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观专题

2018-07-10

乐活老年 2018年3期
关键词:女婿老伴儿女

A 想叫孩子陪着去看病电话接通却先问忙不忙

王女士 69岁

孩子成家后,一直是我和老伴一起住,只有到周末或是节假日孩子才会来一趟。平时有啥事,我们自己能解决的,决不打扰孩子。前阵子,我为了和外地的姐妹聊天方便,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商场的营业员很热心地教了我一些简单的使用功能,如打电话、玩微信、听音乐、看视频等。我觉得自己应该会了,但手机到了自己手里,就好像不听话,电话响了,我竟然不会接听。这个难题,困扰了我和老伴好几天,直到有一天遛弯时看到邻居家来了年轻人,我才“求助”成功。

有一次,我的老胃病犯了,本以为挺挺就能过去,可是吃了几天药也不见好转,就想让孩子送我去医院看看,可打通电话,孩子说话的声音很急,我就不知道要说啥了,只能问孩子忙不忙。听到孩子正在忙工作,我就把话咽了回去。后来,我和老伴一瘸一拐地去了医院,我们舍不得打车,只能坐公交车,路上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了医院,在医院又是开单又是检查的,折腾了大半天,才把这病看完了。

后来,孩子回来看我的时候,无意中听到邻居说起我自己去看病的事,觉得很没面子,回到家跟我和老伴一顿咆哮,说我们干什么都自作主张,一点儿也不考虑她的感受,别人因此说她不孝顺也是我们的责任。

其实,我们也是考虑孩子的处境才这么做的,可是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平时我们对孩子百依百顺,聚在一起的时候也是尽可能地让孩子放松,心想孩子平时的工作压力挺大,作为父母帮不上别的忙,只能尽量不给孩子找麻烦,孩子在家的时候又努力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难道我的想法和做法错了吗?

我一直是这样想的,年轻人平时工作忙,没必要让他们为了我们的事赶来赶去的。老人不能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太高,不影响生活的问题,能先搁下就先搁下,等孩子有空再说。

这次争吵后,孩子回来的次数都减少了,即使回来也不愿意和我们多说话。真没想到自己不想给孩子添麻烦,反倒让孩子气这么久。今后,我们难道还要看她的脸色过日子?

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思宁说,对于孩子来说,赡养父母是自己的责任,虽然彼此分开过有清晰的生活疆界,但老人需要儿女帮助的时候,一定不能客套或外道,一旦遇到事儿,犹犹豫豫地想告诉儿女又不敢告诉,这是父母的不应该。父母日渐衰老,有事情不找孩子找谁啊!况且,孝顺也是需要培养的。有许多老年人总是为孩子着想,结果拉开了同儿女之间的距离。当然,也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儿就找儿女,需要老人自己具体把握。

B 不想去女儿家带孩子还怕说出来女儿不高兴

张女士 67岁

我有两个女儿,她们都成家了,大女儿的孩子从小是奶奶带大的,而小女儿的孩子出生后,就一直是我和老伴帮着带,考虑孩子还小不能折腾,我和老伴每天起早就赶到女儿家,一进家门就开始做饭带孩子,直到把女儿女婿送走上了班,我们才算喘口气。白天我们和小外孙在家,两个老人干啥还算有条不紊,可晚上等到女儿女婿回来就有些乱了手脚。女儿女婿对于孩子比较在意,就怕我们照顾得不好,他们回家的第一句话总是“孩子今天怎么样”,边问还边检查屋内的情况,为此,我和老伴很反感也很小心翼翼。

在饭桌上,小两口逗孩子,还时不时地告诉我们第二天该给孩子吃什么,我和老伴总是默默听着,有时也想发表点意见,但又觉得自己的意见无关紧要,总是欲言又止。

有一段时间,小外孙经常感冒,女儿还埋怨我平时给孩子穿多了,吃的东西不干净等等。看到我脸色不好,她也急忙打住。带孩子是很累人的,但再累也没得不到认可伤心。我和老伴背地里商量着,要不要继续给女儿带孩子,可现实的情况是我们不带就得雇保姆,多花钱不说,这回不放心的不仅是女儿女婿,我们老两口回家也会不放心。算了,不管那么多了,女儿女婿还年轻,他们爱说啥就说,我们身体还行就帮着带吧!心里斗争了好几天,我和老伴终究没忍心跟女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有一天,我妹妹来女儿家串门,看到我和老伴不仅忙着带孩子,还要洗衣做饭收拾屋子,很是心疼。于是,妹妹想到了一招,建议我们回到自己的家里带小外孙,让女儿女婿自己料理家务,这样能减轻我们的劳动量,也能减少大家总在一起的小摩擦。一听这个想法,老伴很赞同,还鼓捣我尽快跟女儿说,我一开始也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可想来想去最终还是没有开这个口。我向妹妹和老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本来女儿女婿心思细腻,我们在女儿家带孩子他们都不放心,要是把孩子带走,女儿女婿会更不放心的。我们一旦把想法说出来,他们会不高兴的。

