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陶瓷雕塑的装饰技法

2018-07-09林丽品

江苏陶瓷 2018年3期
关键词:釉上彩贴花镂空

林丽品

(泉州市德化县林丽品陶瓷艺术研究所,德化362500)

陶瓷雕塑,主要是指以陶或瓷为成型材料,来塑造一种能够反映社会生活、人文精神的可见的、可感觉到的立体艺术形象。同时,陶瓷雕塑本身也具有独立的美感,陶瓷雕塑一般需经过模印、镶嵌及手工镂等较为复杂的过程才能成型,经过高温烧成后方可成为产品。根据陶瓷雕塑成形过程的不同,其种类可分为:圆雕、捏雕、浮雕、堆雕等等。

1 陶瓷雕塑的特点

陶瓷雕塑历史悠久,据记载,陶瓷雕塑约开始自秦朝、汉朝,兴盛于明朝、清朝时期,明清时期的典型代表有:德化窑、石湾窑及景德镇窑等。陶瓷雕塑作为一种能够体现艺术生命力的神奇存在形式,绵软的泥料经过窑中的高温烈火的烧制,成为定型的瓷雕,通过艺人们不同的装饰手法,赋予其强烈的神秘感和无限的创新性。同时,不同材质以及不同的工艺手法所产生的陶瓷雕塑各不相同、各具特色,这些各具特色的陶瓷雕塑也使其成为了我国乃至世界人民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

(1)形象的概括性与单纯性的统一

由于陶瓷雕塑是泥料经过高温烈火烧制而形成的,因此原料以及制作过程的条件制约了雕塑外形以及性能的发展,所以雕塑的外观造型一般较为简单明了。雕塑可以很直观地展现出它的形状以及用途。雕塑一经成型,便很难更改,成型了便变得静止、单纯了。虽然成型的雕塑外形简单,但它本身并不简单,每一件雕塑都是经过精心设计才形成的,不是随意设计的。雕塑的外形十分具有概括性,是凝练中的单纯,含蓄中的明朗。

(2)静穆性和完整性

成功的、完美的陶瓷雕塑作品一定是完整的,这种完整性不仅是形体的,而且是意念的,从内到外,无处不体现它的完整与完美。完整的陶瓷雕塑作品,不论是其整体比例,还是主次关系都是十分和谐的。它可以通过各种手法(夸张手法、对比手法等)来表现自己完整的艺术形象。

(3)视觉形象性与心灵的统一

要在人们眼中形成视觉效果,必须能够在三维空间中表现自己的形象,而陶瓷雕塑恰恰达到了这一要求。同一件作品,在不同的人眼中、或者同一人眼中的不同角度和不同距离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美,所以陶瓷雕塑可以给人面面观的感觉,它本身也具有面面观的特性。同时,陶瓷雕塑是实体的,是人们可以感受到的,能够给人以真实的感觉。美是万物的追求,而陶瓷雕塑不仅具有美的外观,还有真实的触感,能够与人的心灵产生共振。艺术大多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反映美,而陶瓷雕塑还可以进一步地反映出艺术家们对于陶瓷的热爱。

2 陶瓷雕塑装饰技法的种类及其特点

陶瓷雕塑装饰主要分为三步,即:陶瓷烧制前的生坯装饰、陶瓷烧制过程中的装饰、陶瓷烧制好后的装饰。陶瓷雕塑的装饰技法主要有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浅浮雕等众多种类。

(1)釉上彩

釉上彩即为釉上加彩,就是用各种不同的新彩颜料在已经成品瓷器的釉面上着色,绘制出各种美观、实用的装饰,然后再一次放入窑中,在低温条件下,新彩颜料进一步固化,可以直接烧制成釉上彩陶瓷。通常所见的粉彩瓷、五彩瓷等都属于釉上彩。正如专家所言,“用手扪之,有凸起感觉”。釉上彩品种较多,而且可以给人带来很强的艺术感,所以多用于家居生活中的陈列器皿,美观而又大气。但是,由于新彩颜料是附着在表面,比较容易磨损,而且容易受到酸碱的腐蚀,所以容易褪色。

