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有杉木林渐进式更新千年桐改建效果分析

2018-07-09廖鸿犁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渐进式间伐

廖鸿犁

摘 要:该研究分析了现有杉木林采用等高线带状间伐后套种千年桐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改建后林分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形成了线状斑块結构,提高了物种多样性,增加了林分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带状更新的7年生千年桐生长发育良好,千年桐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分别达到6.7cm和7.8m,平均单株产桐果量4.45kg,改建后的杉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分别增加10.9%和13.7%,有利于培育杉木较高径级的林木。经方差分析林分蓄积量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杉木林间伐后套种千年桐具有较高的经营效果。因此,今后在福建省适宜地区,现有杉木林可以通过等高线带状间伐后套种千年桐。

关键词:千年桐;杉木林;渐进式;间伐;经营效果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1-0082-03

由于经营理念、经营技术和经营目标的局限性,长期以来福建省人工林培育多倾向于针叶林,且经营面积较大。在我国南方林区,人工造林树种一般选择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Lamb.)Hook.]、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迄今为止,杉木、马尾松无论是面积或蓄积量都占福建省人工林资源的绝大多数,经营目标多以用材林培育为主,存在经营密度过大,经营周期较短的问题。虽然杉木、马尾松中高密度经营,能够尽快郁闭成林,抵御杂草、灌木及其他生物的干扰,在一定时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中小径材的供应,缓解了人们对中小径材的需求,但也随之出现以下2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一是其他树种,包括许多有特殊用途,经济价值较高,具有广阔国内外市场的特用植物和珍贵树种造林面积少,甚至出现无地可种植的尴尬局面;二是大径材资源严重缺乏。

在福建省主伐的林分中,大径材的比例很少,一般在10%以下,无法满足市场经济需求[1]。俞新妥等进一步研究杉木林的生长情况后认为,栽植密度大的林分,如间伐措施跟不上,是很难培育大径材的[1],而在经济建设和人们美好生活中,诸如精美家具、室内装饰、豪华建筑、工艺雕刻需要大量的大径材、优质材。适当的调整材种结构,开发利用多树种森林资源,尤其是非木质资源是现代森林经营理念。鉴于此,笔者从2011年开始,在生态优先的原则下,在现有杉木林中采取渐进式等高线隔带砍伐,开展了套种千年桐(Aleurites mnntana lour.)替代试验,主要分析该经营模式的效果,为今后生态型更新造林提供理论依据和可借鉴的林业生产实践经验。

1 试验地概况

福建省沙县(26°6′~26°46′N,117°32′~118°6′E)是我国南方林区重点林业县,地处武夷山脉西南段和戴云山脉西北坡交接地带。由于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形成的地形作用以及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境内具有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温度为15.6~19.6℃,年平均降水量1510~1840mm,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冷月平均气温为5.9~9℃,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4.4~28.6℃,极端最低气温-9.5℃,极端最高温40.2℃,全年≥10℃积温4983.6~5859.2℃。大部分地区年辐射量达91.3~106.4kCal/cm2,初霜一般出现在11月上旬至1月上旬,终霜一般出现在2月中旬至4月上旬,无霜期245~297d,霜日14~35d。沙县热量资源丰富,适宜各种林木生长,树木种类繁多。传统林业产有木材、毛竹、笋干、松脂、油茶、油桐、茶叶等。

试验林建立在沙县境内青州镇异州国有林场天湖山工区17林班3大班15小班,原为松杂采伐迹地,1997年皆伐后,经清杂炼山,于1998年春季采用1年生杉木实生苗种植。林地立地质量为较肥沃立地类型,pH 5.2~5.4,主要植被有中华里白(Hicriopteris chinensis (Ros.) Ching)、铁芒萁[Dicranopteris linearis Burm.) Underw.] 、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Lab.)Warb. ex Schum. et Laut.)、石栎(Lithocarpus glaber)、黄瑞木(Adinandra millettii)、柃木(Eurya japonica Thunb.)、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等。该林地为沙溪沿岸第一重山,已被划为水源涵养林。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设计 在现有杉木林渐进式更新千年桐改建技术试验基础上,选择其中L725处理及这3个小区相对应的杉木纯林各3个,作为对照(ck1)。L725处理,即2011年秋冬在原有16年生杉木林中按照等高线间伐带宽7m范围内的杉木树木,清除带内砍伐剩余物,堆积在每一等高线的下部,保留相对应宽度或以上的杉木林带。在砍伐带两边距带边缘2.5m处错位2.5m进行块状整地,挖明穴,穴规格L每穴施精制有机肥(福建省三明市民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1kg作为基肥,再回表土。2012年春采用1年生千年桐嫁接苗造林。小区面积为20m×30m。对照杉木林小区面积20m×30m。ck2为相邻同等立地条件下2012年种植的杉木纯林,同样建立3小区,小区面积20m×30m。2017年冬,分树种进行主要测树因子测定,测定株数、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冠幅、枝下高等,分别以福建省杉木、阔叶树二元立木材积经验公式(1)、(2)计算杉木、千年桐立木材积。现场调查千年桐结果枝数量、产果量。