没办法,这些想法和意见我们只能藏在心里。年纪大了,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要做一个“好老人”,为子女们解决后顾之忧,不要让他们操心。

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思宁说,做任何事情不仅要追求结果,还要追求过程的快乐。需要量力而行,也用不着在意别人的评价,自己该做的做了,能做的做了,也就心安理得了。在女儿家里,诸如料理家务一类的事情,觉得累就不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至于女儿女婿怎么评价,那是他们的事情。将女儿的家当成自己的家,过于关注女儿女婿的感受,就会有丧失自我、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觉。

C 老被当坏小孩挨批评“直肠子”变成了“哑巴”

肖女士 65岁

我在家成了“坏小孩”,一天到晚老挨批评。

几年前,我从农村来到城里的儿子家帮着带孩子。刚来的时候,楼上楼下的邻居都不认识,没有多余的人跟我唠嗑,憋得我难受啊!原来在农村的时候,邻居亲戚们总串门,家里老是很热闹。我也是“直肠子”,心里有啥就说啥,谁听到我说啥,都是一笑了之,不中听的也不放在心里,都知道我没坏心眼。到了儿子家,我每天只能面对小孙女咿咿呀呀,天气好的时候带着孩子出门,若看到邻居,我就主动跟人家打招呼,儿子儿媳看到后都说我,让我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还说他们这里不比农村,我说话直,怕我有一天得罪了谁自己都不知道。

刚开始的时候,我没有把儿子和儿媳妇的话放在心上,只要他们不在家,我就带着孩子去楼下找那些爱唠家常的老太太,没过多久,我们家里的事谁都知道了。有一天,儿媳妇下班回来,楼下一个老太太就问她我儿子出差回没回来,弄得儿媳妇当时就愣住了,到家后就开始对我兴师问罪,说我把家里的事往外说,要是有什么不测,我就高兴了。这是哪跟哪儿啊?后来,等儿子出差回来,没等我告状呢,儿子也和儿媳妇一样,把我教训了一遍。难道真的是我错了?从那以后,我尽量减少下楼唠嗑的机会,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跟人家说起家里的事。时间一长,我在家里也不那么爱说话了,儿子儿媳妇有时跟我聊天,我也是小心翼翼,生怕哪句话说错了。

爱唠嗑的毛病算是改了,可在儿子儿媳眼中,我的毛病还有很多。小孙子上幼儿园后,我没事就开始研究黄历,儿子要买新家具,我让挑个好日子,他就说我老封建。

让我委屈的是,儿子做错事了,还不让说两句。比如儿子老熬夜,我总是很委婉地劝说:“你别弄太晚,明早给你包饺子,早点起来吃。”不料儿子很不耐烦:“知道了,老念叨什么?”

前两天,我做饭时打烂了儿子常用的一个饭碗,吃饭时,儿子发现碗不在,立马就高声说:“肯定是我妈打烂了。”我像犯了大错一样低下头,捏着被碎片割破的手指,儿子的批评又来了:“你自己看,还能把手弄成这样,你是小孩子么?”

来到儿子家,我已经改掉了很多以前在农村时的习惯,可在他们眼中,我仍是那个不听话的“坏小孩”。

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思宁说,农村是熟人社会,大家亲戚里道的十分了解;城市是陌生人社会,大家都不认识,跟别人聊天得人家愿意,否则就是浪费别人的时间。在城市生活需要重新社会化,也就要重新学习和适应,从这种意义上说,孩子说您是有道理的,有时他们可能很愤怒,这需要您的谅解,您要以积极的态度适应城市生活。

D 女儿回家大包小裹我不是谢个不停就是让打包带走

李女士 70岁

我的孩子从初中开始就住校,离我远,都是自己照顾自己,后来又在外地工作了几年,每次回家跟我都不是很亲密。在孩子小的时候,我很强势,对孩子要求严格,非要给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想要锻炼孩子,当时孩子还小,每次回来都跟我哭,说是想家。当时我很坚持让孩子尽早独立,狠心地将她往外推,从初中开始,孩子上高中、大学,再到后来工作都离我很远,连我自己也没想到女儿有近20年不曾在家和我谈天说地,挽手逛街。