(2)釉中彩

釉中彩是用颜料绘制图案后,将瓷器放置于1 100℃~1 260℃的窑中高温快速烧制,而且烧制时间一般不超过半个小时。颜料在釉的表面融化,进一步渗入到釉内,冷却放置后,釉的表面已经被封闭,因此颜料不会渗出,所以,釉中彩的表面比较细腻光滑,同时它的耐酸碱腐蚀性以及耐磨损性都要高于釉上彩。釉中彩很好地避免了“铅毒”的危害,备受大众喜爱。

(3)釉下彩

釉下彩又称“窑彩”,是在半成品瓷雕上,用颜料绘制相应的纹饰一次烧制而成(一般表面会覆一层透明釉或浅的釉,以保持表面光滑及光亮)。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青花瓷、釉下五彩瓷等均为釉下彩。釉下彩特殊的制作工艺保持了它的表面光滑透亮,色彩能够较为完整、完好的保存。

(4)浅浮雕

浅浮雕与高浮雕都是浮雕的技法,雕刻出的纹饰及花样都比较立体。浅浮雕的深度较浅,一般都在2mm以下,层次及交叉较少。浅浮雕看似简单,但其要求颇为严谨,手工艺人在较浅的范围内需要雕刻出十分具有立体感的图案。所以,一般而言,浅浮雕具有较强的平面感,立体感较弱,对于陶瓷雕塑表面而言,所雕刻的花纹和图案仅仅是十分微小的突起。由于浅浮雕雕刻平面感较强的原因,对陶瓷雕塑本身造成的各方面影响都十分小。

(5)镂空

镂空指在坯体上透雕花纹。据报道,在5 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陶器就已经有镂空圆孔作为装饰的先例,在大汶口出土的薄胎黑陶杯柄上已出现多种镂空图案。镂空装饰在汉代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宋代以后镂空装饰日益发展,清朝乾隆时期已有镂空套瓶等作品,工艺已达巅峰。因此,使用镂空装饰技法的陶瓷雕塑比一般装饰技法的陶瓷雕塑更为精致。

(6)贴花

贴花,即:首先在花纸上用各色颜料绘制需要的彩色图案,再将彩色图案转移至陶瓷的坯体或者釉面上面,一般分为釉上贴花和釉下贴花两种。釉上贴花包括薄膜移花、清水贴花等,但釉上贴花一般使用较少,常用的是釉下贴花。贴花装饰技法可以在陶瓷表面进行色彩的装饰,操作以及效果都要优于从前使用的手绘和喷彩,而且着色持久,不易褪色。但可能由于图案和花饰的分辨率较为不稳定,因此还可以将几种装饰技法结合使用,创新出更为完善、有效的装饰手法。

除上述几种陶瓷雕塑的装饰技法外,还有:镀膜装饰、色泥装饰、综合装饰等众多装饰技法。

3 小结

社会飞速发展,时代不断变革,人们对精神文化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物质文化的关注,陶瓷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备受人们喜爱。陶瓷雕塑表现出了高超的技艺,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其它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特色,它单纯而又含蓄,完整而又美好,具有较强的视觉形象性,能够形成与心灵的统一。

[1]林灵月.浅谈陶瓷雕塑装饰技法[J].艺术科技,2016,29(12):145.

[2]郑日迁,郑日万.浅谈陶瓷雕塑装饰技法[J].南昌高专学报,2012,27(03):42-43,46.

[3]陈公端.浅谈陶瓷雕塑的花釉装饰[J].佛山陶瓷,2014,24(09):43-44.

[4]陈在梅.浅谈陶瓷雕塑形与神的和谐统一 [J].中国陶瓷,2012,48(11):75-77.

[5]冯林华.景德镇当代陶瓷雕塑的艺术风格 [J].中国陶瓷,2012,48(05):64-66,76.

猜你喜欢

釉上彩贴花镂空
《圆梦》釉上彩瓷瓶 作者:余晓霞
镂空幻想
现代陶艺领域贴花装饰技法的发展与突破
“贴花黄”是怎么回事
王延天作品精选
汪洋作品精选
卞哲甫作品精选
拼折镂空立方体
镂空窗花朵朵开
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