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长石油:以黑色资源创造绿色未来

2018-07-09张军林胡利强

中国环境监察 2018年6期
关键词:煤油石油绿色

文|张军林 胡利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西部首家世界500强企业,陕西延长石油集团一直坚持“感恩自然,低碳延长”的环保理念,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多年来持续加大油气产业环保投入和治理力度,努力为全社会提供清洁高品质的能源产品。同时,积极探索油、气、煤多种资源综合利用、深度转化的新路径,大手笔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黑色资源的绿色发展。上下游相配套、产销储运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并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首家世界500强企业,财政贡献连续十多年保持陕西第一和全国地方企业前列。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和公众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能源行业面临的环保约束也在不断加大,绿色发展业已成为延长石油的立身之本和坚决行动。

“十二五”以来,延长油田累计投入193.77亿元用于环保基础设施及环保项目建设,着力构建生产安全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其中集输工程32.5亿元,注水设施31亿元,注水和投转注井111.17亿元,环保专项治理19.1亿元,油田采出水全部达标回注,保持零排放。建成伴生气回收利用场站151个,日平均回收27.4万立方米。

用清洁方式生产高品质燃油

1905年创立于陕北延安的延长石油,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经过1998年和2005年两次重组整合,延长石油成为国内唯一拥有油气勘探开发资质的地方企业,建成千万吨级大油田,形成了油区建成清洁文明井场6820个、植树4358万株、种草38990亩、绿化道路9004公里,清洁生产、水土保持审核通过率100%,油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1907年打成的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延一井

延长石油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示范项目

与此同时,延长石油在炼化环节坚持走高新技术治污之路,应用国际、国内高端工艺,先后投资17.6亿元实施污水厂升级改造及臭气治理、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燃煤锅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中水回用、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三泥”脱水等30余个环保项目,对工业“三废”进行了全面治理。炼化外排废水COD、氨氮排放浓度大幅度下降,废水排放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工业废气二氧化硫下降60%、氮氧化物下降50%、颗粒物下降90%。

其间,为认真贯彻落实陕西“治污降霾·保卫蓝天”决策部署,该公司一次性投资53亿元,提前建成投产了6套国V清洁油品生产线,2014年助力陕西成为西部首个实施国V燃油标准的省份。目前,正在全力备战国VI标准成品油生产,确保2019年全面供应,让消费者用上更加清洁环保的高标准车用燃油。

资源综合利用的“延长实践”

在确保传统产业绿色生产的同时,延长石油还放眼长远,以能源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综合转化为核心,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开启了煤油气资源高效开发、综合利用和深度转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4年7月31日,陕西省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的能源化工项目——延长石油靖边煤油气资源综合转化项目一次性试车成功,成为该省首个聚烯烃产量突破百万吨的单体能源化工项目。通过煤、渣油、天然气三种资源综合利用、化学元素优化组合,该项目打破了传统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和石油化工的单一模式。与传统煤制甲醇技术的先进值相比,其能源转化效率提高16.88%,碳资源利用率提高17.74%,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低15.50%以上,水耗降低70.33%以上,二氧化碳减排60.38%,二氧化硫减排59%,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尤其令人振奋的是,在靖边煤油气综合利用项目所在地,数平方公里的园区竟然没有一个排污口。这里的废水被“喝”干用尽,而废渣也同样被变废为宝。园区内配套建设多套烟气脱硫装置、灰水处理装置、污泥干化装置,每年可加工硫酸氨10万吨、硫磺4万吨,实现“渣不落地、水不外排”的绿色清洁转化。

2016年6月,延长石油“煤油气综合利用工艺技术集成优化开发及工业应用”科技成果,在北京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技术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技术突破了单一煤制甲醇或天然气制甲醇的传统生产理念和工程模式,开辟了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新模式,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17年,该技术荣获中国石化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为了放大资源综合利用的示范效应,延长石油投资216亿元开工建设延安能化项目,并将于2018年建成投产;2017年,靖边园区项目填平补齐工程正式破土动工,计划2020年建成投产。届时,延长石油聚烯烃产能有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有力助推陕西能源资源开发利用迈向价值上升的绿色通道。

绿色油田

2017年,采用延长石油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共同研发的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业化项目——延长石油10万吨/年合成气制乙醇工业示范项目建成投产,主要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当年,50万吨/年工业化放大项目完成工艺包开发,标志着我国合成气制乙醇技术正式迈入大规模工业化时代。

该项目的成功投产,在世界范围内首开先河,奠定了我国煤制乙醇技术及工业化的国际领先地位。这一新技术的应用,将有效弥补石油资源不足、缓解我国燃料乙醇对粮食的依赖,对油品清洁化、煤炭清洁利用及促进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

延长石油全球首套煤油气资源综合转化项目

污水零排放处理设施

延长石油高端聚烯烃产品

此外,2015年9月25日,延长石油“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项目正式纳入“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双边合作。该技术通过特定工艺手段,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收集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并实现循环再利用,可以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和石化能源的低碳利用。目前,延长石油已形成了煤化工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系列,以及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法规和许可等指导性技术成果,示范工程正在加快推进,CCUS一体化技术实践走在国际前列。

据了解,“十一五”以来,延长石油累计投入2000多亿元,规划布局了靖边、榆神、榆横、富县、洛川、兴平等综合化工园区,建成投产了煤油气综合利用、煤油共炼、合成气制乙醇等一批工业示范项目,粉煤热解与气化一体化、大型流化床气化等中试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形成了综合型能源化工产业格局,最终将形成具有规模效益优势、节能减排优势和整体竞争优势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创新驱动引领绿色未来

把创新写在绿色发展的旗帜上,赢得豁然生动的新气象。近年来,延长石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先后实施了30多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前瞻性技术研发、中试与工业示范项目。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清华大学、西北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在油气田勘探开发、煤油气综合利用、煤炭分质利用、节能环保等领域培植孵化了一批国内外领先、极具市场前景和竞争力的创新性高端技术。

目前,公司拥有6个科研设计机构、24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3个中试基地,近10年累计投入科技资金470多亿元,成为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和陕西省首批创新型企业。“十一五”以来,新增授权专利971件,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奖励110项。

新时代开辟新航向,新梦想呼唤新作为。面向未来,延长石油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陕西追赶超越目标,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加快推进以能源化工为主体、以科技产业化和产融结合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着力打造石油全产业链、煤油气特色化工、清洁综合能源供应、多元产业协同发展“四大板块”,力争2020年跻身世界企业300强,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清洁综合能源和高端石化产品服务商,为全国能化产业迈向高端和绿色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煤油石油绿色
绿色低碳
石油石化展会
奇妙的石油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为什么煤油灯需要借助灯芯才能燃烧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正丁醇/煤油混合物非预混燃烧压力振荡特性
高能合成煤油GN-1理化性能及应用分析
未来10年我国煤油消费量将翻番
再造绿色