也许是自己年龄大了,这两年我非常盼着女儿一家回来,而女儿也很懂事,把她和爱人的工作都调回了我住的城市,时不时地就回来看我,每次都是大包小裹,好像是在补偿离开我的那些年。之前我把女儿往外推,现在却是巴不得天天守在她身边,看到女儿带回来的东西,我总觉得受之有愧,每次都谢个不停,有时还让女儿打包带走,谢来谢去的,弄得大家都很尴尬。老伴说我从一开始就不会处理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从小往外推不懂得培养感情,现在想培养又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

很平常的母女相处在我这儿好像变成了负担,现在就连女儿回来帮我洗几个碗,我都不忍心。这回女儿离自己近了,可是这关系变得像客人,感觉很生分。

我很喜欢看电视剧,女儿就给我买了平板电脑下载电视剧方便我随时看。当她给我介绍平板的各种功能时,我一个劲儿地表示“好”,可具体怎么操作还是没弄明白,当时没好意思直接说,而是试着问女儿:“你着急走吗?再教下我吧。”

教了几次以后,我操作起来还是很费劲,我能感觉到女儿有点不耐烦,也没再继续问下去,后来很长时间我都没再碰这个平板。有一次,女儿问我是不是不喜欢用平板看电视剧,我只能说自己眼睛不好,不能总看。

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思宁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您对女儿的教育非常成功,她不仅很独立,也很孝顺,只是您有莫名其妙的愧疚感,这是心理问题,其根源就在于您总是想控制女儿,控制不了的时候就试图找各种原因解释。您可以先自我调整一下,想那些正能量的事情,诸如女儿很孝顺,自己教育很成功等等。将平板电脑的功能学会了,也许会克服一些心理障碍。同女儿见面的时候,要把握当下,不要胡思乱想。

结语 不要活在他人阴影下

说一不二,这大概是老人年轻时对待孩子的态度。不过,当孩子渐渐长大,父母逐渐老去之时,孩子变得不在乎父母的情绪,父母也变得越来越依赖孩子,开始对孩子察言观色,于是,相处起来各种小心翼翼,就怕破坏和谐现状。

对于这种状况,一位心理医生认为,老人的小心翼翼是家庭和社会双重作用导致的,也是日积月累的,此外,还有老人自己施加给自己的压力和负担。而且有的老人太有尊严了,甚至把整个群体的形象都投射在自己身上,时刻在检视自己。其实,老人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好多做法是心态问题,是自己的内心不够强大,过于依赖儿女。因此,老人要端正心态,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生活上,如在退休的圈子里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参加集体活动等,不要活在他人的阴影下。

如果您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有不服老精神的老人较少出现心理弱势,和儿女的相处方式很随性,不仅自己过得舒服,儿女也没有压力。他们有一套适合自己的保健养生方法,还有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些东西可缓解他们因衰老产生的心理弱势,将注意力从儿女身上转移,这对家庭和睦也有一定帮助。

不过,很多老人对于自己“离开”儿女、“独闯”世界的做法没有自信,总觉得年纪一大把啥都做不好。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有报道称,人在40~68岁时认知能力达到最高峰,这期间脑子最好使,解决问题能力最强。此时老人通过学习,能更大程度实现自我精神赡养。这样一来,老年人就有自己的追求,心理弱势的状况会有所改善,甚至消失。

由此看来,老年人要有自己的生活圈子,通过学习来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变得强大,看看下面的做法,或许会给您提供一些借鉴:

1.不要学他人怎么生活,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为此投入时间和精力。

2.不要太依附于子女,不过多干涉他们,也不要总邀请他们为你自己的事情做决定。

3.跟自己熟悉的朋友或者圈子里的队友真诚聊一聊身上的缺点和优点,记下来,试着改正不好的地方。

4.在家庭事务上,一定要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不主导,但也不能默默无闻。

5.不荒废学习和锻炼,并乐于分享。

猜你喜欢

女婿老伴儿女
莫让老伴变成“老拌”
天山儿女
老伴,幸福相伴
“东床”的由来
你可回来了
江湖儿女
家有儿女欢乐多
张景芳十几年如一日 七楼背瘫痪老伴上下(外四首)
藏族女婿杨昌林 一辈子的援藏坚守
“同居”养老伴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