植被的生长发育,以此确定设计景观的持续旺盛[4]。受到不同地域气候因素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绿地含水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我国季节的变化有所不同,一般在夏季绿地含水量相对较高,而且含水量变化大,夏季降水量道路绿化带的作用明显,调节作用显著,需要选择抗城市内涝的植被,在冬季降水不多的情况下要选择抗干旱植被。

四、结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理论在我国多个城市得到普及和应用,同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城市化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出贡献。作为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人员,需要以严谨的态度进行海绵城市绿色规划,发挥出优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污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延伟. 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河北林业科技, 2015(6):59-64.

[2] 张岚岚. 浅谈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中国林业产业, 2016(4).

[3] 刘一颖. 海绵城市理念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 2016(17).

[4] 隋飞. 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现代园艺, 2016(17):110-111.

猜你喜欢

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城市道路及设施的维修养护技术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试述城市道路养护中道路病害的处置
城市道路人行道建设应“以人为本”
浅议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几点思考
城市道路快速白加黑改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