V杉=0.00005806D1.955335H0.894033…(1)

V桐=0.00005276D1.882161H1.009317…(2)

分别在L725处理和ck处理内同时建立5m×5m和1m×1m样方各5个,分别调查统计乔木、灌木、草本的种类、个体数,其中L725处理在更新带内布置3个,另外2个设置在杉木过渡带内,ck处理按“X”字型布点。以样方作为统计单位,计算林木(DBH≥5cm)多度(I)和物种丰富度(S),S为样地中所有种的种数。

[I=某植物在同一层片中的株数或盖度层片中各植物株数或盖度总和×100]…(3)

3 结果与分析

3.1 林分结构 林分结构是认识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并对其进行可持续管理的基础[2]。空间上异质的群落结构常常与截留降水,改善群落小环境,促进林木生长,增强林分的稳定性等功能特征关系密切[3]。从表1中可知,不同处理林分结构存在差异。从群落外貌看,ck处理为同层林分,均为杉木树种,林相整齐,树种单一,林分郁闭度大,冠层较窄。径级结构以3、4径级(DBH10.0~20.0cm)的林木为多,3径级占林分个体总数的55.8%,4径级占林分个体总数的37.5%,高度级以3级(H10.0~15.0m)为主,占林分个体总数的66.5%,但冠长只有3.0~4.0m,仅占全高1/3左右,冠幅2~3.5m,表明杉木纯林枝下高急剧上升,冠层收缩,冠幅已大于平均株行距,林分呈现拥挤、交叉和重叠。冠层一旦退缩,将难以恢复,如果不及时间伐,树冠间进一步退缩,林分生长会收到严重抑制,难以培育较大径级的林木。L725处理了等高线间伐,释放了林分空间,外貌呈现线状块状结构,此起彼伏,稀疏不一。径级结构也以3~4径级(DBH5.0~15.0cm)为主,但3径级占林分个体总数的21.3%,4径级占林分个体总数的61.1%,L725处理高度级以2、3高度级(H10.0~15.0m)为主,2高度级占林分个体总数的16.2%,主要为套种的千年桐,3高度级占林分个体总数的75.1%,主要为原有的杉木林木。L725处理释放了空间,构建了空间异质性,而且林木间的边缘效应以及利用时间差造林,形成的空间差为边缘杉木个体提供了更优势(土壤肥力、光照等)生长环境,能够促进保留杉木的生长,有利于培育杉木大径材。

3.2 物种多样性 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4]。林木多度和物种丰富度是评价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指标。表2是L725处理和对照的林木(DBH≥5cm)多度与物种丰富度测定结果。从表2中可知,林木多度对照大于L725处理。对照为0.96,L725处理为0.76,经方差分析(见表2),对照与L725处理林木多度间存在显著差异。从表2中也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各层次的多度和物种丰富度都存在差异。L725处理与CK处理比,乔木层物种数增加3种,但总个体数分别降低24.4%。灌木、草本层物种数增加23种,总个体数增加4倍多。表明不同处理物种组成和个体总数变化较大,L725处理物种多样性较高,尤其表现在演替层和更新层。说明现有杉木成林间伐后套种千年桐显著提高了林分的物种丰富度,现有杉木林林分郁闭度较大,林分内植被稀少,通过间伐后,释放了局部空间,套种千年桐,千年桐树体高大,层次明显,枝叶稀疏,又是落叶树种,林内透光度增加,有利于植被的生长与发育,从而保护了林分的稳定性和抗逆性。

