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拓展的综合型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研究

2018-07-09王成林张红亚余茜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8年6期

王成林 张红亚 余茜

摘 要:从北京物资学院实践教学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分析入手,探讨多元拓展实践教学资源的新途径,提出了校内、校外深层次融合的资源配置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研究综合型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模式,形成富有成效的教学体系,并在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了新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多元拓展;实践教学平台;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地方高校是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近年来国内许多地方高校都纷纷进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根据各自的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各具特色的高素质人才[1]。

实践教学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一是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期望和新要求,特别对实践教学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希望摆脱较为单一的教学资源配置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以教育的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统筹利用好、布局好各类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新时期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是北京市区域发展对人才培养有了新目标,需要充分发挥市属院校立足北京、服务北京的要求,做好社会服务工作,统筹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发挥市属高校的区位优势,在实践教学领域实现改革创新,构建综合型平台。为此,学校需要不断地调整原有的架构体系以适应新的发展定位,对社会资源进行跨界的深层次融合,构建多主体共赢发展的新模式,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是北京物资学院(以下简称学校)作为国内唯一一所以物流和流通为特色的应用型高校,学校产业优势突出。在新的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应更好地发挥产业办学优势,不断引入新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着力打破学校传统边界,多元化拓展教学资源,构建具有产业特色的综合型实践教学平台,研究集专业知识、创新精神与创业孵化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探索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共享运行机制,力争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2-3]。

实践教学平台构建需要解决的关键教学问题分析

综合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物流产业的发展需求现状,综合型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应在宏观战略层面上解决拓展教学资源配置的渠道问题;在中观战术层面上,解决多种资源融合条件下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模式问题;在微观操作层面上,以新平台为基础,解决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配套需完善的问题,进而构建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依托学校优势产业背景,立足体制机制创新,从机构改革入手。通过学校深层次、主动介入产业发展的方式,重点解决高等教育与行业之间、学校与政产研资源之间、专业教育与“双创”实践之间的衔接问题;打破以往不同机构分割负责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局面,形成跨专业、跨学院的学校资源集群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协同互动模式,拓展资源配置方式,形成全渠道沟通模式,并提升资源的控制力;破解“点对点”的单一独立对接模式所形成的瓶颈约束,形成高水平、规模化的大合作交流共享机制,进而推动学校面向特色产业的开放办学、“立地顶天”战略的实施。

二是解决原有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方法单一的问题。集成学校、区域、产业三方资源,实现多元联动创新机制,形成“课堂+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创新园+产业联盟+校友会”六位一体的综合型实践教育资源平台,构建系统的专业教学实践体系,发挥多主体协同条件下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优势。

三是解决新时期实践教学手段不足和内容需要丰富、完善的问题。在新的教学条件下注重与校内资源融合形成新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同时,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融入创新元素,丰富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理论,特别是实践教学领域的研究内容。

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方法研究

一是以机构、机制结构性改革为突破。通过实践提出多维度拓展的教学资源配置新途径,提出基于“1+5”合作模式的实践育人大平台构建方法,发挥多主体协同的耦合效应,体现规模优势。

其中“1”是指一个机构,即成立现代物流产业研究院,全面负责学校的对外服务和产学研合作,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综合型、一体化系统资源调度方式,发挥其作为纽带和窗口的作用,实现校内、校外资源互联、互通,并开展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形成核心竞争力,解决了过去需要很多部门反复交流协商才能解决的问题,实现了资源的集约化、规模化、网路化应用,并通过有机组合形成新的实践教育增值空间;并注重发挥研究院的纽带和窗口作用,全面推动“5”种对外合作渠道的建设。在五种模式中,第一种渠道是与外部合作共建创新创业机构。目前,学校已经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相关管理机构合作建设包括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北京市智慧物流产业技术研究院、物流特色产业科技企业集聚区、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四个对外合作机构,形成了以学校为主的合作渠道。第二种渠道是建设国内第一个以高校为主体的实体物流产业平台—现代物流创新园,并纳入中关村通州园区统筹建设。该园区具有近五十亩土地资源,并具有良好的产业孵化和集聚条件,同时成立了专属的运行公司,发挥“学校+企业”的双轨优势,形成了智力、财力、物力投入的合理优化配置,为以“双创”为特色,高端产业集聚为基础的新型产业园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园区还与通州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合作,共建运河星众创空间,形成该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双创基地,并积极与通州科学技术协会合作建设以物流为特色的科普基地,提高资源共享程度。第三种渠道是與各级地方政府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目前,学校已经与山东省科技厅、南通市、珠海市、十堰市、拉萨市、京津冀物流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等开展了相关合作,分别共建华东研究院、南方研究院、北方现代农业物流产业研究院等教学科研服务机构,构建了覆盖全国的物流网服务体系,并开展项目咨询、学生实习、教师挂职锻炼等各种教研活动。第四种渠道是以学校为纽带建立了中关村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产业联盟,成为国内第一个物流领域的校产合作联盟。联盟将秘书处设置在校内,负责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与企业进行深层次教学合作,2016年与联盟企业中的京东商城合作共同成立了电子商务学院,开展科研项目合作、联合人才培养等活动,服务学校实践教学工作。第五种渠道是充分发挥校友会的作用,借助其发挥资源的杠杆撬动作用。重点以行业校友资源为基础,将其所属的政府、企业、协会等资源统一纳入实践教学平台之中,以物院校友大讲堂、校友创新工坊等形式将物流等特色领域的校友资源加以利用,形成范围更加广泛的实践教学资源体系。