3.3 生长效应

3.3.1 千年桐生长状况 千年桐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与油茶、核桃、乌桕并称中国四大木本油料树种[5-6]。千年桐既可以提取优质环保的干性油,又是乡土用材树种,干枝还是培养食用菌的优良原料,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表3是在现有杉木林中采取等高线带状间伐后套种千年桐的生长状况。从表3中可知: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6.7cm、7.8m和0.0150m3/株。与同年相同立地和相似经营措施条件下种植的杉木比较,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立木材积分别增加8.1%、8.3%和25.0%,表明千年桐早期生长较快,具有较高的林分蓄积,可以作为用材林培育。当然,本试验目的是改建现有杉木林,提高生态功能,兼并经营非木质产品。据调查测定7年生时L725处理平均单株桐果有123个,平均单株产果量4.45kg,结果小枝占小枝总数42.7%;表明L725处理不仅生长较快,而且能够进行正常开花结果,桐果数量多,而且果实较大、饱满,可以作为一种获得非木质产品的树木经营,这与现代森林经营思想相吻合。

3.3.2 杉木生长效应 由于林分结构及其生长环境的改变,不同处理的杉木生长存在差异。表4是不同处理林分杉木林的生长状况,从表4中可知:L725处理林分中杉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立木材积分别为17.3cm、18.1m和313.9498m3/hm2。L725处理中边缘杉木(特指为间伐带相邻的2排杉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分别为18.1cm、和16.7m。Ck林分杉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立木材积分别为15.6cm、13.9m和337.1442m3/ hm2。L725处理全林杉木与ck林分杉木比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分别增加10.9%和13.7%,杉木立木材积减少6.9%,但单株材积增加37.3%。L725处理边缘杉木与ck林分杉木比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分别增加5%和5%,表明L725处理边缘木杉木生长快于ck处理。这与间伐后释放了生长空间,L725处理林分边缘杉木获得光照、养分和水分多于对照处理有关,也可能与套种千年桐后改善了土壤肥力有关。千年桐系落叶树种,每年均有大量的凋落物回归林地,桐叶易分解,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而改善土壤肥力。

特别应该指出,边缘杉木生长量明显大于对照,大于L725处理林分内杉木,表明杉木树种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在现有杉木林中采取等高线间伐套种千年桐,创建了边缘效应,这对于培育杉木大径材无疑是一种可借鉴的经营途径。

从林分蓄积量分析,L725处理总林分蓄积量为373.3833m3/hm2,其中2011年杉木间伐获得蓄积量为56.435m3/hm2,占总蓄积量的15.1%,现有保存杉木蓄积量为313.9498m3/hm2,占总蓄积量84.1%,套种千年桐现存蓄积量为3.0000m3/hm2,约占总蓄积量的1%。ck1处理林分蓄积量为337.1442m3/hm2,L725处理林分总蓄积量比ck1处理林分蓄积量增加10.7%。经方差分析(表4),L725处理与ck1林分蓄积量间差异未达到极显著水平。

4 结论

现有杉木林采用等高线带状间伐后套种千年桐具有较高的经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改建后林分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形成了线状斑块结构,杉木较高径级林木增加,个体总数增加。L725处理林木(DBH≥5cm)多度不及ck1,但物种丰富度极显著大于ck1,物种多样性高。试验结果也表明:带状更新的7年生千年桐生长发育良好。千年桐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分别达到6.7cm和7.8m,平均单株产桐果量4.45kg,改建后的杉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分别增加10.9%和13.7%,杉木立木材积减少6.9%,但单株材積增加37.3,林分总蓄积量增加10.7.经方差分析:林分蓄积量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参考文献

[1]俞新妥.杉木栽培学[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郑景明,赵秀海,张春雨.北京百花山森林群落的结构多样性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9(1):7-11.

[3]陈晓德,李旭光,王金锡.绵阳官司河流域长江防护林的群落高度级结构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1997,21(4)376-385.

[4]沈琪,张骏,朱锦茹,等.浙江省生态公益林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变化[J].生态学报,2005,25(9):2131-2137.

[5]胡芳名,谭晓风,刘惠民,等.经济林栽培与育种[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6]何方,胡芳名.经济林栽培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渐进式间伐
梨园间伐改形技术探索与建议
不同间伐强度对香椿中龄林生长和干形的影响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的应用
——以杉木抚育间伐为例
间伐强度对杉木中龄林生长和结构的影响
基本收入的理论构想与渐进式实现路径
杉木间伐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间伐对马尾松中龄林生长的影响*
渐进式黏磨层气压砂轮的设计
轻熟女“渐进式”省钱保养计划
渐进式教学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