通过上述机构和渠道的建设,学校更加深层次介入产业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服务链条,并融入其中,实现学校实践教学的多样化需求与社会资源的深层次融合,让教师与学生通过参观实习、挂职锻炼、联合科研、项目孵化、自主创业等多元化形式参与互动,形成了“课堂+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创新园+产业联盟+校友会”多体融合的综合型教育资源平台,依托资源共享模式,实现校内外教学资源的互联互通。同时,探索在教学资源使用领域的创新模式,拓展形成政府、协会、企业的资源共享机制。例如:与通州区人社局、科委、科协等机构合作进行推广应用,举办众创研习所,服务区域发展;面向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德国申克集团等企业开展员工提升活动,并为包括南通市、拉萨市等地的政府机构提供产业管理人才培训项目服务。

二是以多渠道资源为基础构建实践教学大平台。科学优化学校相关部门职能分工,融合学生专业、创新、创业培养要求,尊重、引导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要,构建“专业实验+竞赛锻炼+科研项目孵化+校外实战+园区自主创业”的一贯式柔性化实践教学体系,满足学校层面差异化、多元化、碎片化复杂需求的动态整合需要。在新的体系内,学生以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为引导,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实验课程、创新课程、创业课程等校内培养环节,辅助专业竞赛、项目实践提升环节,拓展校外企业实习实践、企业孵化等“双创”环节。

三是产业园区、校友会、产业联盟等新要素有机融入。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为核心,侧重完善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提出适合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方法,融入探究式、情景式、启发式等教学手段,并实践“政产学研”共赢的资源共享管理方式。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例,针对大学生目前创业与专业结合度不强、创新能力差、成功率比较低的问题,探索“带土移植”的孵化方式,将智力、技术、资金、场地等需求全要素同步推送;以教师为代表的高端智力资源为依托成立“企业智库”,以专家指导的形式参与“双创”教育,为学生提供运营管理和技术的指导支持,并与社会资源、校友资源合作,使得资金、场地等由学校负责统筹辅助解决。该方式适用于与专业结合紧密的学生创业,可有效提升其成功率。例如:学校学生注册了北京友递友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创业初期为简单的校园快递收发服务,后来成立校园物流配送中心。学校通过大学生创业项目、大学科技园孵化示范项目等给该项目予以全面的技术、资金支持,专业教师辅助开发各种专用设备,提出新的运作模式,使得该公司技术不断提升,结合智能快递终端形成了覆盖全校的服务网络。这种 “带土移植”培养模式可以保证学生创业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技术消化吸收,形成了技术生产力,对产学研合作成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该企业也一直积极辅助学校的实践教学活动开展,成为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满足了学生的日常实习要求,并积极为教师的社区物流科研项目、学科竞赛提供技术支持。

总之,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要以校内机构改革为突破,创新机制,增强学校利用资源的主动性能力,拓展了学校的办学空间,丰富了资源配置渠道,以政产学研资源协同为支撑,探索了多元拓展模式下的多主体深层次融合、共享、互利的新途径,实现学校资源配置从被动到主动,提高了资源使用的精准度和可控性,更好地体现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领域的独特优勢。

参考文献:

[1] 谢德英,陈弟虎,邓少芝,等. 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研究[J] . 成才之路,2015(25):6-7.

[2] 薛天祥.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3(10):21-24.

[3] 冯向东.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范式”与“视角”辨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3):100-107.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现代物流产业研究院)

[责任编辑: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